分享

【全5册】高中语文部编教材诗歌鉴赏汇编(译文 情感 手法)

 123xyz123 2024-04-14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穿青色衣领的学子,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久别重逢欢宴畅谈,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情感】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忧思。对人才的渴望。希望招揽贤臣、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手法】

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②“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运用比喻,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逝的感慨。

③“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用典,两次引用《诗经》。

⑤用“子衿”、“鹿鸣”比兴,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⑥“明明如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但贤才难以招来,所以曹操想象着“鼓瑟吹笙”,想象着“契阔谈宴”。

⑦“乌鹊南飞”以“乌鹊”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

⑧“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用典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

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归园田居》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jī)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zhuō)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mǔ),草屋八九间。榆柳荫(yìn)后檐,桃李罗堂前。

(ài)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fèi)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fán)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情感】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手法】比喻:“尘网”、“樊笼”比喻官场,表示对其厌恶;“羁鸟”、“池鱼”自喻,表达渴求摆脱束缚急迫的心境;“旧林”、“故渊”比喻乡土田园生活,表达对其追念之情。

白描:采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画面,用朴实的语言写景叙事,抒情言志,展现田园生活和农家景象画卷,平中见奇,淡而有味。可见陶诗平淡自然、毫无斧凿痕迹之风格。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于)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课文大意】梦游之由-梦游之景-梦游之叹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梦境中天姥仙境美景的向往和喜爱;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对权贵的蔑视。

【手法】首段“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正衬,以天台山的高衬托天姥山的高。第二段采用想象手法,描绘梦境。尾段直抒胸臆。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漂泊无依、年老多病、孤独无伴的哀叹;对自己壮志难酬、知音无觅的苦闷;对国家动乱不安、人民生活艰难的关切和忧虑。

【手法】首联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琵琶行》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课文大意】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倾诉身世苦——同病相怜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昔为倡家女、今为商人妇的悲惨遭遇的同情/惋惜/遗憾;对自己惨遭贬谪的感伤/无奈/愤懑/不满;对当局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不满/愤懑。

【手法】“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侧面描写琵琶声的动听。“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等大量运用比喻,使无形的音乐声形象化。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东去江大,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情感】通过对赤壁的雄奇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三国的周瑜谈笑破敌的英雄业绩的向往,抒发了诗人凭吊古迹而引起的自己功业无成而白发已生的感慨。

【手法】①整首诗环环相扣,环环相生,一气呵成。上阕即景生情,由大江浪涛,引出“千古”,由“故垒”引出 “三国周郎”,由“江山如画”引出一时的“豪杰”,为下阕着重写周郎伏下一条线。

②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全词气势奔放,一泻千里。语言精练、形象,如“乱石”三句,写尽大江奔流的气魄和赤壁的雄奇;“遥想”六句,写尽周瑜的风采才华。

③使用衬托手法,以“早生华发”的词人,反衬“雄姿英发”的周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译文】千古江山依旧,但却已无处寻觅英雄孙仲谋。无论是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千古业绩,总被无情风雨吹打散去。那斜阳草树映照的狭窄的街巷,人们说寄奴曾经在这里居住。我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北伐,收复大片失地,气势一如猛虎。  

元嘉年间,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兴兵北伐,想要建立像霍去病封狼居胥山一样的功业,却只落得惊慌失措、北望敌兵的结果。自我从金国南归已经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的抗金战火。然而往事不堪回想,在后魏皇帝的佛狸庙前,响起一片神鸦叫声和着喧闹的社鼓声。如今还会有谁来问我:廉颇老了,还能好好吃饭吗?

【情感】对英雄的缅怀和仰慕;讽刺宋室昏聩无能,无人可用;借古讽今,告诫南宋朝廷以史为鉴,不要草率出兵,主张有备而战;对国运的担忧和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国土的愤懑;抒发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

【手法】用典,作者使用五个典故,借古讽今。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空空荡荡无主张,冷冷清清好凄凉,悲悲惨惨好心伤。一时觉暖一时觉凉,身子如何得休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不认当年旧同乡。菊花委地尽枯黄,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守着窗前挨时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情感】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手法】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头三句运用七组叠字,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增加音乐美,声情并茂,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词人心中的清愁哀怨,奠定了全词哀伤愁苦的基调。

图片

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静女》(《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情感】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的口吻描写了与恋人约会的情景,塑造了女主人公活泼、调皮、大胆的形象和小伙子是憨厚、痴情的形象,表现了爱情萌发时的甜蜜和欢乐,男子借赞颂“彤管”的美丽,表达出对静女的爱恋。。

【手法】①重章叠句。“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其中只变换了“姝”和“娈”两字,次句头两字“贻我”与“我”结构也相似。

②顶针。“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首尾相“顶”的格式,又叫“连珠”、“蝉联”。结构严密、上下衔接、语势贯通,音律优美。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远方的他回头看我们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情感】本诗描写思妇涉江采芙蓉赠送给心上人,两人却分居两地,抒发思妇和游子互相思念,以及天各一方不能相守的忧愁。

【手法】①乐景衬哀情,以兰泽多芳草,反衬相思之苦。

②设问,3、4句自问自答,凸显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

③对写法(对面落笔、虚写、想象),1、2句先写女主人因思念丈夫而涉江采芙蓉,5、6句再从对面落笔,描写男主人公回望故乡却路远难回,委婉含蓄地写出了男主人公对家乡的强烈思念和路远难归的无奈。

③联想和想象,7、8句主人公由眼前想到以后的生活,有更深的担忧,表达了天各一方,忧伤终老的无尽忧愁。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课文大意】春花年年开放,秋月年年明亮,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在过去的岁月里,有太多令人伤心难过的往事。小楼昨夜又有东风吹来,登楼望月又忍不住回首故国。

旧日金陵城里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都在吧,只不过里面住的人已经换了。要问心中的愁恨有多少,大概就像东流的滔滔春水一样,无穷无尽。

【情感】整首词通过描写现实的愁苦生活和追忆过去的帝王生活,抒发了作者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情感真挚。

【手法】①采用诘问的手法,“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但作者却问何时了,可见“春花秋月”勾起作者对美好往事的伤怀,引起作者对屈辱生活的伤感、烦闷;

②以乐景衬哀情,美好的“春花秋月”与可叹的现实对比,体现现实生活的卑屈,突出作者深刻的亡国之痛和思乡之愁。

③虚写,作者想象故国的人与物,虽不堪回首但还是忍不住回首,体现作者内心的挣扎(既有对往事的追忆,又有悔恨)。

④对比,不变的华丽的宫殿与变老的宫人面容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无奈。

⑤“朱颜”一词一语双关,既是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深沉感慨!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云彩在天空变幻出千百种奇巧的样式,牛郎、织女守候在遥远银河两岸,每年只在七夕的夜晚相会,可这相逢就如同秋风和露水般的交溶,胜过了人间那些日日相守,却不懂珍惜的人间伴侣。

这刻骨缠绵的情思,像天河里,流了千年的河水,绵绵不绝,这如梦似幻的短暂欢会,却最终还是要结束,牛郎、织女恋恋不舍的各自踏上归去的路,在心中相互劝解:我们的真情已至死不渝,天荒地老,又何必贪求卿我的朝欢暮乐。

【情感】本诗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独特思考: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手法】①拟人化手法。“纤云弄巧”表现织女织锦之精巧,点出了那满天的瑰丽的云霞也颇通人性。“飞星传恨”,“传”同样暗示了星的善解人意,说明连那穿梭太空的流星此时也在牛郎织女中间不断奔波,传递着缠绵情思。它们也被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

②比喻,将抽象的“柔情”和“佳期”幻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

③反问,结尾两句,运用反诘语气。两人相会后不忍分离,因而说这些话安慰他们:爱情若坚贞不移,又哪在乎朝夕相聚?这一反寻常人们对爱情难舍难分的看法,使词的意境为之一新。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昔为倡家女、今为商人妇的悲惨遭遇的同情/惋惜/遗憾;对自己惨遭贬谪的感伤/无奈/愤懑/不满;对当局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不满/愤懑。

【手法】①虚实交错,将渴望向往已久与如愿以偿的欣喜交错,强调登楼时的喜悦。

②对比,将自己的孤寂渺小与洞庭湖的汪洋浩渺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抒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译文】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遥想当年、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堂皇。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情感】①抒发了作者对金陵晚秋壮丽美景的赞美之情;②抒发了诗人对六朝统治者生活奢靡终致亡国的批判之情和对朝代盛衰无常的感叹之情;③抒发了诗人对当朝统治者重蹈覆辙的批判和对其居安思危,奋起变革,不要重蹈覆辙的劝勉之情。

【手法】上片着重写景,运用比喻、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色彩对比等手法(手法),通过对金陵一带壮美的江山和风帆来往、酒旗飘扬的繁荣景象的描绘,勾勒了一幅壮丽而又略带萧瑟的金陵晚秋图(意境),表达了词人对金陵景物的赞美,也为下片抒情做了铺垫。

下片怀古抒情,运用典故(化用历史故事、化用诗句)的手法,对六朝统治者因竞逐豪奢而导致相继败亡的历史,发出了深深的感叹,借古讽今。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情感】①表露出对洞庭景色的喜爱;②表露出自己为官高洁却被谗落职的怨愤;③表露出超然物外、不恋官场的旷达。

【手法】①比喻,“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

②想象,词人化身为万物之神,把西江水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

《游园·皂罗袍》汤显祖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译文】原来这姹紫嫣红的繁花开遍,似只能交给这破败的断井颓垣。这样的良辰美景却让人如何度过呢?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谁家才有呢?

朝飞暮卷的楼阁,云霞掩映中的翠轩,蒙蒙细雨,微微春风,烟波中的画船,深闺人也太把这美好时光看的卑贱。

【情感】此曲表现了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进而控诉了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杜丽娘作为一个刚刚觉醒的少女,感叹春光易逝,哀伤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强烈要求身心解放,这折射出明中叶后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对后世深有影响。

【手法】①对比,“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写出了少女心中的期望与失落,惊惧和无奈。②用典,“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典出晋宋时代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世界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突出了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之间的矛盾,指出杜丽娘黯然的心情与艳丽春光间的不谐,春天的生机强化了她黯然伤感的情怀。③运用以乐衬哀的手法,衬托杜丽娘的伤感。面对良辰美景,而无赏心乐事,只有寂寞苦闷、无限哀怨。雕樑画栋,飞阁流丹;云燕霞蔚,碧瓦亭台,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更反衬了杜丽娘深闺的寂寞和怅惘。

图片

选择性必修上、中册诗歌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译文】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披同样的战袍。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汗衣。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下裳。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情感】慷慨赴敌、同仇敌忾的豪情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

【手法】 重章叠句 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是诗人内在情感上的一种递进关系。

设问的修辞手法,第一句一问一答鲜明地表达了战士们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外敌强烈的思想感情;

“无衣”两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战斗的紧张气氛表达了战士们一心为国征战,不计较衣物不全的爱国的思想感情。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和天空变成了一种颜色没有一点微小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悬挂。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人生一代一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总是相似。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舟在漂荡?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已过了一半自己却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道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结构

1、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渐西落——月沉江海

2、月下之景:(1——8)月色无垠、月色纯净   (景物美)

月下之思:(9——16)人生无尽、宇宙永恒 (哲理美)

月下之情:(17——36)思妇怀远、游子思归 (情感美)

【情感】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手法】比喻:如“月照花林皆似霰”,它不仅生动地再现了月光之下,花林一片白蒙蒙的绮丽景象,而且与下一句把月光比喻成霜,构成了有机的联系。

拟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两句中的“送”、“待”两字,则是运用了拟人化手法。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它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

双关:“落月摇晴满江树”,则是运用了双关修辞。“摇晴”双关“摇情”,如同。这里由花林似霰,进而联想到月光如霜。不过,在比喻的方法上又有了变化;上句是明喻,这句是暗喻。

融情景理于一体,虚实结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情感绵绵不尽的哀伤与思念。对妻子诚笃的感情。

手法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
运用细节描写。如“尘满面,鬓如霜”“小轩窗, 正梳妆”“明月夜,短松冈”这些细节描写,生动细腻地把梦境的记述、对亡妻的思念和落拓的身世之感融合在一起的,感人至深。
白描手法。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毫无雕琢的痕迹。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将进酒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情感李白怀才不遇,与友人登高宴饮,借酒抒情,泻其寂寞的愁怀。表达蔑视权贵,尽吐心中不平,怀才不遇的郁愤。舍我其谁的自信。诗人于穷愁之境中的狂放不羁。表达时光流逝的感叹。

手法 
比兴:第一句先言黄河以引起所咏之悲,同时用流水喻时光。大河之来,势不可挡;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比喻:借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返比喻人生短暂、时光易逝。
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想象、夸张:空间范畴的想象夸张,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时间 范畴的夸张,人生由青春至衰 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事说得更短暂,悲叹人生短促。
直抒胸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诗人直接抒写人生得意,需纵情欢乐。“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展现了李白的乐观、自信、豪放,透露出作者怀才不遇但渴望入世的态度。
夸张:“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三百杯”夸张地写出朋友相聚时的纵情豪爽。
借代:“钟鼓馔玉”即富贵生活,可诗人却认为这“不足贵”,这是诗人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懑之词。
对比:“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写出了诗人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对豪门权贵的蔑视、鄙弃和否定。
用典:以空有才华却不得重用的曹植自比,表达对黑暗险恶现实的愤恨与控诉。

《燕歌行》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译文】

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杀气早中晚三时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着鲜血纷飞,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情感】

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
体恤边疆战:士的生活艰苦,歌颂了他们为国捐躯的爱国情怀。
反对战争,表达了作者对思乡战土及断肠思妇的深切同情。

手法

渲染、烘托。(山川萧条,边庭飘摇,绝域苍茫。)

对比:出师-战败 将领-士兵 赐颜色-常轻敌 少妇-征人 古今将军对比-我 征人思妇的痛苦-战争不能结束

虚实结合: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拓宽意境,深化主题。

语言风格:雄健激越,慷慨悲壮,深沉雄厚,洗炼苍劲。

李凭箜篌引

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译文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主题音乐旋律:悲怆-欢快-清冷;表现了李凭弹箜篌的超凡技艺和神奇魅力。

手法

想象奇特,构思新奇,引入神话传说。

渲染、烘托。江娥,素女,神妪,吴刚,寒兔。

夸张:空山凝云、石破天惊。

比喻:以声写声(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通感:以形写声(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以感写声:(十二门前融冷光。)

语言风格:冷艳峭丽,神奇诡崛。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明月沧海鲛人流下了滴滴眼泪,蓝田日暖玉石才能够化作青烟。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因为当时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情感】哀怨惆怅的情绪。(年华逝去,理想破灭,爱情隐痛,多愁善感。)
手法化用典故:(庄周梦蝶,望帝化鸟。)意象象征(爱情哀伤的情绪。)联想想象:听觉感受一视觉形象。比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情感前四句豪情壮志,后四句壮志未酬,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

手法

以意象勾勒画面(第二联。)

对比:现实和理想;早年和晚年。

借古讽今,用典:(诸葛亮《出师表》,颂扬诸葛亮,自比志向,讽刺朝廷。)

图片

选择性必修下 第一单元

《氓》(《诗经 · 卫风》)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译文】

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自从嫁到你家来,多年穷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婚后多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

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不曾想过会违背誓言。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情感】

本诗叙述一位劳动妇女在婚姻上的不幸遭遇。她善良多情,追求幸福的婚姻,不料却受到了“氓“的欺骗,最后竟遭遗弃。她悔恨交加,异常痛苦。全诗深刻地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是对礼教提出的强烈抗议。

【手法】

)赋比兴手法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如:“氓之嗤嗤,抱布贸丝。”

 比:“以此物比彼物也。”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以桑叶新鲜润泽比女子的青春年华、恋爱及新婚的甜美。以斑鸠比女子 ,以桑葚比爱情,用“鸠”“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要迷恋爱情。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比女子以桑叶枯黄凋零比女子年长色衰爱情的消逝比喻夫妻情意的淡漠。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如:“以此物比彼物也。”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注:比和兴常常连用,故称比兴手法。

对比手法

女主人公婚前婚后形成对比。

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生活幸福,温柔、纯真、热情,对爱情和幸福充满了渴望。

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我”受尽屈辱,作为人妻,却遭到遗弃,既后悔又令人伤心。当初的渴望变成了失望。但性格刚烈,认知清醒。终于认清了男子的真实面目,变得刚强起来。

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

婚前:“氓之蚩蚩”、“信誓旦旦”。对人一副笑嘻嘻、老实忠厚的样子。

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婚前婚后,判若两人。

“我”与“氓”对爱情态度的对比。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我”对爱情态度专一,为了婚姻日夜操劳;“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子对爱情极其不专一,三心二意,无情无义。这些对比鲜明生动,分别表现了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性格特点以及感情的变化。

(三)借代修辞:用氓住的地方复关代表氓,用总角代表幼年。

(四)顶真修辞:抱布贸丝,匪来贸丝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及尔偕老,老使我怨不思其反,反是不思等,都是《氓》诗中的顶真句。蝉联词不一定都在句首,有的在句中,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加强诗的音乐性。

《离骚》

【情感】

(一)“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屈原洞晓当时形势,提出“美政”理想,但遭歼人排挤打击,楚王又不信任他。他的诗中,以死殉国,集中、鲜明地体现着屈原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这是《离骚》最令人感佩的主题之一。

(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对于“美政”理想,屈原求索不已,九死不悔;对于奸佞小人,他痛加指斥。表现屈原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奸佞小人的批判蔑视,是《离骚》的一个主要内容。屈原对理想热烈追求,对群小严厉斥责,这种爱憎鲜明的精神品格,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手法】

(一)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用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

(二)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

《孔雀东南飞》

【情感】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情节曲平交错,跌宕起伏。从而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手法】

使用了赋、比兴和浪漫手法来烘托渲染人物。

赋:刘兰芝第一次亮相即用了赋的手法,“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颂诗书。”一个多才多艺,性情娴雅的大家闺秀如在目前。兰芝辞行一段,人物描写由足至头、腰、耳、指、口、步,浓墨重彩的铺陈排比不但刻画了人物的形象美,更透射出人格魅力美,美在沉着、镇定、不卑不亢。

比兴:诗歌开头使用了比兴手法,“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隐喻刘焦二人缠绵悱恻的爱情,为全诗奠定抒情氛围。

《蜀道难》

【情感】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手法】

(一)语言奇崛——《蜀道难》采用七言歌行体,以七言为主,杂以四言、五言、六言、八言等灵活多变的句式,加入“之、乎、也、哉”等不常用于诗的语助词,短者仅三字,长者十一字,长短错落,时而散漫,时而整齐,完全是散文的自由笔法。

(二)手法多样——夸张是《蜀道难》最显著的艺术手法,诗中事物往往被夸张到极度,如“难于上青天”“连峰去天不盈尺”等,夸说蜀道高耸难越,以“使人听此凋朱颜”显示蜀道奇险可怖,以“四万八千岁”强调秦蜀交通阻隔久远,以“百步九折”突出青泥岭山路盘曲,虽不符合实际却有力突出了蜀道的艰险雄奇和不可攀越的凛然气势。此外,还引用神话传说,摹写神情动作,化用诗句,正侧相衬,动静结合,声色相辅,寥寥数语即描绘出高险奇绝的蜀道场景和惶恐惊惧的行走情态,形成了多种手法交融的艺术特色。

(三)抒情强烈——开头连用三个惊叹语“噫吁嚱”“危乎”“高哉”,直接抒发对蜀道之高峻的惊愕和感慨,为全诗奠下咏叹的感情基调;而后在诗的开篇、中间和结尾,反复三次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直泻奔腾、激荡的感情,给人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感觉,使得整首诗前后呼应,绵连一体。

(四)想象奇特——从开国、开山的古老传说到“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蜀道现实,从六龙回日之“高标”到冲波逆折之“回川”,既展现“百步九折”“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等蜀道之图景,又激荡“悲鸟号”“子规啼”“砯崖转石万壑雷”等蜀道之音响,甚而还有“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等感受;凭借奇特想象描绘出具体的蜀道面貌,渲染出幽森的蜀地氛围,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浪漫气息。明确:此题答案为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鉴赏与思辨性思维为目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蜀相》【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情感】这首七律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手法】

设问:“丞相祠堂何处寻”为问,“锦官城外柏森森”为答,开篇设问,设置悬念,直接点题,渲染气氛。

借景抒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

用典:“三顾茅庐”的故事,以及诸葛亮开创和辅佐刘备和刘禅两代,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雾气笼罩着的柳树、装饰华美的桥梁,挡风的帘子、青绿色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茂盛如云的树木,环绕着钱塘江沙堤,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孙何外出时,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声势暄赫。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画出来,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情感】这首词运用铺叙的手法着力描写杭州城内外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表现了钱塘(今浙江杭州)的繁华,展现了一种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这首词一方面表达了词人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另一方面歌颂了此地的长官治理有方,政绩卓著。

【手法】

词风豪放,巧用夸张。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苏轼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将大都市的兴盛繁华描绘得淋漓尽致。

工于铺叙,善用白描开头三句,一说地理位置,二说政治地位,三说历史,俯仰古今,总括全局,为下文张目。“烟柳”二句,前写环境,后写居宅,继以“参差”一句总结。接着写江,对“东南形胜”作进步的交代;继而又写市场、人家,对“繁华”作进一步的描写。下片写西湖景象,从环境写到生活,从风景写到人事,最后称颂孙何,在应酬歌颂中不离杭州,呼应开头。全篇以铺叙见长,但又非平铺直叙,尤其是开端、结尾处都以白描为主。

善用点染,富有层次感。上片中“东南……”是点,点了杭州城的繁华热闹,宏伟气派。接着从城市规模、自然景观、市井风貌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描绘,是染。通过具体描述直观且鲜明地展现了大都市的风采。下片中“重湖……”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染,从山水之美、湖荷之胜、人文风貌之佳三个方面进行点染。

《扬州慢》宋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扬州自古是著名的都会,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稍作停留。昔日繁华热闹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后,只留下残存的古树和废毁的池台,都不愿再谈论那残酷的战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声响起,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杜牧俊逸清赏,料想他现在再来的话也会感到震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依然还在,桥下江水水波荡漾,月色凄冷,四周寂静无声。想那桥边红色的芍药花年年花叶繁荣,可它们是为谁生长为谁开放呢?

【情感】词人通过扬州昔盛今衰的对比,追怀丧乱,感慨今昔,抒发了对国事痛惜伤感的黍离之悲。

【手法】

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上阕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来反衬今日“尽荠麦青青”的荒凉景象。下阕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月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章,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用桥下“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

虚实结合: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选择性必修下 古诗词诵读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译文】

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处分流(比喻人生际遇不同)。人生是即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这句说,歌唱声因举杯饮酒俞益悲愁而中断。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悲愁深沉,郁结在胸,酌酒难以自宽,长歌为之断绝。满腹感慨吞声不能言,其内心痛苦可想而知。

【情感】本文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怀才不遇,抒发愁苦的感叹,表达了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

【手法】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运用了比兴,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安能行叹复坐愁”是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涵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有不平,提出不言愁。

“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的句式,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表达了诗人的抗争。

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译文】

为崔明府的探望而感到高兴草堂前后都被春水环绕,只见群鸥日日结队飞来。不曾为客扫过长满花草的小路,今天才为您扫;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集市太远,盘中的饭菜实在简单;家境贫寒,只有陈年浊酒招待你。如肯与邻家老翁举杯一起对饮,就隔着篱笆叫他过来一起喝完余下来的酒。

【情感】全诗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手法】

首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描绘了环境清幽,景色秀丽的草堂景象,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互文、细节描写。颔联写花径、蓬门两种景物,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真实,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登快阁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译文】

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快阁,在这晚晴的 余辉里倚栏远眺。千山叶落,天空方显辽远阔大,新月映照,澄江更显空明澄澈。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只能寄杯于酒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 。我真想驾一叶扁舟,吹着悠扬的长笛,返回遥远的家乡,去过那悠闲忘我的生活,我这个心愿啊,早跟白鸥订好盟约了。

【情感】

本诗蕴含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

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颔联描写了深秋空阔辽远的天空,澄澈的江水,皎洁的月,无不蕴含喜爱之情;

对知音难觅的苦闷惆怅之情。颈联巧用俞伯牙为知音摔琴绝弦的典故表达知音难觅的惆怅;

归隐情怀。尾联“归船”“吾与白鸥盟”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

【手法】

诗中多处用典。“朱弦”、“青眼”不仅用事贴切,而且善敷色彩;“落木”、“鸥盟”等已化用无痕,如从己出。

善炼字面也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倚晚晴”的“倚”,写其逍遥自得的神情,“美酒横”的“横”写出诗人坚持自我及兀然傲世的姿态。“已为”、“聊因”、“吾与”等词组的使用,使诗歌显出情致的跌宕变化。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译文】

这些年世态人情淡薄得似纱,可谁让我要骑马客居京城享受这份繁华? 只身于小楼中,听春雨淅淅沥沥了一夜。深幽小巷中明早还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 纸张短小斜放着,闲时写写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望着煮茶时水面冒起的白色小泡沫,阵阵茶香飘来。 身着白衣,不要感叹会被风尘之色所玷污。我回家仍会身着它赶上清明。

【情感】

表达诗人客居京华的郁闷和惆怅。首联“世味”“薄”表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感叹。

表达诗人壮志难酬的焦虑和悲愤。颈联表面上写优雅闲适,实际上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却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无法放下自己建功报国的大志,内心抑郁而且惆怅。

表达诗人羁旅风霜的苦闷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尾联写不愿在京城堕落于风尘,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渴望归家的自我安慰。

【手法】

恬淡静雅之中惆怅沉郁,诗风含蓄蕴藉婉深。此诗貌似写恬淡、闲适的临安春雨杏花景致,实际上抒写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表面上看来写极了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其背后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伤与惆怅,那种报国无门、壮怀难酬、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含蓄而又深蕴,个中滋味需要细细品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