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魏书生,教学要民主:九、要注重和加强道德教育(2)(三十三)

 魏书生研究院 2024-04-14 发布于山东

第五、民主式教学的教育教学观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理论以培养人的一切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用以指导教育教学。

八、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邓小平认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所作的概括,认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的解释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变化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与党和国家的要求还存在着明显差距。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者的思想观念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就是其中的一条。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化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根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的高度概括,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 

九、要注重和加强道德教育

人本道德教育首先表现在尊重个体德性修养方面,尤其是尊重个体依据社会需求和个体身心发育规律的特点、兴趣和爱好对于德育的内容、方式、途径、手段等的自由选择,这是教育民主观的一种观念。倡导以人为本,就是要改变那种千人一面的目标模式和那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教学观念,尊重那些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走势的成才标准,因材施教,促进人的德性修养自由的、多样化的和全面的发展,以利于造就各种层次、各具个性特点,适应社会发展多方面需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充分体现了道德教育对于人的终极关怀。

人本道德教育还表现在道德教育主体与主体之间,即主体从孤独的单向度自我中挣脱出来,走进他人,走入社会,实现主体与主体的渗透和相通,在与他人的双向互动中,感受别人的苦乐,关心帮助他人,同时也受到他人的接纳和关爱,从而实现人我的相通和谐。人本道德教育不仅追求和实现自我的个性和价值,更重要的是要从自己的“我”推已及人,走进别人的"我”,把小我融人社会的大我。从个体推及人类,正是这样产生的道理才是真正的道理,这样产生的行为规范才是真正的行为规范,这样产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才是真正的思想道德教育。正是在主体与主体心灵的对话与沟通中,每个人的道德得到不断发展,并最终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类逐渐走向类主体。

构建人本特色道德教育的前提,是道德教育理念上的重大变革,道德教育在其宗旨上,应从物转向人,实现从注重分数和升学率向注重人的发展的转变;在其方针上,应实现从注重道德认知向注重人的知、情、意、行全面提高的转变;在其教育形式上,应实现从整齐划一向注重多样化的转变。

突出培养道德主体性人格,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以及主体与自身之间三重关系中的教育作用,彰显创造性在主体形成中的作用,营造一个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道德教育环境。努力寻求主观世界发展与认识客观世界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认知过程与情境过程的统一。

“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是一种人性的自由价值观。这种人性自由,是一种在天地字宙之间、社会人群之间、自然本性基础之上而又与天同”的丰满的人性展示和做人尊严的高扬;这种自由的获得,让人认为自己在实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目标时会有一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喜悦。这种人生的果实即是“幸福”。

人本道德教育能否实现,还取决于教师本人自身的人格力量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非自觉的、潜移默化的,然而却是深远的。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它直接影响着学生人生的价值取向。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年轻一代的人格的影响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教师良好的人格必然会引导学生的人格朝着积极、健康、全面与和谐的方向发展。教师的人格就像一面镜子,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他们的高风亮节、大义之言、大器之举,能使奋斗中的学子感到一种心底无私、天高地阔的关怀。

在以往的道德教育过程中,过多地重视外在的借物育人而忽略了教师自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道德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既是经师又是人师,我们无论怎么夸大教师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影响力都不为过。教师应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师益友,

人之师表--这是人本道德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①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当我们综观历史发展,冷静分析现实之后,会在诸多观念表述的字里行间,发现一个越来越清晰的教育观念:以人为本。人类社会的一切,都要以人为本。

美国当代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成果的精髓就是“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第一,生理需要:第二,安全需要;第三,社会需要;第四,尊重需要;第五,自我实现需要。他把以自我实现为奋斗目标的人称为心理健康者,认为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充分开拓并运用自己的天赋、能力和潜力。他相信所有的人都具备达到心理健康的先天素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使这些潜能得以实现。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多元化的教育观念进入了教育领域。到上世纪 80年代,我国就形成了以“一基”、“三发”为核心的教育人本论。“一基”指它的基本思想,强调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个学生。“三发”指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的人的个性。这种人本主义教育观,在我国教育界的许多有识之士的实践中都得到了验证。当我们仔细研究魏书生、钱梦龙、顾泠、邱学华、蔡澄清等当代许多基础教育名家的实践轨迹的时候,我们发现了殊途同归之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应该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值得高兴的是,今天的教育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会长顾秀莲在谈到教育观念时说:“第一,我们必须认清儿童是人。第二,儿童是生长发育中的人。第三,儿童是终将走向社会的独立的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有一个非常鲜明的主题:“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的教学应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课程资源的选择、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都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一个适应时代需要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促进每个学生发展并能适应不同地区需要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从这些讲话、规定和现代教育名家的大量实践中,我们感到了喜悦,受到了震动,获得了力量。同时,我们也将更加关注:教师作为培养人的人,应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如何让教师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人--法人,应该不应该体现以人为本,如何体现以人为本。21世纪,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应该成为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我们的民主式教学,就是实践以人为本的教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