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无知还是无良?月子中心的婴儿托管服务,给了孩子焦虑和孤独的人生底色

 天道酬勤之人 2024-04-14 发布于江苏

图片
作者:李倩 丨 叶敏捷名医工作室


我是一名母婴心理的工作者,我来到一家月子中心观察婴儿,结果却让我感到非常的悲伤和窒息。我想说说我所看到的画面:

图片
被塞奶的17号宝宝

第一次进到那家会所我感到意外,整个楼层都非常安静,静得我差点忘记这里生活着很多小婴儿。

工作人员向我介绍,这里的妈妈们都能得到很好的休息,这里的宝宝们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顾。我跟在她身后,来到了安静的婴儿室。

婴儿室大约有二十个宝宝,跟我在外面的感受一样——非常安静。宝宝们都在睡觉,我惊讶于月子里的孩子居然可以齐刷刷的在同一时间安静的睡觉,虽然从体型上就能看得出他们其中有快满月的,也有刚出生一周不到的。

我找了一个角落坐下来,对照着墙上孩子月龄、喂养记录等信息和小床上的编号,尝试去做一一对应。

突然17号宝宝哭起来,阿姨不紧不慢走过去轻轻拍着他的小屁股想要安抚,但孩子明显不肯领情,哭得更大声了。这时我注意到孩子们都是趴睡的,他们统一扭头朝一个方向趴着睡,17号宝宝被抱起时一侧脸蛋明显更红。

我想起美国儿科学会关于婴儿睡姿的建议:1岁内孩子应该仰卧睡。趴睡不容易醒,却增加了SIDS的风险。睡着了能被唤醒是生命的自我保护机制,用趴睡的方式盲目追求睡得安稳睡得久并不可取。基于我是来观察婴儿的,我什么也没说。

阿姨抱着宝宝走到信息记录前问:“他刚才抱回房间只吃了母乳,没再加奶吗?”

另一位阿姨答道:“没有,他妈妈说要母乳喂养,说母乳就够了不让加奶。”

阿姨鼻子里哼了一声,去保温箱里取出冲好的奶准备喂给宝宝喝。

宝宝从抱起的一瞬间就开始在阿姨怀里继续睡,就像刚刚哭两声的孩子并不是他一样,很安稳很平静。阿姨坐下来开始喂奶,宝宝睡得正香没张嘴,阿姨一边把奶嘴怼进嘴里一边说:“不加奶怎么能吃饱呢?怪不得刚睡一下就哭醒,还是阿姨给你喂饱吧!”

奶嘴进到宝宝嘴里,他开始喝起来。没喝几口就停下来,阿姨敲敲瓶底他再喝几口停下来,就这样循环着,一瓶奶喂了挺长时间才喂完。孩子全程没有醒来,睡梦中吃了一餐就接着睡了,阿姨把宝宝放回17号小床,孩子继续趴着睡了。

我看到的时候,感到很窒息,妈妈的意愿没有被尊重,而阿姨为了让孩子“继续睡”,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了孩子。

我在想,如果此刻妈妈在孩子身边会如何呢?孩子可能有些不安,需要确认一下妈妈在不在,宝宝回过头,妈妈的乳房就出现了,宝宝吸了两口,安心的继续睡觉了。

但不应该是奶瓶,不应该是阿姨,不应该是孩子独自睡在这里,没有妈妈的味道。

图片


图片人为的母婴分离真的好吗?

我在那家月子会所的观摩只进行了三次,后面我没再去了。我太容易共情到孩子们,那种不饿的时候被塞奶、想睡的时候被打扰的感觉,让我感到无力又愤怒。更让我感到无力和愤怒的是,我尝试去跟负责人沟通时,她对此嗤之以鼻的态度。

让我难过的不仅仅是孩子们得到的“照顾”,还有这些孩子们的妈妈。一次观察过程中婴儿室的门口出现一位妈妈,她看上去产后不久、一直用手托着腹部,可能是剖宫产伤口还未完全长好。婴儿室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妈妈就站在门口一直看着她的孩子,她对着身边的家人边哭边说刚刚喂奶时哭得厉害,不知道孩子是怎么了。妈妈跟宝宝隔着玻璃门和一间屋子的距离,她只能看着却不能抱着自己的孩子。

房间里孩子在别人怀里喝奶,刚刚还在哭的孩子现在很安静。这对妈妈来说太难过了——我带不好我的孩子,跟我在一起一直哭,在别人怀里却舒服又安静。殊不知这样强烈的对比,都是因为妈妈跟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太少了,他们都没有机会彼此熟悉。

本来很自然简单的事情,被人为的母婴分离搞复杂,太多喂养的困难来自母婴分离,太多养育的困难起源于喂养困难,本可以在喂养过程中练习沟通、增进了解、懂得彼此,却因为母婴分离推迟到母乳喂养遇到困难再来解决,或者等到孩子养育中出现困难再来重修。

图片

图片早被废弃的“人为母婴分离”

2015年11月,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产后母婴康复机构行业管理与服务指南》发布,其中指出:产后母婴康复机构应当为产妇及婴儿配备固定的护理人员,建议一名护理员只服务一对母子,最多不得高于三对母子。

产后母婴康复机构应贯彻“24小时母婴同室”的观念,母亲与婴儿每天的分离时间不超过1小时,鼓励按需哺乳。 

世界卫生组织《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中明确提出,让母婴共处,并且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

从1990年开始,中国的医院就废弃了婴儿室倡导母婴同室,但还是有很多月子中心,打着让妈妈更好休息的旗号,增加婴儿的风险,也增加他们产后护理的收入。为什么呢?因为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妈妈经常会拒绝单独离开去做产后修复,这样产后修复就不好卖了。孩子一直在身边,妈妈乳房也不涨奶,疏通良好,也就没法儿用”通乳”来做客户引流了。

这不是我瞎想的,是我和一个月子中心的运营人员聊天的时候,她亲口告诉我的。

母婴同室有什么意义呢?西尔斯医生这样描述母婴同室的作用: 

1.24小时母婴同室可以增强妈妈的本能

2.母婴同室,可以让看护人全身心的照顾妈妈,让妈妈得以更加的舒服,从而能够更好的关注到孩子。 

3.母婴同室的孩子哭闹更少,有着更好的睡眠周期。 

尼尔斯伯格曼博士曾经说过,被分离的孩子,在监测状态的时候,发现有更多的高强度大哭和焦躁,还会发现出现比安静睡眠更深的深度睡眠,也是容易发生呼吸暂停的睡眠。

在婴儿期,孩子会需要和妈妈在一起,因为和妈妈在一起意味着安全,不被抛弃。孩子们通过闻到妈妈的味道,以及接触到妈妈的肌肤来确认自己是安全的。

婴儿的“雷达探测系统”是成人不能比拟的。

陪睡过婴儿的妈妈都有这样的一个体验,如果你陪着孩子睡,孩子往往能睡的不错。但是,当你走开想干活儿的时候,婴儿就秒醒了。随着我们成人的成长,嗅觉上是退步了的,婴儿能闻到的味道,成人常常闻不到,婴儿的雷达能探测到妈妈不在身边,从而醒来保护自己。因为,若是在原始森林里,母亲的离开,意味着危险,他必须学会“自己保护自己”,进入一种“恐惧恐怖”的安静状态,也就是我在婴儿室里看到的那种安静。

当孩子无法通过嗅觉、触觉、温度感知到妈妈的时候,婴儿就会启动另一套程序——孩子会开始体验失调(Christensson et al. 1995; Hofer 2005),这种失调的状态会使得孩子关闭生长激素的分泌,而分泌更多的皮质醇(Hofer 2005)。皮质醇会消耗掉更多的能量和资源以保证在孩子认为妈妈已经没了的情况下生存下来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婴儿会开始使用一些原始防御让自己来应对妈妈没有了的“极端痛苦”,而这些原始的防御在我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看到,他被保留了下来,直到青少年期、成人期都还在僵化的使用

医学博士、肌肤接触全球推行的先驱者尼尔斯伯格曼这样写道:“妈妈的气味(Porter 1998),接触以及温暖(妈妈的乳房温度会比体温升高2摄氏度),使得婴儿从杏仁核到前额叶的通路开始链接(Bartocci et al. 2000),这是新生儿的情绪和社交的通路。

“除了婴儿本身基因中自带的程序以外(Lagercrantz 1996),这里还有一个让这一切发生的必要条件:那就是妈妈持续的、不间断地在场。(Hofer 1994)

“是什么让孩子发育?是nature、nurture和niche,也就是一个孩子的基因、妈妈的养育以及孩子所处的环境(Caspi et al. 2010)。”

而温尼科特的精神分析范式中早就提出了:“每一个孩子都是足够好的种子,只是需要促进性的环境帮助它发展出最大的潜能。”

温尼科特说:“唯有在(有他人在场的)独处时,婴儿才能够探索和发现他的个人生命。而病理性的选择则是一个建立在疲于应付外部刺激的各种反应上的虚假生命。”

现在我们的儿童青少年门诊,叶敏捷医生要收治大量的“原初创伤”的青少年,许多就和母婴分离有关。

图片

4.母亲遭遇的母乳喂养的问题更少,孩子更满足。 

5.母婴分离的妈妈,有着更高的产后抑郁发生率,她们夜间的睡眠并没有因为分离而变好,反而会本能的担忧婴儿在婴儿室的状况,增加焦虑。所以,认为母婴分离让母亲休息的更好,也只是想当然的行为。

希望月子中心做有良知的事情,少做无知的事情。不然他们干下的事儿,都得来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修复。

The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