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般注序》鈔後

 企愚書櫥 2024-04-14 发布于湖南

《大安般守意經》凡二卷,又稱《安般經》、《安般守意經》、《大安般經》,後漢安世高譯。安般(梵語ãnãpãna),全稱安那般那,即指出入息念。梵語ãn(安那)即入息(吸氣),ãpãna(般那)即出息(呼氣)。本經敘述坐禪時行數息觀(默數出入息,令心隨息而定)以之收斂散心。雖題為“經”,其形式體裁則屬“論”。內容與《修行道地經》卷五之數息品、《大毘婆沙論》卷二十六所載之數息觀相似。此外,安世高另譯有《安般守意經》一卷,稱為《小安般經》。

對於這部最早傳譯我國的佛典,道安大師曾用功研究過,因而在此序中表述了他對《安般經》的認知。道安大師首先對“安般”二字作出詮釋,他直譯爲“出入”,也就是指人們的出入息也。可見,早期的禪修,是將關注出入息作為入門之徑的,同時亦可見出禪法的修習也伴隨著健身也。然後,道安大師借用老子“道德”二字進一步詮釋“安般”,他認為是“道之所寄無往不因,德之所寓無往不託”。因而,安般雖寄托於出入息卻可守持本心,“四禪”的修習託寓於形骸便成就了“定學”。修持數息便有六階之差別,而託寓形骸則有四級的差等。誠然,說六階或四級均是方便的說法,如果能夠一路向上修習不止,則所謂階差者自然不存。但為了方便詮釋,道安大師借用了《道德經》中的“損之又損”、“忘之又忘”、“無為”、“無欲”等語,這也為後世佛門借助老莊詮釋佛法開了先河。若真能實現無為則無形不因,若真能達到無欲的境界則無事而不通適。無形不因則能開發外物,而無事不適則可成就事務。成就事務則可以即萬物而從對方出發,開發外物則可使自身實現相忘的境界。如果能夠實現物我雙忘,進入這樣的境界則具有超常的認知力,乃至舉足而使大千世界震動,揮手而可遮沒日月之光,大口吹氣能使鐡圍山飛起來,微微吸氣也能使須彌山飛舞。以上奇妙的功能全是仰仗四禪的“妙止”,也是駕馭六息的最高境界。修行這種法門之原則便是執守寂寥以駕馭萬有,策動根本以變動枝末。安般本是“十念”法門(即十種專念一對象以攝心、息妄想的方法)之一,在五根方面屬於“念根”的範疇(五根指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因此五法是生聖道的根本,故名五根)。這樣,道安大師便將《安般守意經》的大致內涵交代清楚了,也為後世修習此法門者提供了入道的方便門徑。

接著,道安大師詮釋了《安般守意經》的譯主。大約在東漢末年,有位名叫安世高的大德從西域來到中土,此人“博聞稽古,特專阿毘曇學”,他所傳譯的佛經以禪數學最全面,《安般守意經》便是他所翻譯。這部經典是人們修學佛法的入門要路,其他萬法無不由此道進入。到了魏初,有位名叫康僧會的大德給本經做了註釋。對於康僧會註釋的疏漏部分,道安大師做了補充註釋,使之成為一個完善的註本。誠然,道安大師的措辭非常謙和,所謂“蚊翮以助隨藍,霧潤以增巨壑”,完全是自謙之語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