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0414教学手记——高三后期的提纯与升华

 晋诺工作室 2024-04-14 发布于江苏

还有五十来天高考,这段时间,好像该做的题都做了,也好像什么都没做完,往往会处于非常茫然的无所事事或者仍然深陷题海而不能自拔的状态,越来越感觉无能为力;最后只剩下默写那几个句子了!
其实,最后的这几十天正是提升成绩的关键期。
首先,应该抓住“读”这个核心,作阅读思维的提炼,形成自己的大概念。
高考试题的类型与模块固定明确,论述类、文学类、古诗文,是否明晰每类文本的阅读本质呢?可能这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仍然是个陌生话题。
文言文究竟该怎样阅读?不要用做题技巧来代替文本阅读思维。阅读是阅读,做题是做题。阅读思维是用来解构文本的。是否可以把近两三年的高考试题拿来从文本解读角度重新研究提炼出符合自己认知思维水平的阅读理论来!
比如23年全国甲卷的文言语段中有这么一部分:
周尧卿,字子余。其先汝阴人。尧卿警悟强记,七岁善赋诗,弱冠以学行知名。天圣二年登进士第,积官至太常博士、通判饶州。卒,年五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诗》《春秋》说各三十卷。尧卿十二丧父,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母异之谓族人日是儿爱我 如此多知孝养我矣。卒能孝养,志如母之言。其于昆弟,尤笃有爱。执母丧,倚庐三年,席薪枕块,虽疾病不饮酒食肉。或勉之以礼,曰:“《礼》'老病不止酒肉’,意或不胜丧耳。病且未老,忍及此耶?”葬之先期,躬自负土。有告之日:“古之贫无以葬者或然,今子何自苦?”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
前一个划线句子是谁说的话?
很多同学毫不犹豫地说是“或”说的,从表面来看,“或勉之以礼,曰:……”非常通顺,但是,这样就误读了原文。
首先,这段文字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言语结构,即,针对他人对尧卿的劝慰,他都给以明确的回复,也就是构成了:他劝—我复的表达模式。如果是“或”所说,这里就缺少了尧卿的回复内容。而尧卿是传让的主体,主要是通过答复来刻画其品格的,显然,理解为“或”言,是不合乎这个言语结构规则的。
其次,从具体的言语格式上看,尧卿与一般人的见识有别,他往往用反问的语式作结,来强调自己的观点。“忍及此耶?”“复可得乎?”其语气一脉相承,表现出尧卿特立独行的孝心及极高的自我约束力。
再次,从这句话的内容上看,鲜明地指向对“或勉之以礼”的回应,先是对《礼》之所以“老病不止酒肉”的阐释,然后表明自己的状况,并不符合《礼》之所规,拒绝接受“勉”意的理由清清楚楚。
因此,从言语结构、言语格式、言语内容角度看,这句话应是尧卿的回应之语。
当然,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解读懂这句话,而是要建立起从以上三个角度阅读的意识,这就是阅读经验;由经验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大概念,才具有指导价值。
后一个划线句子的翻译很有意思。
高考参考答案:
流着眼泪说:“过了这一次,即使想尽力,还可能吗?”
一些资料上的答案:泪珠止不住地流下来说:“(母亲已经)过世,即使想要尽心尽力(侍奉)她,又怎么可能实现呢?”
显然,后一个答案完全是望文生义。那么高考命题给的这个答案十全十美吗?
依据语境情意性原则,叙事主体的言行皆含有特殊的情感,需要设身处地的体会,与之同振共感。
文中这个事例,强调周尧卿的孝心。母亲去世,他亲自背土筑茔,按照道理,他无须亲身为之,因为他不是贫者,身居官位。但是,他有自己的理由,这个理由强调的是“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显然,他认为不是需要不需要的问题,也不是穷富的问题,而是孝敬母亲的机会今后不会再有了,也就是常说的“子欲养而亲不待”,因此,“过是”的“是”应该指向“时间”与“机会”,但就母亲的丧事来说,“机会”显然感情基调不合,它只能指向“时间”,据语境,应该把它译成“时刻”。
应该译为:过了这个时刻,即使再想尽心尽力孝敬母亲,还再有可能吗?”
参考答案译成“过了这一次”,难道还有“第二次”这样的事吗?无论是从情理还是从语境上看,都不恰当。
从这里,我们应该提炼出文言文阅读的情意融通原则,要把自己置入故事中去,而不是仅仅看到题目和分值。
我认为,临近高考,恰恰是需要把时间让给学生,指给路径,让他们沉下心来,自我梳理、归纳、提纯,形成三大板块的阅读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