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头发这件事上,闽南人实在是太讲究了!

 说咱闽南话App 2024-04-14 发布于福建

“蜀日剔头,三日缘投。”重要场合抑或是逢年过节,大家都会去打理一下自己的头发。谈起理发,许多人可能还有小时候被带去传统理发厅,坐在横架于专业理发椅扶手上的洗衣板或木板,任由师傅剃头的鲜活记忆。小男孩一般会理成平头或光头,小女孩的头发则通常剪成西瓜、蘑菇头。

这种上理发厅给头发做造型的消费方式,闽南人称之为“做[ʦue⁵]头毛”。

头毛[tʰau² mŋ²]”指头发,理发就叫作“剪头[ʦian³ tʰau²]”“剔头[tʰiʔ⁷ tʰau²]”或“铰[ka¹]头毛”,洗头发即“洗头[sue³ tʰau²]”。

闽南人把染发称作“染头毛[nĩ³ tʰau² mŋ²]”,烫发则叫做“电头毛[tian⁶ tʰau² mŋ²]”。

传统理发厅 ©謝旻蓁

传统理发厅门口往往会在招牌边角旁挂上红蓝白三色旋转灯,业务范围涵盖剪发、洗头、染烫、修面等,甚至包括按摩,一条龙服务。

男性的修面,一般主要就是刮胡子,闽南语里称作“髡喙须[kʰun¹ ʦʰui⁵ ʦʰiu¹]”,女性脸部的修容则叫作“挽面[ᵐban³ ᵐbin⁶]”,指旧时妇女用线拔除脸上的寒毛。过去在女性出嫁之前,得请到一个父母俱在、子孙满堂的“好命人”来帮忙挽面,大抵是要让新娘沾染福气的意思。

按摩除了读作[an⁵ mɔ̃²]之外,我们也叫“掠龙[liaʔ⁸ liəŋ²]”。

噯喲真痛啊 ©《高山國》

有些学校在发型方面的规定比较严苛,像是男生头发不覆额、不能长过耳朵,女生的刘海不能低于眉毛,若留长发,建议扎马尾,男女都不可染烫。正因为如此,读书的时候,我就经常折腾刘海,一两个礼拜就得剪,闽南语里,刘海叫作“毛虽[mŋ² sui¹]('虽’为假借字)”。

长头发的女生有时会把头发盘起来,或是绑马尾、编辫子。头发的各种扎法在闽南语里也有特定叫法,比如辫子称作“髻仔[kə⁵ a³]”,马尾叫“髻仔尾[kə⁵ a³ ᵐbə³]”, 麻花辫叫“髻仔股[kə⁵ a³ kɔ³]”。

直到60年代,还盛行着用木炭烧热的火钳烫发的方式,既不用电也不用化学药剂,烫发时那股浓浓的烧焦味,是许多老一辈人难忘的回忆。©黄金田《彼当时的烫发》

台湾人把发髻、束发、九子头、包包头等同类发型叫作“头鬃仔螺”,可能是因为需要把头发卷起来,用“螺”来形容倒是蛮贴切的。“头鬃”旧指足以梳成辫子的头发,现在也泛指头发。

将头发用橡皮筋扎起来的这个动作在闽南语里有两种说法,一个是“缚[pak⁸]”,一个是“扎[ʦat⁷]”。当我披头散发的时候,妈妈总会唠叨:“共头毛扎起来,汝袂感觉情龌龊(把头发炸起来,你不会觉得很不舒服吗)?”

像是麻花辫之类比较复杂的扎法,则需要用到“编[pĩ¹]”这个动词。而辫子的量词用的是“葩[pʰa¹]”,蜀葩髻仔。

闽南语里也有不少与“头毛”有关的俗谚。比如“三粒旋,恶卡无人问” ,也说“双个旋,恶遘无侬问”,“旋[ʦŋ⁶]”指发旋。

闽南民间认为头顶有两或三个发旋的人,脾性古怪,生性凶恶,以致于没有人敢招惹他。关于发旋与性格的说法,大多是先人流传下来的“经验法则”,老一辈人都会说,小孩子发旋越多代表脾气越暴躁,但也可能相对灵巧、聪明。实际上,小孩的智商、性格和后天的家庭教育与社会学习更相关。

发旋越多越聪明?

“照爸梳[sue¹]头,照母缚髻”,照着父亲的样子梳头,照着母亲的样子系发髻,比喻依样画葫芦。梳头,我们也叫作“捋头[luaʔ⁸ tʰau²]”。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受:每次梳头发,总有几根耐不住寂寞的想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每次洗头发,想要离家出走的更是以把计算,就挺“秃”然的。

脱发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现在大多数人买洗发水都不追求柔顺了,关键词是:防脱!希望我们永远不会变“臭头[ʦʰau⁵ tʰau²](秃头)”。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点亮“在看” 留言评论分享

你在传统理发厅的经历

我们将根据点赞数及内容选出若干则留言

赠送 可以学习闽南语的手账本 一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