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身后事

 济宁文学 2024-04-15 发布于山东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漫谈身后事

作者:宋桂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就到了举国祭祀、悼念先人的日子。人们在清明节前后踏青扫墓,或奉献鲜花,或摆设供品,或烧化纸钱,用各种方式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数千年来传承不变,成为炎黄子孙极具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曾子,孔老夫子的优秀学生,被尊为“宗圣”,配享孔庙,非同小可。他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什么意思?就是人们如果能尽礼、尽哀、尽心地去办理父母的丧事,能虔诚、充满敬意地祭祀祖先,民风就会变得淳朴、忠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个有孝心的人,一个不忘祖先的人,一般人品不会差到哪里去。千百年来,国人对逝者的身后事是十分重视的。皇帝登基不论年龄大小,都要选址造陵;有钱的人家对于坟穴的地点也会考察挑选,还要找风水先生给看一看;最不济的也要找一块自己认为满意的地方安葬先人,还有的会在老人还活着的时候就先准备下一口好棺木以安其心。早年回老家探亲,我的一位姨母就摆了一副棺材放在床边,黑漆漆的,看着有些瘆人,但老太太睡在那里很踏实,因为她知道自己身后有房子住了。


我们的先人相信,为故去的长者造坟,如果能选一个风水好的地方,就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好处,或升官,或发财,即使不升官发财,也可以过得平平安安。风水大师们观天象,察地理,为用户选择最好的地方安葬死者,至今流行不辍。蒲松龄老先生就记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寻风水的故事。有一位官员喜欢风水之说,家中男女无不涉猎其中。官员死后,孩子们为了表示孝心,一定要给老爹找一块风水宝地,让逝者死而瞑目,也让后人得到保佑。两个儿子各自按照自己的风水标准选择了墓地,互不通融,并且坚持自己的主张。发丧的时候,棺木停在岔路口不能前行,不知该去哪块墓地下葬。双方争执不下,都派自己的人守护,生怕对方有所行动,把棺木抢走。结果,先是搭棚庐,后是建房屋,数年之后,居然形成了两个村落,可老先生的棺木还摆在那儿不能入土,一时成为笑柄。

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特有的丧葬文化,对逝者的身后事十分在意。春秋战国时期的王公贵族们,要用活人陪葬,以便到了另一个世界也有人伺候。陕西的秦始皇陵,据史书记载,墓中以珠宝玉石为日月星辰、以水银为江海百川,仅出土的部分兵马俑,就成了世界第八大奇迹,但是,这一切都没能阻挡秦国二世而亡。慈禧太后的葬礼,极尽奢华之能事,陪葬的金银珠宝不计其数,把大清的国库折腾得千疮百孔,却被军阀孙殿英挖了个一干二净。听老人讲,某时某地一个富家子不孝,其父亲去世,族人便借办丧事惩戒这个不孝子,大力铺排,几乎败光了这个不孝子的家产。一直以来,尽力厚葬先人,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谁个不遵,就会受到社会的蔑视和责难。


我们的先人相信,故去的家人会在一个另外的世界里生活,那里叫“阴间”。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描述阴间的样子,是天空终日昏黄一片,没有日出日落,城池、市廛一如人间,也有官吏衙皂进行管理。既然有生活,就要有消费,于是人间的亲友们就在不同的节日里焚化纸钱,到了阴间里就变成了可以购买物品的货币,以供去世的亲人们使用。有了“阴间”这个去处,仍然活着的人们就会对去世的亲人有了精神寄托,觉得他们还在另一个空间里继续存在,悲痛的心情就好了许多,也与故去的人有了某种联系。

人的身后究竟是怎样的?恐怕谁也没有见过,一切都在传说之中。天主教的身后有天堂,佛家有西天乐土,中国的道教有冥界,还有人认为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这些观点,各有信奉者,信奉到痴迷的也大有人在。现代社会的包容,使得这些信奉者各有所依,各行其是,各自在自己的信仰中得到心灵的慰藉。

其实,身后事的各种处理、安排,是活着的人对逝去亲人的尊敬和缅怀,也是活着的人对自己的一种安慰,是尽孝的一种体现。然而,真正的尽孝,却应该是在逝者的生前,而不是身后。

“厚养薄葬”是流传已久的一句老话,最生动明确地解释了“养”和“葬”的关系。养,是身前事,葬,是身后事。当父母在的时候,好好侍奉,虽然不一定天天膏粱美食,但一定要尽心尽力;虽然不一定华屋高厦,但一定要舒适温暖。另外对父母要和颜悦色,承欢膝下,除了满足物质生活,更要给予足够的精神慰藉,让他们心安心静,颐养天年,这就是厚养。与其死后烧纸钱一堆,不如生前奉热粥半碗。欧阳修在其著名的《泷冈阡表》中,记述了他的祖母去世后,父亲每逢岁末祭祀,总是泪流满面,痛切地说:“供品再丰富,也不及生前微薄的奉养啊!”用餐吃到一些好饭菜的时候,也会流泪说:“以前这些常常不足,现在有了,母亲却无法吃到了。”情真意切,感动了无数后人。所以,在老人活着的时候好好照顾,比什么都强。至于身后的“葬”,能够合礼、尽哀,就足够了,不一定大事铺张,浪费钱物。现在的葬法,有墓葬,有海葬,有树葬,都不失为安葬亲人的好方法。

为人子者,能做到对父母生前尽孝、死后尽哀,便足可以对天下人了。

为人者,能做到重视身前事,看淡身后事,亦可谓潇洒一生了。

诗曰:

庄周妻丧歌鼓盆,笑对生死在一心。
看懂身前身后事,便成通透通达人。

注:庄子鼓盆而歌,是一个寓言典故,指庄子在妻子去世后敲着瓦盆唱歌,认为人的死就像天地四季运行一样,循环不已,因此不必过于悲伤。

作者简介:                                                  

宋桂忠,济宁医学院工会退休干部,平时喜读书,喜欣赏书法,偶尔写点小文字给自己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