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陈子禽谓子贡(19-25)

 经义工坊 2024-04-15 发布于重庆

本章仍是子贡批评别人贬低孔子而抬高自己的问答。子贡衷心敬慕孔子,将孔子比作上天,在世时充满荣光,去世后令人怀念,别人是不可企及的。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注释】
知(zhì):通“智”。
邦:诸侯统治的地区,即封国。
家:卿大夫统治的地区,即采邑。
道(dǎo):同“导”,引导,教化。
绥:安抚。
和:同心协力。
【译文】
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出于对先生的尊敬才这么谦虚吧,难道仲尼真的比你贤能吗?”子贡说:“君子一句话可以显示出他的智慧,也可以说明他缺乏智慧,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啊。我的先生是没人能赶得上的,就像天空不能搭着梯子爬上去一样。我的先生如果治理一个国家,他要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他引导百姓,百姓就会按他的指引前进;他安抚百姓,百姓就会从远方来归顺;他动员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力。我的先生在世时十分荣耀,亡后令人哀痛,我怎么能赶得上他呢?”
本篇从最后三章记载的相关内容看,子贡把孔子比喻成日月、苍天,认为别人只能仰望孔子所代表的至道,而不要拘泥在自己的短浅之中,无视高远。本章则是进一步形象描述和高度赞扬先生孔子的品德和智慧,表达了孔门弟子对先师的景仰和爱戴。
孔子所处时代,天下无道,其观点学说不被时代接受,所以孔子生前身后经常受到误解、诽谤甚至攻击。当时,已有盛名的弟子子贡挺身而出,维护先师。
陈子禽即陈亢,孔子的弟子。《论语》中他曾有两次问话,《论语·季氏》中陈亢问孔子的儿子伯鱼,“子亦有异闻乎?”《论语·学而》中子禽问子贡,“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本章是子禽的第三次问,他的看法和叔孙武叔一样,认为“仲尼岂贤于子乎”。子禽的看法可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他的眼界确实不高,对先生孔子的境界无法领悟;二是子贡的德行学问确实很高,已为时人广泛认同。孔子去世后,子贡是贤德的“现实版”,大家对他非常敬佩。
从当时的记载看,叔孙武叔和子禽都皆认为子贡比孔子贤能,足见子贡学识博深,也表明他在孔门中的重要地位。扬雄《法言义疏·问明卷第六》引刘疏云:“夫子殁后,诸弟子切劘砥砺,以成其学。故当时以有若似圣人,子夏疑夫子,而叔孙武叔、陈子禽皆以子贡贤于仲尼,可见子贡晚年,其进德修业之功,亦几几乎超贤入圣。”
孔门弟子因年龄差别很大而成为不同辈分。《左传》多记子贡、冉有、子路、颜渊等人,事奉孔子时间长,言行多见于《论语》前半部;曾子、子游、子夏、子张事奉孔子的时间短,其成才主要在孔子去世之后,各自开立门户讲学授徒,《子张》篇所记为此四人之言。有人无视、毁谤孔子,孔门弟子挺身而出,伸张师道。子贡绝不能容忍别人对先生孔子的毁谤,随时随地、毫不留情予以回击,坚决维护师门正道,其功劳最大,将他的言语置于本篇之末,以体现孔门共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