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新编六经提纲之解析

 老丁老不老 2024-04-15 发布于天津

六经提纲,强调其为纲者,谓纲举目张,诸方证皆在六经统辖下,易学!又有诸多学者认为,六经提纲不能包含各经内所述诸方证,故曰六经提纲非纲,作为后学,如何可从?

通过系统学习仲景原文,秉承经方辨证依据症状反应,六经来自八纲,是病位病性及治法的复合概念,以及对王叔和《脉经》整理仲景书用'可汗''可下''可温”等深入学习(治法)。从病位➕病性,兼顾治法,做六经提纲如下并简要解析:


六经提纲: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少阳之为病,脉弦细,胸胁苦满而往来寒热。

阳明之为病,脉大,胃家实而恶热。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恶寒,但欲寐。

厥阴之为病,阳浮阴沉,心中疼热,气上撞心而下利。

太阴之为病,脉沉,腹满吐利,手足厥冷。

简要解析

关于脉:

原六经提纲证,除太阳病与少阴病论及脉,其余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厥阴病均未论脉。

今补充少阳病之脉为弦细,与97条'血弱气尽”病机相符,“弦细”脉名出《伤寒论》少阳病篇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补充阳明病脉大,与其为里热证相符,“大”脉名出《伤寒论》阳明病篇186条——“阳明脉大”。

太阴病脉沉,示太阴病在八纲六经范畴为里阴证,里证脉沉,阴证性寒,亦得之于'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一文。

厥阴病为上热下寒证,脉为阳浮阴沉,脉阳谓寸,乃示上,浮为热;阴谓尺,乃示下,沉为寒,与太阴病脉沉同。阳浮阴沉揭示厥阴病本质上热下寒!

再说症状,依病位的上中下而言:

太阳曰'头项',阳明曰'胃家',一上一下,而少阳虽无明言,97条却明确提到,'结于胁下',后世公认治少阳病主方为小柴胡汤,其主治之病位就在'胁下'。大家细研仲景书小柴胡汤诸方证均以“胸胁苦满”为主证自明,结合腹诊更能深入理解;鉴于此,少阳病提纲加'胸胁苦满'在中,上与太阳病“头项强痛',下与阳明病'胃家实'相对应,亦深研仲景书之得。

关于寒热:

太阳病为表证,均有恶寒,原提纲已有,恶寒乃患者自觉症状,怕冷的自觉症状也在提示太阳病是表寒证。

细读,六经原提纲无一提及发热——此发热乃是体温升高,可证六经辨证非为发热性疾病而设,纵使发热性疾病可用六经辨证。

阳明病补充“恶热”于提纲,实对阳明病外证“发热,汗出,不恶善,反恶热'深入认识基础上而来,“发热、汗出'太阳病与阳明病均可见,“不恶寒''渴'可以称其为温病,见第6条,而阳明病较温病重,故以“恶热'明其特征,怕热的自觉症状也在提示阳明病为里热证。

少阳病介于太阳病与阳明病中间,外则为表恶寒内则为里恶热,寒热错杂,故往来寒热!怕冷又怕热的双重症状为其位处表里之间的特征症状,故将往来寒热录入少阳病提纲往来寒热的自觉症状在提示少阳病为半表半里寒热错杂证。

少阴病为表阴证,观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可知,表证阳证太阳病有恶寒,少阴病亦当如是,故补入,汉方医家亦有补其入提纲者。少阴病是表寒证且机能沉衰。

太阴病与阳明病相对,病位相同,病性相反,为里阴证,以腹满吐利、手足厥冷为其提纲,对阳明而言,其实质为里寒证,若细究之,此证(腹满吐利、手足厥冷)阳明病亦可有,但非其常,切记!

为何不将恶寒写入太阴病提纲与阳明病恶热对应?太阴病固可有恶寒,但其为里阴证,终究以里证为主,其恶寒不似表证之明显,故未录入!太阴病为里寒证!

厥阴病提纲,在充分认识原提纲证实质--上热下寒基础上而总结,以心中疼热示上热,以下利示下寒,而气上撞心,乃下寒上冲之故,人体反应如是!以“阴阳”示上下寸尺论脉,亦受仲景胸痹病篇“阳微阴弦”(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启发。厥阴病为半表半里上热下寒证!

下图是从六经八纲治法方证层面对经方认识的总结,为马培锋近日所悟,乃提出六经提纲的认识基础,附于下:

图片

同道觉得好,自学的同时请转发,让更多人获益!

如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