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遨遊太極,聽之以樂

 派护林人 2024-04-15 发布于广东

shenlongtaiwan /

陳柏任 / 2023.07

練太極拳所為何事?不會無緣無故跑去練拳吧?每個人一開始都對太極拳懷抱希望,進而接觸學習,一段時日後不符自己的期待,跟自己所想像不同,於是就不練了,入寶山空手而回,徒留遺憾!至於那些存活下來仍在太極拳行列裡孜孜不倦者何不放棄?或如飲食男女,人性大欲存焉!

為誰辛苦為誰忙?什麼人為工作而工作?為理想嗎?答案是:沒有。撇除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工作純粹可以換取人性想要的欲望,骨子裡就是安逸享樂、快意人生,讓自己過得更好、安然順利度過一生風雨。不僅是工作,人的一切作為都是為了生存、繁衍,衣食無虞等物質需求的滿足並非只是生存必要,其本身就有安心舒坦的意味,行有餘力,精神上進一步更渴求安逸歡愉、追求快樂,而太極拳是人類活動之一,我們練拳也沒有例外,它出於人性,為我們帶來希望、悅樂,就像一場有趣、迷人的遊戲,欲罷不能!

游於藝,近於道

太極拳吸引人的地方,或許可以從遊戲的角度去探索,另闢蹊徑。首先,遊戲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遊戲?遊戲不入流非正道,它出於無知可笑的嬉笑打鬧?或耽溺玩樂、喪志沉淪難登大雅之堂?如果不是,遊戲究竟有何價值?人與自然界某些動物也會有遊戲行為,什麼原因產生了遊戲?在生物演化上遊戲扮演什麼角色?太極拳與遊戲又有何關係?

遊戲是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也是生存之必要,學習累積經驗,適應環境變化,賦有功能性與創造性,伴隨著趣味橫生,更帶來愉悅感。一開始遊戲或許是人類完成「正經事」之外的餘興活動,無目的性從事某些行為,在重覆、無意識的行為裡發現某種樂趣,這樂趣有脈絡可尋,進而建立起某種規範或方法,讓這樂趣可以延續下去。這些「正經事」之外的遊戲,花樣可多了:廣義的音樂、繪畫……等藝術的創作或賞析;足球、棒球、籃球⋯⋯等體育運動與賽事;小至方桌之上的圍棋、象棋、紙牌遊戲……等益智桌遊;迄今蓬勃發展未艾的電子遊戲……。現在的世界若抽離上述遊戲,俗世的歡笑與樂趣恐消逝大半,人只剩工具性或回到混沌初開的原始狀態。所以「遊戲」是有意義的,是整體人類的嘗試與創意發想,是心智與體能的模擬試煉以利生存,是具娛樂性可以取悅滿足人性好逸安舒的確幸想望。

以體育運動為例,當中有:規則制定(一套持續可行的方法謀求共同或相近的目的)、學習訓練(反覆或創發動作臻於完善以達成目標)、優勝競爭(身心追求極限超越自己或對手)、娛樂效果(刺激或牽動情感自娛娛人),綜括起來,運動遊戲為重覆枯燥的人生帶來撫慰,為社會制約禁錮下一絲絲喘息,是人性放鬆、享樂的渴望,是生命探求無限可能的挑戰與歷程。誰說,遊戲不重要?!

太極拳「游於藝,近於道」,我們可以說太極拳是遊戲的一種,有某些符合若節的地方,也有遊戲的成分,但遊戲無法代表整個太極拳。太極拳比一般遊戲承載更多的意涵,既深且廣卻又簡單純粹,背後文化、思想的踐履豈是普羅大眾遊戲可堪差擬?然二者最大共通點在於:太極拳與遊戲一樣,是人通過體驗與智慧發展出來可長可久的行為模式,可開發潛能,好玩有趣,教人樂此不疲。但也必須認知不同的遊戲有不同的規範,規範的制定本身就有指涉性,已預設了這項遊戲的目的或目標之處。練太極拳若漫無目的、目標,為練而練,不知其功能何在,傻練則與其他活動或遊戲有何異?我們所習「道家傳統太極拳」與其他太極拳又有何異?值得深思。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說明了關於學習效率的三個層次,以樂之者的成效最好。你快樂嗎?快樂是種私密個別感受,是人性心靈深切的盼望,是遊戲的源頭,是身心健康的表徵,是人賴以維生進化的動力,更是太極拳與遊戲共通流行不墜的因素。試問:有什麼事情會讓人們願意繼續做下去?難道不是因為好玩又快樂?否則人生苦短,生命怎會在枯乏痛苦中流轉不已而不思改變?除非迫於無可奈何的困境,難以自拔!所以不難理解離苦得樂、逍遙自在成了人性欲望裡永恆的主題,甚至成華人文化宗教信仰求仙成佛之目的。左萊蓬祖師遇無名道長後,可以解散一班徒眾,放下一切,慕道求之,不也預期修煉成仙後的安舒自得,天上人間自由無拘!

承襲左祖師而來的太極拳,如果沒有仙人況味,徒然在太極拳外形下功夫,整天這裡調一點、那裡改一些,噫!這邊好像有氣喔?將太極拳拆得支離破碎,這拳練得愉快?可以持久嗎?

據此,終於明白諸多離開太極拳的同好們為何放棄不練了,萬般理由唯有它——因為練拳很痛苦,沒有一點點快樂、幸福的感受在其中!既無樂趣,熱情初心便一點一滴消散,久而久之,拳就練不下去了。而那些仍醉心於太極拳的同門故舊或功有所成者,可以設想他們習練太極拳就像從事著饒富趣味、且能帶來快樂的一場遊戲旅程:因練拳而快樂,因快樂而練拳。

若將「快樂」進一步闡述,快樂不只是快樂。人如果感受到快樂,表示他當下無憂無慮,呼吸自然順暢,身心協調統一,周身內外舒展無礙不稍滯,不正是太極拳心、氣、身「三調」功法的體現?快樂不會聯想到愁眉苦臉吧!想到的是「展眉心、笑盈盈」之內功心法;或如練降魔降心時——吳國忠先師(以下稱先師)不時提醒:「要帶著一點笑意,不是帶著笑容」之耳提面命!在太極拳世界裡,學、思、練不是苦學、苦思、苦練,而是快樂學、快樂思、快樂練!

聽之以心,聽之以樂

不妨回過頭來看看實際的練拳情境,不論功法、拳架、太極劍,不都是要找出自身或外在主、客觀下的困難與矛盾,在修練過程中一一解消放下,回返先天、回到嬰兒般的純陽之體;潤於離形去智、物我齊一的太極狀態下煉之。假設依理如法練下去,功夫練好又如何?可以任俠仗義、以武犯禁?還是延年益壽春不老?抑或如鄭曼青師爺的勸勉:「書讀好、功夫練好,空谷幽蘭自然香。」好似踞僻靜一隅完成了自我而孤芳自賞,在自性俱足逍遙自在下,何計人世間的價值與榮辱?尚友古人與天地往來,悠悠散發出獨特自持的芬芳氣節。這背後,我看見的是鄭師爺幽微難掩的傲然笑意,想起孔夫子所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典故,笑瞇瞇喜不自勝!我的悅樂誰人知曉?算了吧!說出來也沒人知道!

常謂: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太極拳的法,先師、祖師爺已著墨許多,實不宜再添油畫蛇了,不足之處,也許是火候未到或心態偏差所致,心不在何以行氣?心不正何來浩然之氣?遑論要以心行氣、以氣運身、運而後動了。先師常言:「眼為心之苗,眼為神之窗。」練拳當下,我們是帶著何種「心眼」進行呢?它攸關這趟拳的品質,怎能不細敲琢磨。因此,捫心自問習拳前快樂嗎?習拳中快樂嗎?習拳後快樂嗎?皆知練太極拳聽之以心,聽之以氣,何不聽之以樂?

愉悅感是先天的覺知能力,也從日常人生經歷中提取、累積(習太極拳也是經歷之一)。世道不見得那麼美好,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光明與黑暗並存,賢與不肖同在,縱然人心惟危,江湖險惡,毀譽成敗於我如浮雲,都淬煉為歌讚,成為快樂的養分、一段美好生命經驗。快樂是種感受良好的情緒反應或心理狀態,它也許不是那麼精準,太極之樂當不是大喜過望、狂喜瘋顛之樂,也非庸俗粗鄙之流,是由內而外全然的解放與自由。這快樂不假外求,吞吐便有,聽任浩然之氣充塞滿盈,靈台清明不雜染,直可參天地,同氣息,偕自然游。人生於此,夫復何求。
恍惚之餘,彷彿聽見先師在耳邊說:「太極拳那麼好,你怎麼不笑一笑?」是的。練拳快樂,何樂而不為?

图片

刊登於 2023 年《原幾》雜誌第七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