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平安信托。 这段时间,信托圈的新闻是一个接一个啊。 而且都不是太好的消息。 这边四川信托、ZZ信托、ZR信托的事情刚缓缓,那边平安信托又传出延期兑付。 后台有很多人私信,让我们聊聊这个事情。 关于这个事情,有两件事你必须要知道。 1 第一件事情,我们未来投资要有刚兑被打破的预期。 2018年,《资管新规》出来之后,其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
在新规之前,我们的理财产品很多都是默认刚兑的。 就算发生了亏损,信托公司为了它的信誉,一般也会倒贴钱给你。 但是新规之后,这样的操作已经被监管禁止了。 任何的理财产品,都没有保本刚兑这一说。 这是一个大的前提。 好,在这个前提之前,就会诞生一个新的问题: 有没有安全的理财产品? 我给大家一个数字: 1.7%。 这是一年期国债的最新利率。 在这个利率之下,普遍被认为是无风险利率。 而在这个利率之上,都有刚兑风险。 现在出问题的几家公司,它们的收益率是多少呢? 就我知道的,有超过10%的。 10%意味着什么呢? 现在LPR在3.45%,这是银行给企业的贷款利率。 如果你是做企业的,你是会选择3.45%还是10%呢? 答案很明显吧。 一家企业不找银行拿贷款,而是从外面融资,原因只有一个: 不是它不想,而是它没有通过银行的审核,批不了贷。 其实,银行早就已经提示你,只是你没有收到信号。 如果你再谨慎一点,是不是可以多一句为什么。 它为什么不找银行借钱,而是要找我借? 2 第二个事情,信托爆雷之后,信托还能买吗?我的钱还安全吗? 现在很多新闻、解读,我基本都看了一圈,很多人连什么是信托、什么是信托资产、什么是信托理财都没搞清楚,只是在煽动情绪。 为什么避免大家被绕进去,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信托? 什么是信托呢? 信托不是产品,而是一种法律制度和行为。 是一个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机构)基于对另一个人(同样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机构)的信任,将财产权委托给他,让他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管理和使用。 在一个信托计划里面,会有三个角色: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 委托人是财产的所有人; 受托人一般是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自然人或者法人; 受益人如果是自己,那就是自益信托; 如果是其他人,比如父母、子女、配偶,那就是他益信托。 信托的最初形态,是先有一个委托人,他有打理财产的需求,然后他根据这个需求找到一个受托人,再由受托人管理其资产。 但是现在,我们很多信托是反过来的。 先是有受托人,比如由信托公司找到一个好的项目,然后再去市场上募集资金。 如此一来,这个性质就变了,你懂得。 前者,可能传承的需求会更强烈,而后者增值的需求会更强烈。 我们根据信托的服务实质,可以把信托分成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 还有一个公益慈善信托,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我们暂且不表。 第一种,资产服务信托。家族信托和保险金信托就属于这个目录之下。 在这个子集下,虽然你委托信托公司来服务或管理,但这个资产的所有权并不归属信托公司。 信托公司只是执行你地指令。 比如,你做了一个家族信托,委托了1000万现金财产到信托里。 要求:孩子18岁-25岁,每年能从信托中支取50万,作为学费生活费; 到了26岁后,支取300万,作为独立生活资金。 实际上这个钱是从托管银行账户里支取的,信托公司只是帮你盯着这个支取的执行,确保钱到了孩子手里,是交了学费。 第二种,叫做资产管理信托。 这类信托你可以理解为信托理财。 你把钱给信托,信托帮你买理财产品。 可以投权益类资产、固收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等等。 我们常说的爆雷,正是因为信托买的理财产品出问题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买的基金,最多就是发生亏损,而买信托的人连本金都拿不回来呢? 因为有些信托公司会把钱投到房地产,但是现在大家购房意愿低,买房的人少了,钱自然流不回来。 最近出问题的这些信托产品,底层资产都是和房地产有关。 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就可以回答刚刚的问题了:如果信托公司爆雷,我的钱还安全吗? 不一定!看你托的是什么? 如果你们家家族信托里的资产,该是现金还是现金;该是保险还是保险;该是房产还是房产。 不管信托公司爆雷还是破产,你的钱依旧好好地躺在托管的银行账户、保险公司账户里。 你的受托人没了,你换一个就行了。 但是,如果你成立信托,买的是信托公司发行的集合信托理财产品。 那信托产品爆雷,你买这个产品的钱也会跟着爆。 爆不爆雷,核心还是你的底层资产安不安全。 信托只是一个工具,工具本身是无善无恶的。 你看香港保险,它本身也有信托的功能,比如指定受益人、保单拆分等等。 既然你不怕港险,那也没必要畏惧信托! 今天,你学会了吗? 李璞介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