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百练:文化散文专练指导

 一中大语文 2024-04-15 发布于福建

专项指导

一、文化游记散文及特点

(一)文化游记散文

“文化游记散文”是崛起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新的散文文体。这类文章常常通过选取历史景点,或是在文学文化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是值得现代反思的历史事件等,以游记的方式,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交融在一起,对文化进行追怀和反思。文化游记散文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既充满了理性思考,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文化游记散文的代表作家有余秋雨、冯骥才、王充闾等。

(二)文化游记散文的特点

题材宽泛: 文学、艺术、历史、社会

内容深厚:知识、文化、审美、学术

结构自由:人文景观+历史故事+现代性批判+文化反思

文人气质:理性、从容、智慧

二、文化游记散文的阅读策略。

1.客观地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化现象和内涵。

这是读懂文化散文前提。“客观了解”才能避免被动接受作者观点,才能形成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

2. 整体感知内容,认真梳理文章脉络。

理清文脉是所有散文阅读的共同途径,历史游记文化散文情感态度丰富,历史资料充沛,所以梳理文脉尤其重要。

3. 品读文中意蕴丰富的重点语句。

文章中含义丰富、手法精妙的语句,往往蕴含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暗含着文章的主旨。赏析时需要结合语境,体会作者在表达中蕴含情感和哲思的技巧。

4.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并形成自己的认识。

文化散文的立意站位通常都比较高,要带着“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理念,去理解作者内在的思想和感情,理解作者站在历史角度上对社会对他人的评价。

三、文化游记散文常见的主旨。

1、探求传统的文化精神。从文化古迹或人文风情中寻求中国文化的内涵和文化人格的构成。(传统文化)

2、表现当代的文化意识。站在时代思想的高度,表现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文化心理以及对生命、宇宙、人类的文化感悟。(现代文化)

3、表现作者的文化品格。作者以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入文化思考之中,表现出鲜明的精神个性的文化品格。(个体意识)

四、文化散文的特点。

1、文化研究的理趣与文学表达的意趣的统一。

2、回眸历史与展望未来的统一。

3、文化写实与文化反思的统一。

4、想象阔远与行文克制(煽情、臆想、虚构和武断)的统一。

5、人类的大我和个人的小我的统一。

专练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浔阳江头那一夜

林那北

入秋了,暮色当头,晚风在马车卷帘外拂过,那是一种湿润的、夹带着很多水汽的风,与车内男人之前早已习惯的长安城完全不同。

虽小时候曾在苏浙皖辗转寄居过,但从二十八岁进京应试起,这十几年,他都是在旱得又干又燥的天穹下晨起暮眠,雨比节日还少,周围祈求甘露的仪式连绵铺开,百姓的祷告声地动山摇,上苍却总是不肯听进耳里。可是去年秋天他突然南下,突然卷起行囊一步步离开自己熟悉的皇城,蹚过黄河,涉过长江,来到此地,竟一下子满眼是水了——北面是长江,南面是鄱阳湖,江与湖以及纵横的支流此一条彼一条划开大地,波光粼粼,涛声起伏。一切都与地名多么契合,江州,原来就是一个到处水光潋滟的地方啊,山川日月都倒影其中,顿时多出一个人间。二十八岁他就中进士了,任过校书郎、县尉、集贤校理、翰林学士、左拾遗、京兆户部参军、太子左赞善大夫,要说见过的世面也不算少,但四处流动哗哗有声的水还是一下子就打动了他。有水就有船,有船就有南来北往的人与货,就有两岸生命连绵不绝的涌动。

现在他就是去水边,去西门外一个叫盆浦口的地方,送一位即将远行的友人。

这是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一年多以前,他还在宫中,围绕太子悠哉当着左赞善大夫。此时藩镇割据,战事四起,朝廷平藩讨叛让地方势力不满,便派刺客入京城当街杀了宰相武元衡——是可忍孰不可忍!依唐制,东宫官员固然不得参谏朝政,他还是奋笔疾书,要求缉拿凶手,雪耻立威。宰相不是他杀的,他也远远无法威胁别人坐上这个位子,可是他却“越职言事”了,被扣上一个“伤名教”的罪名赶出宫门。江州,离京城如此遥远的东南小城。

读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人都知道他姓白,名居易,这个名字来源于《礼记·中庸》中的词句:“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徽幸。”祖父替他取此名,大约只是希望他一生都处于平易而无危险的境地,故平常心,素位而行,以待天命。另外他字“乐天”,就是乐天知命的意思。他做到了吗?显然没有,否则宰相被杀这么大的事,哪轮得上他说什么呢?他憋不住说了,结果就给自己惹下这么大的祸。

但委曲求全地苟活又有什么意思呢?人生在世,说该说的话,做应做的事,才不枉痛快走一遭。他孤身离京,接着与家人汇合再向南。“树木凋疏山雨后,人家低湿水烟中”,这是他初到江州时写下的。放平心态,这里其实也不失为一块宝地,除了水之外,山也抬头可见,满山四季都绿出层层叠叠的厚实油光。

且不论江上的帆、湖上的鸟,单单城往东三十二里,那座俊朗秀丽的庐山,就百看不厌。穿行其间,烦恼荡尽,诗意万千。“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仅仅觅得这妙不可言的短短二十八字,他也可以快慰自己了。京城无限远,那就在此独善其身吧。“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在香炉峰北面、遗爱寺南边,他很快给自己建起一座草堂,以便呼朋唤友大醉几场。甚好甚好,十五年前他初入仕途时,在秦岭下、渭水边的周至当着小小的县尉,不也正是在山中与朋友纵酒欢歌之后,才诗意喷涌,挥毫写下那首八方争颂的长诗《长恨歌》吗?

天已完全暗透,江面零星的渔火萤火虫般孱弱地跳动。青衫太薄了,风过,他紧了紧身子。冷,犹如直面自己的身世和当下朝政时的凉意。友人船正待发,他急步前迎,一怀愁绪还须靠酒打发,便相对而坐,把盏话别。

接下去发生的,都写在《琵琶行》里了。霓裳羽衣曲、从长安城流落到此的旧女伶、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弦音……丝乐如梦,身世飘零,沦落天涯,他涕泪横飞,辛酸往事如一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无边无际地当头淋下,令他无法自已。之后他又前往北门外的浔阳楼,看到的是“……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深夜盆浦月,平旦炉峰烟……”万千感慨涌起,于是提笔挥就这首《题浔阳楼》。

我登上浔阳楼时,离白居易送客的那个秋夜已经过去了一千两百零六年。这座城如今被称为九江,江州已经是一个被时光带走的旧地名,它位于江西省北部,共九条江河汇集于此,流经境内的长江又与鄱阳湖及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水流纵横交错,浩淼壮阔。如同白居易初踏上岸时的愕然一样,我也惊诧于它如此汪洋盛大的水系,全中国难有能与之匹敌的另一座城吧?而且是长江、京九铁路交叉点,又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是江西省举足轻重的北大门,市区疏朗而宏大,空气干净得似乎都带着几分甜味。

是个阴天,江水依旧执着东流。一场大旱之下,江面瘦了许多,但众多货运巨轮仍匆忙来去,几只鸟无拘无束地上下翻飞或泊在岸边草丛中觅食,远处有塔有桥有一个个从树缝里钻出来的红墙乌瓦与飞檐,很恍惚,时空在忽远忽近间跳动。迎着风,倚着栏杆跳望一阵,又与友人临窗坐下,缓缓喝上几杯庐山云雾茶。今夕何夕?犹抱琵琶化着面靥妆的脸不时一闪而过,大弦小弦嘈嘈切切声一直似隐似现。吹过白居易的也是类似的风吧?那晚饮过酒后他是否也泡一壶自家草堂前种的新茶缓缓品上几口?

(摘编自《文汇报》)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坐在马车中的白居易想起了过往,想起了被贬前京城的生活,想起了小时候在苏浙皖的寄居生活,那时候的天气又干又燥。

B.白居易被贬江州前在京城做的最后一个官职是太子左赞善大夫,任此职不能参谏朝政,但正义的白居易还是“违规”而被贬。

C.自居易“越职言事”为自己招来祸端,一个人孤身来到江州,但他慢慢放平了心态,爱上了这里的山水,甚至有意隐居于此。

D.结尾两段落笔于现在,以“今晚”映照“那夜”,描写作者眼中的江州秋天风景,表现对白居易的追怀,表达对其遭遇的同情。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车内男人”和“他”来代替称呼白居易,后面才适时点明,但从行文角度看,这样写作用不大。

B.两次提及白居易“二十八岁”,突出了他的年轻有才,继而列述他任过的官职,这都委婉批评了他恃才而傲的做法。

C.文章引述白居易《题浔阳楼》中的诗句,只为表现他被贬谪江州后志不能抒而又不得不寄情于浔阳山水的情怀。

D.文章题为“浔阳江头那一夜”,却用大量的篇幅写白居易在京城及其他等内容,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本文改编自《琵琶行(并序)》,但主要内容却不是《琵琶行(并序)》中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本文是一篇文化散文,它的“文化”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做简要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碧水丹山

何向阳

一千五百四十多年前,而立之年的江淹为武夷山命名,“碧水丹山”的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可谓不朽。

与山共老,也许是一切文人的心愿。但是真正使得这座山与自己的生命浇铸在一起的,却是另一个人——朱熹。他十四岁定居五夫,一直到六十四岁迁居建阳考亭,除去各地论道及异地为官之外,武夷山和他“纠缠”了五十年。这五十年,武夷山一直承载着他的学问精进,同时,他也从这里找到了他之所以为他而不可能是别人的、历史上的最终“形象”。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与山共老”了。

圣人离我们其实并不远。对于“凡人须以圣人为己任”的朱子而言,我以为他的一个关键之年,在一一七五年。这一年正月间的吕祖谦、朱熹之会,于历史上称为“寒泉之会”。两人切磋读书,几番论定,共同编订了《近思录》。这一会晤的成果,是结在武夷山的,注定了武夷山在今天的意义。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碧水环绕的自然青山,而是有了文化传承上的万古意味。

还有这年五月的“鹅湖之会”。在此次论辨中,陆氏兄弟讲心学、理学一体,而朱熹坚执心学、理学不同。双方各执一词,最终自然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当年鹅湖的各持己见,那种求同存异的学术之辩,那种思想的交锋碰撞,不仅矫正着各自的观点,而且对于那个时代的学术精进也大有裨益。人心和善,和而不同的包容之心、开放之道,也不仅是朱、陆之辩教会我们的,在那些言语思想的背面,不也包藏着武夷山的不一样的胸襟吗?生物多样化的武夷山,似乎是学术多元化的一个物理印证。贵和尚中,善而能容,中国文化不正是一直秉承着这至关重要的一点而走到了今天,走入了人心吗?

鹅湖之会,成就了后来的鹅湖书院,同样成就的,还有立足于包容性的儒家思想的学术传统与使命担当。朱熹的担当,当然不只是个人的担当,他把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在他那个时代个人所能做到的最大范围。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理解他为什么如此重视书院建设。四年后的一一七九年,朱子知南康军时,就重修白鹿洞书院,制定学规,热情邀请陆九渊这位学术上有异于己的学人留在白鹿洞讲学。并且在一一八三年,五十三岁的朱熹亲手“缔造”了武夷书院——当时称为武夷精舍。

武夷精舍,我不知是不是武夷山最早的书院,但我知道它是改写了武夷山历史的名气最大的书院。正是在此,朱熹以近八年时间,讲学著诛,修订《童蒙须知》,审定《易学启蒙》,完成《孝经刊误》,他在做着最基础的教育工作的同时,改写了武夷山在人们眼里的“蛮荒”印象。当然他还有不止于此的更大目标——让南方的学术续接孔子以来的礼义道统。这个生命中的大目标,在精舍启动创建的那一刻,朱子就已明了于心了吧。

讲书、著述、琴歌、品茗,在碧水丹山之间,作为承担着理学南移后的以“程朱理学”著称的学术使命的宗师,朱熹的确在修建武夷精舍的同时,创建了不同于北方学术的对于自然宇宙的某种理念——那是一种全整的生命学问。

精舍,表意指一所定居处,寓意则是心之定所。与武夷山日日相对,这个归来的人所要建构的,已不再只是自己一个人的心之居所,或者学派之间相互说服的一群人、一代人的心之居所,而是一个更大更宏阔的空间中的人心之居所。

心有所定,邦才能有所安,这不正是自孔子以降的历代儒士几经磨折也要承续下去的儒家的理想吗?

于此,一个更大的空间在朱熹胸中展开了。其实,仔细品味朱熹在武夷山中写下的《仁智堂》中的诗句“我惭仁知心,偶自爱山水。苍崖无古今,碧涧日千里”,便可明了这个初心再度确认的过程。

朱熹把一颗心放在了山里。精舍的创建是有意味的,继志传道,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中国文化由此不仅续接上千年以来的思想脉络,而且,由武夷山辐射到了东亚、东南亚以至欧美,在法、德、英、俄、美各国,无论是“格物致知”还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无论是对于人类哲学伦理、宇宙生成学说还是道德规范、个人美德,朱子学说的文化内核都深具影响,为人类思想进步作出持久贡献。

朱熹生命最后的日子是在修改《大学·诚意章》中度过的,四书集注数十年,最后陪伴他的仍是四书。去日无多,他在遗书中言:“道理只是恁地,但大家倡率做些艰苦工夫,须牢固着脚力,方有进步处。”儒之气度,士之气节,无不在这平白如话的句子里。这种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治学与做人的精神,使辛弃疾发出了喟叹——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朱熹给我们留下的,是一座哲学的高峰,同时也是文化的高峰。武夷山,这座后世所谓的“理学名山”,正因有了他的到来和他的书写,而变得与众不同。

(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从江淹为武夷山的命名沿用至今引出文人“与山共老”的心愿,自然写到朱熹与武夷山的相互成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与山共老”。

B.寒泉之会上朱熹和吕祖谦切磋读书,鹅湖之会上的朱、陆论辩,朱熹坚执心学、理学不同,朱熹的执着推动了那个时代学术上的精进。

C.朱熹在武夷精舍讲学著述,修订《童蒙须知》、审定《易学启蒙》、完成《孝经刊误》,武夷山在人们眼里的“蛮荒”印象得以改写。

D.本文题为“碧水丹山”,但在取材和行文上并不着力描写山水景物,文章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色彩,且有文化散文的特质。

6.辛弃疾的喟叹“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7.文中说朱熹真正使得这座山与自己的生命浇铸在一起,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泰山很大

汪曾祺

描写泰山是很困难的。它太大了,写起来没有抓挠。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閟宫》:“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岩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詹即瞻。说是在鲁国,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泰山。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惑矣!”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杜甫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诗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悃。相比之下,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注]。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杜甫的诗当然受了《鲁颂·閟宫》的影响,“齐鲁青未了”,当自“鲁邦所詹”出。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这话是说得对的。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郦道元写三峡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那不大适用。

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真是“浓得化不开”。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是写徐志摩?我想周作人就不会这样写。周作人大概根本不会去写日出。

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我十年间两登泰山,可谓了不相干。泰山既不能进入我的内部,我也不能外化为泰山。山自山,我自我,不能达到物我同一:山即是我,我即是山。泰山是强者之山——我自以为这个提法很合适,我不是强者,不论是登山还是处世。我是生长在水边的人,一个平常的、平和的人。我已经过了七十岁,对于高山,只好仰止。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而写高大雄奇之山,殆矣。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小鸡吃绿豆——强努”。

同样,我对一切伟大的人物也只能以常人视之。泰山的出名,一半由于封禅。封禅史上最突出的两个人物是秦皇、汉武。唐玄宗作《纪泰山铭》,文词华缛而空洞无物。宋真宗更是个沐猴而冠的小丑。对于秦始皇,我对他统一中国的丰功,不大感兴趣。他是不是“千古一帝”,与我无关。我只从人的角度来看他,对他的“蜂目豺声”印象很深。我认为汉武帝是个极不正常的人,是个妄想型精神病患者,一个变态心理的难得的标本。这两位大人物的封禅,可以说是他们的人格的夸大。看起来这两位伟大人物的封禅实际上都不怎么样。秦始皇上山,上了一半,遇到暴风雨,吓得退下来了。按照秦始皇的性格,暴风雨算什么呢?他横下心来,是可以不顾一切地上到山顶的。然而他害怕了,退下来了。于此可以看出,伟大人物也有虚弱的一面。汉武帝要封禅,召集群臣讨论封禅的制度。因无旧典可循,大家七嘴八舌瞎说一气。汉武帝恼了,自己规定了照祭东皇太乙的仪式,上山了。却谁也不让同去,只带了霍去病的儿子一个人。霍去病的儿子不久即得暴病而死。他的死因很可疑,汉武帝究竟在山顶上鼓捣了什么名堂,谁也不知道。封禅是大典,为什么要这样保密?看来汉武帝心里也有鬼,很怕他的那一套名堂并不灵验,为人所讥。

但是,又一次登了泰山,看了秦刻石和无字碑(无字碑是一个了不起的杰作),在乱云密雾中坐下来,冷静地想想,我的心态比较透亮了。我承认泰山很雄伟,尽管我和它整个不能水乳交融,打成一片。承认伟大的人物确实是伟大的,尽管他们所做的许多事不近人情。他们是人里头的强者,这是毫无办法的事。在山上呆了七天,我对名山大川、伟大人物的偏激情绪有所平息。

同时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微小,我们平常,更进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

这是我在泰山受到的一次教育。

从某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

(节选自《汪曾祺散文·泰山片石》,有改动)

【注】洒狗血:(戏曲演员)脱离情节而卖弄滑稽、武艺或做过火的表演。

8.从全文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泰山很大”的?请加以归纳。

9.“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0.结合原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泰山是一面镜子”。

1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的气质本不适合写泰山,但本文却写出了泰山之大,其巧妙之处在于作者独辟蹊径,回避了对泰山风光的描写而从文化角度去揭示其博大的内涵。

B.文章中作者情绪由开篇的偏激转为愤懑,最后归于平和,这种情绪变化的过程实质是作者坎坷人生经历的艺术象征。

C.作者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选取了泰山上的秦刻石和无字碑两处小景进行描写,成功地表现了泰山的雄伟恢弘。

D.本文多处引用古诗、典故,提及不少名人轶事,不仅丰富了文章内涵,而且提升了文章品位,是一篇优秀的文化散文。

E.文章感情真挚自然,有分析,有感悟,语言幽默活泼,笔力遒劲老到,于嬉笑怒骂之中展示出作者对传统文化和现实人生的深刻反思。

参考答案

1.B

2.D

3.①《琵琶行(并序)》是读者都熟悉的,没有必要再啰唆,可省出笔墨写其他的。②作者可发挥想象写与《琵琶行(并序)》、白居易有关的其他事,体现散文选材的丰富性特点。③作者可通过自己的选材、写作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白居易的赞美之情。④这一安排既给了读者熟悉感,又不落窠臼,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觉,增加了可读性。

4.①本文不写身边凡人琐事、花草树木,而是写著名历史文化名人白居易,写白居易的家国之事,选材上体现了“文化”特点。②作者写历史人物白居易,结尾用缥缈虚幻的现实情境抒写现实情感,融进了时代气息,这样作者与白居易融合、现实与历史融合,情感抒发体现了“文化”特点。③文章多处引用白居易诗文,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多用短句、整句,句式比较整齐,语言上体现了“文化”特点。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想起了过往,想起了被贬前京城的生活,想起了小时候在苏浙皖的寄居生活”不正确,开头部分不是白居易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本文作者的客观叙述,所以三个“想起”的内容表述不正确。

C.“一个人孤身来到江州”不正确,从原文“他孤身离京,接着与家人汇合再向南”看,他来江州是有家人陪伴的,并不是“孤身一人”。从第8、9段中的“冷”“凉意”“愁绪”“万千感慨”可看出,他并未真正完全释怀“放平心态”“有意隐居于此”。

D.“表达对其遭遇的同情”不正确,末尾两段无此意思。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从行文角度看,这样写作用不大”不正确,以“他”行文便于作者叙事、抒情;后面指出“白居易”,可以自然转入对其名字字义的解释上来。应该说这样行文作用还是很大的。

B.“这都委婉批评了他恃才而傲的做法”不正确,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有误,文中无此意,这样写是对白居易年轻而有才华的肯定。

C.“只为表现……”不正确,说法过于绝对、武断,除此目的,还应该有展现白居易的浔阳生活踪迹、表达白居易对江州山河赞美等目的。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体裁特征和写作手法的能力。

①文中关于《琵琶行(并序)》的内容只有“接下去发生的,都写在《琵琶行》里了。霓裳羽衣曲、从长安城流落到此的旧女伶、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弦音……丝乐如梦,身世飘零,沦落天涯,他涕泪横飞,辛酸往事如一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无边无际地当头淋下,令他无法自已”,写的很简单,这是因为《琵琶行(并序)》是读者都熟悉的,没有必要再啰唆,可省出笔墨写其他的,可见作者安排详略得当。

②本文主要写的是白居易的其他内容,如初到江州的感受“来到此地,竟一下子满眼是水了——北面是长江,南面是鄱阳湖,江与湖以及纵横的支流此一条彼一条划开大地,波光粼粼,涛声起伏”,写他被贬的原因“依唐制,东宫官员固然不得参谏朝政,他还是奋笔疾书,要求缉拿凶手,雪耻立威”,写祖父替他取名字的意图“祖父替他取此名,大约只是希望他一生都处于平易而无危险的境地,故平常心,素位而行,以待天命”,写他在江州写诗会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仅仅觅得这妙不可言的短短二十八字,他也可以快慰自己了。京城无限远,那就在此独善其身吧。'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在香炉峰北面、遗爱寺南边,他很快给自己建起一座草堂,以便呼朋唤友大醉几场”……作者可发挥想象写与《琵琶行(并序)》、白居易有关的其他事,体现散文选材的丰富性特点。

③作者所选的素材都是为了表达对白居易的赞美,如写他仗义执言因而被贬,但却并不后悔,“但委曲求全地苟活又有什么意思呢?人生在世,说该说的话,做应做的事,才不枉痛快走一遭”,写他才华横溢,被贬之时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等等,作者可通过自己的选材、写作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白居易的赞美之情。

④《琵琶行(并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但作者又不拘泥于只写《琵琶行》的内容,而是围绕白居易被贬写了他的人格魅力,才华等其他内容,这一安排既给了读者熟悉感,又不落窠臼,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觉,增加了可读性。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的写作特色和审美意蕴的能力。

①本文写的是文化名人白居易,通过写他因为上书置喙宰相武元衡被杀一事而被贬江州,侧重体现其家国情怀,人格魅力。因此该篇散文不写身边凡人琐事、花草树木,而是写著名历史文化名人白居易,写白居易的家国之事,选材上体现了“文化”特点。

②文章主体部分主要写的是白居易的事,属于“历史”;但结尾回到现实,写“我登上浔阳楼时,离白居易送客的那个秋夜已经过去了一千两百零六年。这座城如今被称为九江,江州已经是一个被时光带走的旧地名”,然后写九江现在的繁华,将历史与现实融合,“如同白居易初踏上岸时的愕然一样,我也惊诧于它如此汪洋盛大的水系……是江西省举足轻重的北大门,市区疏朗而宏大,空气干净得似乎都带着几分甜味”“很恍惚,时空在忽远忽近间跳动……今夕何夕?犹抱琵琶化着面靥妆的脸不时一闪而过,大弦小弦嘈嘈切切声一直似隐似现。吹过白居易的也是类似的风吧?那晚饮过酒后他是否也泡一壶自家草堂前种的新茶缓缓品上几口?”,作者写历史人物白居易,结尾用缥缈虚幻的现实情境抒写现实情感,融进了时代气息,这样作者与白居易融合、现实与历史融合,情感抒发体现了“文化”特点。

③文章多处引用白居易诗文,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运用比喻“辛酸往事如一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无边无际地当头淋下”等修辞手法;多用短句、整句,句式比较整齐,如“青衫太薄了,风过,他紧了紧身子。冷,犹如直面自己的身世和当下朝政时的凉意”“丝乐如梦,身世飘零,沦落天涯”,语言上体现了“文化”特点。

5.B

6.①文章引用辛弃疾的话,突出了朱熹的不朽,表达了对朱熹的赞美之情;

②内容意蕴上,这是辛弃疾对朱熹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治学与做人精神的高度评价;

③结构思路上,单独成段,突出强调,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7.①这句话肯定了朱熹与武夷山的相互成就;

②武夷山是朱熹少时求学和老年的学术归宿地,承载着他的学问精进,武夷山滋养、成就了朱熹;

③朱熹在武夷精舍继志传道,续接孔子以来的礼义道统,使中国文化得以承继、辐射,为人类思想进步作出持久贡献。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朱熹的执着推动了那个时代学术上的精进”错误。原文的表述是“这一会晤的成果,是结在武夷山的,注定了武夷山在今天的意义。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碧水环绕的自然青山,而是有了文化传承上的万古意味”“当年鹅湖的各持己见,那种求同存异的学术之辩,那种思想的交锋碰撞,不仅矫正着各自的观点,而且对于那个时代的学术精进也大有裨益”,可见,原文的意思是朱熹等人的学术之辩,对那个时代学术上的精进大有裨益,不能说朱熹的执着推动了那个时代学术上的精进。选项夸大了朱熹的学术价值。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结合“朱熹给我们留下的,是一座哲学的高峰,同时也是文化的高峰。武夷山,这座后世所谓的'理学名山’,正因有了他的到来和他的书写,而变得与众不同”可知,文章引用辛弃疾的话,突出了朱熹的不朽,表达了对朱熹的赞美之情;

结合“儒之气度,士之气节,无不在这平白如话的句子里。这种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治学与做人的精神,使辛弃疾发出了喟叹”可知,内容意蕴上,这是辛弃疾对朱熹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治学与做人精神的高度评价;

结构思路上,本句自成一段,突出强调了朱熹的不朽,高度赞扬了朱熹的治学与做人精神,照应开头对朱熹的评价“但是真正使得这座山与自己的生命浇铸在一起的,却是另一个人——朱熹。他十四岁定居五夫,一直到六十四岁迁居建阳考亭,除去各地论道及异地为官之外,武夷山和他'纠缠’了五十年。这五十年,武夷山一直承载着他的学问精进,同时,他也从这里找到了他之所以为他而不可能是别人的、历史上的最终'形象’”“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与山共老’了”,总结全文。

7.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

“朱熹真正使得这座山与自己的生命浇铸在一起”是对朱熹与武夷山的相互成就的肯定;

由“与山共老,也许是一切文人的心愿。但是真正使得这座山与自己的生命浇铸在一起的,却是另一个人——朱熹。他十四岁定居五夫,一直到六十四岁迁居建阳考亭,除去各地论道及异地为官之外,武夷山和他'纠缠’了五十年。这五十年,武夷山一直承载着他的学问精进,同时,他也从这里找到了他之所以为他而不可能是别人的、历史上的最终'形象’”分析可知,朱熹“十四岁定居五夫”,“一直到六十四岁迁居建阳考亭”,“武夷山和他'纠缠’了五十年”,可以说武夷山是朱熹少时求学和老年的学术归宿地,承载着他的学问精进,武夷山滋养、成就了朱熹;

由“朱熹以近八年时间,讲学著诛,修订《童蒙须知》,审定《易学启蒙》,完成《孝经刊误》,他在做着最基础的教育工作的同时,改写了武夷山在人们眼里的'蛮荒’印象。当然他还有不止于此的更大目标——让南方的学术续接孔子以来的礼义道统。这个生命中的大目标,在精舍启动创建的那一刻,朱子就已明了于心了吧”“精舍的创建是有意味的,继志传道,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中国文化由此不仅续接上千年以来的思想脉络,而且,由武夷山辐射到了东亚、东南亚以至欧美,在法、德、英、俄、美各国,无论是'格物致知’还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无论是对于人类哲学伦理、宇宙生成学说还是道德规范、个人美德,朱子学说的文化内核都深具影响,为人类思想进步作出持久贡献”可知,朱熹在武夷精舍继志传道,续接孔子以来的礼义道统,使中国文化得以承继、辐射,为人类思想进步作出持久贡献。

8.①从不同文化人对泰山的描述,写泰山境界宏大;②从不同帝王的封禅,写泰山政治文化内涵博大;③从作者的认识变化,写泰山对人的心灵震撼力巨大。

9.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10.无论是文人、帝王还是游客,泰山都照出了他们各自的不同。从杜甫、李白等人描写泰山的诗文中,照出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才情、风格和气质;从秦皇、汉武的封禅行为,照出了他们人格夸大的一面和虚弱的一面;从作者再次登临泰山,照出了他的偏激和最终安于微小和平常。

11.AD

【解析】

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

写“泰山很大”,可以从文人、帝王和作者的认识变化这三个角度来回答“泰山很大”。《鲁颂》写泰山“写出了一个大境界”;汉武帝“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杜甫的《望岳》“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悃”;李白写泰山的底气不足反衬泰山的宏大;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这些信息是从文人角度写泰山的境界宏大。

“泰山的出名,一半由于封禅”“我承认泰山很雄伟……承认伟大的人物确实是伟大的”可知,帝王的封禅,为泰山提供了内涵博大政治文化。

开始作者说“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山自山,我自我,不能达到物我同一”,“我对一切伟大的人物也只能以常人视之”,“我对名山大川、伟大人物的偏激情绪”,到后来说“冷静地想想,我的心态比较透亮了。我承认泰山很雄伟……承认伟大的人物确实是伟大的”,归于平静,“同时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我的微小,我的平常,更进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这是作者的认识变化,写出了泰山对人的心灵有巨大的震撼力。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作用的能力。

此题句子在文章的中间,上文的内容有杜甫的《望岳》“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悃”;李白写泰山的底气不足反衬泰山的宏大;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等内容,是“不同文人所写泰山”;下文“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而写高大雄奇之山,殆矣”“泰山的出名,一半由于封禅”,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转向“对泰山封禅的叙写”,可见该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

“泰山是一面镜子”这是个比喻句,是镜子就有“照”的功能,联系全文,概括分析“镜子”都“照”了什么人,“照”出了什么即可。

照出文人“不同的思想、才情、风格和气质”,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诗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悃”,李白“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

照出帝王“人格夸大的一面和虚弱的一面”,秦皇汉武“这两位大人物的封禅,可以说是他们的人格的夸大”,秦始皇被暴风雨吓退了,汉武帝封禅保密,都说明“伟大人物也有虚弱的一面”;

照出作者“他的偏激和最终安于微小和平常”,开始作者说“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我对一切伟大的人物也只能以常人视之”,“我对名山大川、伟大人物”有“偏激情绪”,后来“我在泰山受到的一次教育”,“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我的微小,我的平常,更进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综合赏析能力。

B.“作者坎坷人生经历的艺术象征”夸大其词,文中没有依据;

C.“作者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错误,原文说“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而写高大雄奇之山,殆矣”,可见作者并未用这种写法写泰山。“表现了泰山的雄伟恢弘”错误,目的是写“伟大的人物确实是伟大的”。

E.“于嬉笑怒骂之中”错误,本文文字流畅优美,行文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没有“嬉笑怒骂”。

故选AD。

散文百练:文化散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