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革命初期,在林彪的指挥下,打了七八年的仗,当时对于他的指示、命令,我认为几乎都是对的,所以我坚决执行、照办,因此也打了不少的好仗、胜仗。 1936年,毛泽东决定让我由师政委改任师长,我思想有些想不通,他就让林彪找我作了一次长时间的谈话,我把谈话内容整理成一篇《林彪军团长教我怎样当师长》的文章,先后送给罗瑞卿、刘亚楼、陈光等领导同志看过,大家都认为这次谈话,林彪是经过认真思考和准备的,谈得很好,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建国后,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随着地位的不断高升,个人野心也不断膨胀,在他勾结'四人帮'逐步走向反面的过程中,许多老资格的将帅都遭到不同程度的陷害,有些甚至被迫害致死。 我所以成为林彪陷害的对象,原因也很简单: 过去林彪是革命的,我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 后来林彪开始进行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对于他的一些指示、命令,我总觉得不对劲,甚至认为是错误的,在执行时有的打了折扣,有的拒绝执行。 因此,我便失去了林彪的信任,并逐步成为他的眼中钉,到这时自然被他列入被拔除的'黑名单'之中。 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有个转折点的,林彪迫害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我说不很清楚。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自从我在毛泽东身边的活动多了之后,便开始感到林彪对我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 我暂且从'赵永夫事件'谈起吧。 1967年2月,青海省发生了'赵永夫事件'之后,林彪气呼呼地对我说: '今后,军委的文件,不要再送叶帅了。' 看到林彪的语气很强硬,我只是说: '他是军委秘书长,又是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不送他合适吗?…..' '不叫你送,你就不要送'。 林彪拖着湖北腔,甩手走了。 夜晚,我去找周恩来。 周恩来见我闷闷不乐,先开口问: '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了?' 我把林彪的指示告诉了周恩来,说: '总理啊,你说这叫我怎么办?' 周恩来思忖了一阵,说: '这样吧,你把那些无关紧要的文件,比如五一节、卫生工作之类的东西扣下来,重要的文件还要送。' 我一下明白了,文件照送,但留下一些无关紧要的,林彪查问起来,也好有所交代。 还是周恩来有应付他们的策略。 事情就这么办了。 过了些时候,我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叶剑英。 ![]() 叶剑英当然很气愤,但还是说: '好,好,就照总理的指示去办。' 大概也就是在这之后,有一天,陈士榘到毛家湾向林彪汇报国防工程的情况后,提出: '向杨代总长汇报一下。' 林彪不满意地说: '杨成武不懂军事,不要向他汇报。' 当时,陈士榘感到十分震惊,第一次觉得我也处在某种危险之中。 长征中,我和陈士榘就是很熟悉的战友了,那时他在军委干部教导营当营长,在飞夺泸定桥的作战中,他曾率部配属红4团,我们共同完成了这一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任务。 但是,在'文革'的特殊年代里,他并不敢把他的这种感觉告诉我。 事后我想,即使他当时敢于告诉我,我又能怎么办呢? 谁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许多开国元勋,许多资深望重的老帅、老将军不是也陆续被打倒了吗! '七二 O '事件之后,毛泽东在上海又提出'王、关、戚'的问题,让我专程飞回北京单独向周恩来汇报,并请他立即处理。 我回到北京向周恩来汇报后,周恩来又叫我去向林彪汇报毛泽东的决定。 我说: '在上海,主席特意交代,让我只单独向您一人汇报,并让我转告您,这件事由您一个人单独处理。' 周恩来说: '这样大的问题,事先不让林副主席知道不好。回去对主席讲时,说是我让你向林副主席通报的。' 当时,林彪正在北戴河休养,我一下飞机就直接到了林彪的别墅。 在走廊里,叶群再次问我(在北京时曾问过一次): '你随主席出去,主席讲过哪几位的话(指对朱德、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人的评价),讲没讲林总的什么话?讲没讲过我呢?' 我只能告诉她,毛泽东没有讲过。 叶群脸上露出不悦之色。 不久之后,林彪便说: '杨成武封锁我,他跟主席视察大江南北三个月不向我汇报。' 毛泽东是讲过一些林彪的话。 比如在上海时,毛泽东曾批评林彪提出'四个伟大'的头衔等问题。 毛泽东问:'谁封我四个官啊?' 并指着报纸上林彪题写的'四个伟大'说: '什么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我就是不高兴。 我只是一个小学教员嘛,就是一个普通教员,多好。 有什么办法,他们就是到处搞这一套。' '不要宣传这些,要讲马克思主义万岁!马列主义万岁!' 但是毛泽东又没有授命我向他转达,这样重大的原则问题,我怎么好随便说呢? 林彪这个人疑心特别大。 我跟毛泽东视察大江南北期间,他总怀疑毛泽东会说他一些什么话。 记得有一次毛泽东讲起长征,并问我知道不知道有个会理会议。 我说知道,但会议内容不太清楚。 他就讲了遵义会议后不久,林彪曾写信给中央,要求他和三人军事小组下台,由彭德怀出任军事总指挥。 所以才召开会理会议批判了林彪,保证了党内、军内的稳定,并进一步肯定了继续北上的战略方针。 同时,林彪也怀疑我在毛泽东面前讲了他什么话,其实这是毫无根据的随意猜测。 他到处散布说: '杨成武从上海回来以后骄傲了,目中无人了,看不起我了。' 又说:'吴法宪得心应手。' 这样,空军就有人提出: '空军有吴司令,大树底下好乘凉。' 我对吴法宪说: '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只有称毛主席才能这样讲。' 林彪在'三二四'讲话中反咬一口,说杨成武反对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反对毛泽东。 见到林彪之后,他冷冰冰地说:'有什么话说吧。' 我详细地汇报了毛泽东对王力、关锋、戚本禹的处理情况。 林彪只是微微地点了个头。 我问:'林副主席有什么指示吗?' '没有了。'同样冰冷的语调。 我只好从林彪的卧室走出来,虽然是盛夏,我却感到周身一股凉气。 也是在这年夏天,林彪提出要黄永胜当总政治部主任,问我有什么意见。 我说:'林总,这恐怕不合适。第一他从来没有做过政治工作,这点你清楚。再就是他生活作风上不检点,名声不好。' 林彪说他要报告毛泽东。 南巡时,毛泽东对我说,林彪提出要黄永胜当总政治部主任,我没有同意,连黄永胜这个人过去我都不认识。 我说,黄永胜长征前当过总部特务营营长,在晋察冀当过分区司令员,因生活作风不检点,受到聂荣臻的严肃批评,但他并没有接受教训。 年底,叶群还对我大发了一次脾气。 那是在京西宾馆礼堂的一次文艺演出,'中央文革'碰头会的全体成员都出席观看,我叫秘书通知叶群也参加,没有通知向来不参加这类活动的林彪,结果叶群在演出结束后,把我叫到一个小房间里,指着我的鼻子斥责道: '这样重要的演出,为什么不通知101(叶群对林彪的习惯称呼)? 你杨成武眼里还有一个林总吗?' 叶群为什么发这样大的火呢? 为什么要这样凶相毕露、杀气逼人? 问题的实质是否在请林彪参加观看演出一事上,我也不得而知。 或许是跟那次开会呼口号有关。 在这次观看演出前不久,总参谋部在京西宾馆召开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会议结束那天,军委办事组的成员都到会讲话了。 我是总参的党委书记,讲完话,呼'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之后,只呼了'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缺少了'永远'两个字。 在上海虹桥宾馆,有一天,毛泽东非常烦躁地说: '什么永远健康,难道还有不死的人吗?' 他还对我说,你回去报告总理,不要宣传个人,否则将来要吃大亏,要犯错误。 当时这些话,也仅仅是传到周恩来那里。 由于林彪当时所处的地位,处理这样的问题,对于周恩来也是很棘手的。 所以,毛泽东的话并没有落到实处。 那时我是这样想的,毛泽东的话,别人不知道,随他们继续喊吧。 但这是毛泽东亲口对我讲的,我是不能再喊这样的口号了。 叶群十分敏感,散会后快步走到我面前,说: '你不喊永远健康,他的内脏也是好的,他的身体也没有病。' 我这才意识到,她和她的丈夫,对这两个字('永远')是很看重的。 我想对叶群解释几句,叶群已经愤愤然走下楼梯。 我追到楼梯口,说: '叶群同志,请在这里吃完饭再走吧。' 她头都不回一下,说:'走了,不吃!' 叶群的两次发火,使我感到她在生我的气,可是我又无法向她作出明确的解释,只是觉得自己问心无愧,也只好由她去了。 这时,我还不曾想到,林彪也会像叶群一样,开始把我看成'眼中钉'、'肉中刺',很可能,也正是从这时开始,我走上了通向囹圄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