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汇总

 晓峰书阁 2024-04-15 发布于湖北

开展刑满释放人员帮教工作情况如下


      前期根据实际情况,针对1058名刑满释放人员的个人情况、政策知晓度、就业情况、家庭生活、心理健康、经济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解帮教,动员社会力量,采用分层分类进行多种教育帮扶,针对重点帮扶人员制定长期跟进服务计划,优化刑满释放人员帮教模式,具体如下:

01

 收集刑满释放人员信息,

建立重点帮扶人员档案

积极推进安置帮教档案规范化建设,主要围绕没有生活出路(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生活来源的“三无”人员)、有重新犯罪倾向的重点帮扶人员进行档案的建立更新和相关情况跟进,截止目前,共建立重点帮扶人员档案144个,其中“三无”人员5个,为其解决短期过渡性食宿问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2

开展心理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近年来,我市青少年犯罪呈低龄化,犯罪类型多样化,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现在正处于未成年到成年的转换过程,他们的思想、行为已由幼年的依赖心理变得相对独立、成熟,他们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模仿、独断、逆反等心理是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征。正是由于青少年的特殊性,需要更科学和人性化的教育帮扶方式。因此,青少年心理方面问题、家庭、社区对于青少年回归社会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根据在册刑满释放人员名单,28周岁以下的285人,占在册名单总人数的30%,通过运用中心优势资源——心理咨询,通过专业心理测评以及专项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


图片


03

资源链接,多方联动

项目在市司法局的指导支持下,联合各司法所、各村居、社区戒毒(康复)中心、民政局、企业单位和社会热心人士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行动,经了解,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员有稳定工作,对于无固定工作岗位或无职业技能的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帮助提高就业能力,为其创造就业条件,其中重点帮扶对象中就业安置率达95%;项目社工还针对122名有吸毒史的帮扶人员进行重点跟进,与各区社区戒毒(康复)中心联合开展禁毒预防工作,降低复吸率。


图片


04

发放宣传资料

项目通过揭阳市各区司法局、当地司法所、村干部、社工等进行走访帮扶,发放《安置帮教回归指南》、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册,共计2500册,帮教率达100%。在帮教过程中,学会倾听和评估帮扶人员的需求,在其思想出现偏差或行为不端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教育帮助,同时保护刑满释放人员的合法权益、巩固改造成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图片

图片


05

协助了解社会救助政策

项目社工在走访帮扶过程中,通过宣讲社会救助相关政策和申请条件、程序等,协助“三无”、老弱病残等生活困难的刑满释放人员向有关部门提出社会救助申请,并纳入长期跟踪、帮扶、救助对象,截止目前,项目社工为有需要的帮扶的人员进一步了解和协助其身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政策达20%。

●●●

图片


06

深入开展预防重新犯罪工作

建立预防重新犯罪预警机制,对发现有重新犯罪苗头倾向的,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疏导、教育措施,及时向所在地村(居)委会、派出所、司法所反馈,同时积极采取稳控措施,特别是家庭和社区支持,建立“家庭—社区”帮扶平台,共同支持、教育、帮扶,防止不良后果发生。针对重点帮扶人员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普及,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图片



服务特色

(一)以人为本,专业服务

在服务过程中,社工运用专业理论和工作手法开展服务,遵从接纳、倾听、不批判和保密性等原则。

保密性原则是安置帮教项目工作中的重点,对刑满释放人员的档案资料、家庭信息和工作等文字资料统一存放档案柜,这样有利于项目工作持续开展、保护刑满释放人员的权益、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

接纳、倾听、不批判原则,社工在走访帮扶过程中,对刑满释放人员不歧视、不嫌弃,社工从刑满释放人员需求出发,采取不同帮扶方式,了解其个人认知、家庭情况、就业情况、心理健康等,做好情况分析整理,联合多方进行帮扶。


(二)知错能改,重新出发

走访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刑满释放人员还是其家庭、甚至是社区邻里,对于心理援助需求量很大,但很少有人主动向心理咨询机构发出求助。通过这次活动天蓝社工与心理咨询师共同上门走访,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对于存在认知行为偏差或严重心理问题的人员给予重点干预。上门走访时,通常三人一组社工+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心理咨询师的无条件尊重与耐心倾听,架起了心与心之间沟通的桥梁,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巩固改造成果。

图片

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一)通过这个项目,我们有机会接触刑满释放人员及其家庭,跟他们建立关系,深入了解这类群体的需求,社会对于他们的看法和期望,以及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开展安置帮教所要面临的问题,具体如下:社会认同感、就业情况、职业技能、生活困难、心理健康。

1.生活困难救助;在针对刑满释放人员了解过程中,还是有部分人对社会救助政策不太了解,生活压力很可能促使他们重新犯罪。

2.法律知识普及;很多刑满释放人员及其家人对于法律法规了解不多,存在很多盲区,导致受他人误导进一步犯罪;社区居民对于法律知识的认识和了解的必要性,有利于提高全民法律意识。

3.就业情况;虽然超过一半的刑满释放人员已有稳定工作,但仍有部分人员无固定工作,大部分是缺乏职业技能。

4.心理健康;在走访了解过程中,社工及心理咨询师对刑满释放人员及其家人进行沟通,了解到其不良犯罪行为对自身和家人的影响非常大,常常不能很好处理不良情绪,可能导致重新犯罪或引发更严重问题。

5.社会认同感;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除了自身的再社会化、家人朋友的支持和鼓励外,社区邻里、工作单位等的认同也非常重要,他们表示害怕受教育、邻里议论、工作等的不接纳,自身和家人都需要承受巨大压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