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和国:我的老同学——丁双六

 新用户7391BFGL 2024-04-16 发布于安徽

我的老同学——丁双六


安徽怀宁  刘和国


  在怀宁县新安中学高中读书的短短两年,为我们以后的人生、学习、生活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年新安中学首届高中生中的绝大多数都品学兼优,也非常朴实,更有远大志向和拼搏精神,大都实现了人生的自我价值,丁双六同学就是其中的姣姣者之一。大家知道,他的数理化学科基本功扎实,思维灵活敏捷,成绩非常优秀,文科似乎不是怎么太突出。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维感召下,大多数同学都认为丁双六聪明好学,刻苦勤奋,高中毕业后有机会深造,考上理想的大学,相信他在数理化方面肯定会有一番成就,从而实现自己多年的梦想。正是由于他平易近人,聪明好学,在我们班上是小有名气,大家都很佩服他,竟然有人称他是“小小数学家”。
  高中毕业离校四十多年,由于老家不在一块,加上通讯不发达,彼此之间联系较少,各人后来发展情况不得而知。直到2019年,我们新安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建立了“新安中学首届高中同学联系群”,这时我才知道双六同学退休前在镇江市丹阳马相伯高中任教,是一名小有名气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老师。当时我感到非常奇怪了,双六同学数理学科好,钻研性强,成绩又是那么优秀,怎么任教政治课来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再接触再了解,丁双六同学任教的高中政治课,不仅是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任教的学生届届成绩斐然,原来在安徽省淮南二中工作期间就因此获得很多荣誉;而且,双六同学易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不仅具有创新意识,而且著书立说,出版了四十多本书,其中由他本人主编的《中小学有效教学导论》一书深受读者和广大教师的喜爱,真正是一本难求,还获得江苏省教科研成果二等奖(与大学老师一起参评);另外,先后发表了近一百篇文章,在全国中小学和大学举办的培训班上作了近百场学术讲座;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无论是在淮南二中还是在马相伯高中期间均对外开放自己的课堂,对青年老师实行手把手式的传帮带,先后与他正式签约的师徒关系就达十几人,这些徒弟均成长为特级、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正因为如此,双六同学成为全国著名的思想政治教师,也成为丹阳马相伯高中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去年十月,应双六同学邀请,现居住在南京及南京周边的同学欢聚在丹阳。他特地请来一位校长和另外两位同仁作陪。这位校长称呼双六同学“丁特”,我随即追问了一下,原来“丁特”指双六同学是中学特级老师的简称。我先前只知道双六同学是正高(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这下我才弄清楚,双六同学是正高又是特级,真正是中小学“双料”天花板式的名师。双六同学在任职的丹阳马相伯高中,二零零八年被镇江教育局批准为首批十大工作室之一——“镇江市中小学丁双六名教师工作室”,经过三年的努力和培养,工作室走出了十几名特级和十多名正高,被他们誉为“导师”。由此可见,丁双六同学的教学能力和自身实力很不一般,大家在一起相聚时,都非常尊重他,被称之为“泰斗”。
  今年正月,我们同学在南京丁兆荣家小聚,双六同学将自己的个人成长回忆录——《儒夫》(老丁的真实故事)免费赠送给我们。当晚回家我先看看《序言》,接着一个劲儿阅读了起来。书中内容非常真实,很有意思,比较吸引人,越看越想看。但字体较小,250度眼镜不太管用,我就换300度眼镜,一直看到晚十二点多,将第一篇前五节看完。不看则罢,一看放不下。后来几天,稍闲就看起来,持续十多天,将全书一口气看完。可以这样说,在那几天,这本书对我来说是爱不释手,因为它不仅文风朴实而且非常感人。正如老同学丁帮苗所说,“老同学,谢谢您送我难得的一本好书,我已经认真地拜读了。这不仅使我受益匪浅,也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更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您的了解,尽管儿时我们天天在一起,但自从离开家乡后,我们天各一方,都在忙各自的事业,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联系不多,彼此知之甚少,有了这本书使我了解了许多过去我所不知之事,真是太好了,谢谢您老同学。”


  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不是夸大其辞。总体看来,作者回顾自己的成长及生活经历,结合当时的乡村生活实际,人们的风俗习惯及精神风貌来组织素材,以时间为序,以“我”的历程为线索,展开丰富的联想,把客观事实清如水、明如镜地生动地描写出来。语言直白,浅显易懂,有分寸感,毫无夸饰之辞,但也不乏许多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全书主要釆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并辅之以抒情来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作者写自己成长过程和品性,主要是受到长辈、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回顾童年时代的不辛,颇有几分沉重之感,因为他是怀着复杂的心情来追忆这一段经历的。作者在第二篇展示自己生平和成长的轨迹,折射出自己的气质、性格和内心世界。当然,文中的许多评述,是来自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并蕴涵着真挚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我和作者是同班同学,同龄人。他回顾自己的经历,许多地方我也是感同身受。他用文字表述的回忆,我的心里也跟着回忆。不清楚的地方,如党和政府适时的方针政策,以及乡村的变革,文中都交代得比较祥细逼真。随着岁月的流逝,过去许许多多往事,或许会被我们渐渐淡忘。而作者对往事却怀着敬重、珍爱的情怀。我感到作者回首往事,回忆起自己的人生,发现那些挥之不去的记忆是自己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近几年,由于我与双六同学居住近了,彼此又联系多了,交往多了。每次在一起叙叙旧、谈谈心,他总是侃侃而谈,大道理小道理无不是头头是道,天文地理也能道出个所以然。我为有这样一位知识丰富、经验丰富的老同学而感到骄傲。在高中读书时,学生时代的双六同学数理学科成绩非常优秀;上大学却意外地进入了文科学习,毕业参加工作后,他作为中学政治课老师,他的教育教学能力出众,教学成绩斐然,的确是出人才出精品出成果。正如老班长洪天球所说,“双六,从你的身上验证了一句名言:'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仅如此,他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总有大的格调。我想:像双六同学这样聪明好学、性格优良、认真刻苦的,无论放在哪里都能闪闪发光的。
责编:丁松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刘和国,安徽怀宁县中学教师,现退休定居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