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计发现的“虚列费用”所反映出财务管理的另一面......

 双木大爷 2024-04-16 发布于四川

在对某公司下辖机构的财务检查中发现:不少机构在年底虚列经济事项,如虚列招待费提前将款项支付酒店用于第二年的招待支出,又如虚列印刷费将款项转至印刷厂用于第二年的宣传用品支出,等等。如果仅发现一家机构存在虚列费用的情况,说明该机构违反会计制度,使机构的资产或资金转移到账外管理。但不止一家机构这么做,是否还存在财务管理背后的问题呢?

被检查的机构也知道虚列费用问题的严重性,他们也知道,这种问题被检查出来也不是很困难,但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被检查机构的上级财务管理部门制定了什么样的财务政策呢?

对比了一下被检查机构的上级财务管理部门制定的财务政策,发现现行的财务政策主要关注机构的费用预算执行率,而以前年度曾经实行的“费用结余结转下年使用”的政策已经废止。这么做,当然能够促进机构做好每年的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工作,及时把控费用的使用。但没有了“费用结余可以结转下年使用”的财务政策,机构到了年底,往往会突击花钱,把全年省下的钱尽量用完,只要预算执行率不超过100%就行了。况且,预算执行率太低也不是件好事。

由此可以看到,被检查机构会冒被查出违反会计制度的风险,而虚列费用,将资金转移到下年使用,毕竟,这是机构在经营中获得的资源。在这里,不去讨论上级财务管理部门制定的财务政策的合理性,而是看到如果实行“费用结余可结转下年使用”的政策,下级机构采取虚列费用转移资金的行为就会减少。即便是费用结余后有所奖励,但也是按结余费用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的,没有比把资金全部套取出来使用的额度更大。

一般来说,一家集团公司对下面的分支机构的考核都是以完整会计年度进行的。但是分支机构作为经营单位来说,每年面临的市场形势、风险、机遇都不同,没有弹性的财务政策往往会形成机构发展的束缚。好的年景,机构往往会想办法“囤积”一些资源,以备来年万一市场环境不好时使用或者是为来年的跨越式发展做准备。

如果机构虚列费用、套取资金的目的是谋取私利,那么不仅违反会计制度,还是严重的违法违纪问题,但如果是为了把套取的资金用于经营呢?这背后有没有管理上的问题呢?

作为财务检查也好,内部审计检查也好,当发现被检查单位存在某些问题后,不仅要了解被检查单位的动机,还要了解被检查单位经济行为后面的管理背景和市场环境。作为经营单位,它的行为要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要及时调整方向适应市场变化。而作为制定经济策略的上级部门要从多个角度分析下级机构出现的问题,并从上而下制定应对策略,而不是一味地问责下级机构。

上述案例,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是:

1.问题背后往往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

2.解决表面的问题仍然还会有类似问题发生。

3.发现并揭示顶层设计的问题更有价值。

本文首次发布于2015年10月1日,2024年4月15日略有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