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蒿素》《一个物理学家的成长历程》语言品鉴课堂实录

 抽板烟的鱼 2024-04-16 发布于陕西
师:读完这两篇文章,你们觉得这两篇文章在风格上相同吗?
生:(齐)不相同。
师: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造成了这两篇文章的这种差异呢?从原理上说,它们都是用文字记录的,但是给读者的感觉迥乎不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其中的原因。我们将问题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请大家注意自己的感觉和感受,先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第二步再去思考这种感觉产生的根源。
(学生讨论,茫然。)
师:让我们换一个思路。这两篇文章都主要运用了那种表达方式?
生:(齐)记叙。
师:对!屠呦呦的文章主要讲述青蒿素发现和发展的过程,加来道雄的文章主要讲述自己童年和中学的三件事。但是,这两篇文章的叙述一样吗?请同学来朗读文章片段,其他同学思考它们在叙述上的差异。
(请两个学生朗读《青蒿素的》“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一节和《一个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的第2、3、4、5段。)
(学生讨论逐渐活跃。)
生1:屠呦呦的叙述非常简练,它很客观地记述了青蒿素的发现和提取。在写到自己的工作时,说“第一个阶段,我首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虐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作者除了用了准确的时间、数字外,每句中都有一个表示工作进展的词语,如“收集”“挑选”“提取”等,中心明确,没有丝毫的题外话。
师:非常棒!屠呦呦是客观介绍科研过程,那么有没有主观性的叙述呢?
生1:嗯——(为难)
师:已经很棒了。请把“客观”和“主观”两个词语写在黑板上。
生2:加来道雄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就充满了感情色彩。如他的文中反复出现“我想”“我曾想”等词语,还有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如“我一直对存在高维世界的可能极感兴趣”“我给这个故事迷住了”。
师:很好!你给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词语“感情色彩”。请把这个词语写在黑板上。谁还能发现文中富有感情色彩的句子?
生3:作者幻想出了一个“鲤鱼科学家”,充满了童趣。
生4:“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描写了自己沉浸在理论阅读中的感受,非常特别。
师:特别在什么地方?
生4:我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全班笑)
生5:他的誓言烧断保险丝,屋子里变得漆黑一团,妈妈常常会摇头,这一描写应该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作者对妈妈的心理的揣测也应该是作者的想象。这种想象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读这一段文字会让人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师:好,你读得很投入,体会到了其中的趣味。我们来想一想,同样是知识性文本,为何这两篇作品如此不同,根源在哪里?
生1:加来道雄是在讲故事,屠呦呦是在演讲和写论文,自然要求不一样。
师:非常好。你注意到了写作的意图。那你能说说讲故事和演讲对语言的要求有何不同?
生1:讲故事要生动,别人才乐意看,演讲和写论文要求语言客观,没有水分。
生2:屠呦呦记录的是事实。
师:那加来道雄记录的不是事实吗?(生齐:也是事实。)那这两种事实有何不同?
生2:一个是科学事实,一个是生活事件。
师:很好。科学事实更重视真实性。有没有同学注意到,因为事件性质不同,作者在用词方面也有不同?我们来研究一下两篇文章的词语。
生1:两篇文章都是知识性文本,所以出现了许多科学术语,相比较而言,屠呦呦的文章术语更为密集,有许多术语我们都看不懂。
师:这和屠呦呦文章的阅读对象有关。屠呦呦的文章是给科研人员看的,所以有大量的术语。这些术语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能够给我们很大启发,说说你对那个术语感兴趣?
生1:我最感兴趣的是“低温提取”。
师:你抓住了屠呦呦成功的关键,野心不小啊!(全班笑)
生2:我对“植物化学”和“药理学”感兴趣。
师:好。那我们准备一个“科学小讲堂”活动。请同学们从文中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科学术语,查阅资料,用两三个关键词为提纲,做一次三分钟的演讲。时间暂定在下周一晚自习。
师:回到正题。我们继续讨论两篇文章在语言上的差异。刚才说了屠呦呦的文章,下面说说加来道雄的文章。
生1:文中有许多情感词,如“自鸣得意”“鄙视”“贪婪”“极其崇敬”等,在写爱因斯坦去世时,用了“撒手人寰”这个词语,让人悲痛。
生2、文中有许多形容词和修饰语,比如:用“慢慢畅游”“五彩斑斓”描写金鱼,非常形象。“水中的睡莲在汹涌不息的水波冲刷下摇摆不定”描写水波的巨大。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但是,让我们来仔细比较一下,屠呦呦的文章中就没有形容词和修饰语吗?(生疑惑。)请你找出来形容词和修饰语和加来道雄的文章比一比,看有何区别?
(寻找、讨论)
生1:屠呦呦的文章中也有形容词和修饰语。
师:作用是什么?
生1:没想好。
生2:我们小组认为,屠呦呦的稳重中的形容词和修饰语是为了表达更准确。
师:请举例说明。
生2:“在1971年10月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成功”和“安全性高”两个词语都是修饰语,“成功”说明了工作成果,“安全性高”说明了提取物的性能。
师:可以看出,屠呦呦用形容词和修饰语的原则是——
生2:为了表达更精确。
师:那么加来道雄的文章呢?
生2:刚才我们已经说过了,屠呦呦的文章是写给科研工作者看的,我们可以推知加来道雄的文章是写给青少年看的,所以,他的文章里使用了大量的修饰语和形容词,除了准确性的考虑外,更重要的是为了表达生动、形象,能够吸引读者。
(全班掌声)
师:经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发现了两篇文章的不同,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用一些形容词来概括两篇文章总体上给人的一种感受。
生1:屠呦呦的文章科学、严谨、专业。
生2、加来道雄的文章通俗、生动、活泼。
师:屠呦呦的文风也是质朴、严肃的。我们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善于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方式、用词造句等方面入手去揣摩语言的特征,从而准确把握文章的语言风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