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件多元且激增,争议解决新高手特征:从争到不争?

 律新社 2024-04-16 发布于上海

作者丨王思远

出品丨律新社研究中心

争议解决业务是过去一年来最火热的律师业务之一,伴随着各类新型案件涌现,争议解决领域的律师如何把握好挑战与机遇?

最高人民法院最新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度全国法院受理案件总量达到4557.37万件,相较于上年同期增幅显著,上升了15.62个百分点;同时,成功审结案件数亦增至4526.8万件,同比增长率为13.42%。在这一系列司法案件构成中,包括诉前调解案件、刑事案件、民商事纠纷案件、行政诉讼案件、知识产权案件以及强制执行案件在内的各类案件均呈现交织式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各地仲裁与商事调解机构等也面临着大量新型案件涌入的情况。建设工程领域、房地产领域、能源领域、金融领域等均是争议解决案件的高发区域。

律新社研究中心在推进《精品法律服务品牌指南:争议解决领域(2024)》调研中发现,争议解决的复杂度和挑战一方面来自复杂的社会经济形势,特别是在后疫情时期以及全球经济格局变迁的大背景下,因此,秉持现代化社会治理理念,争议解决正在朝着着力于诉源治理的实践深化。争议解决律师在应对多元化纠纷解决中,也正在将传统与创新相融合,参与更多调解型平台建设。

受访者(*按受访者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郭庆

安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刘曦雨

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股权合伙人

刘一民

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

张家兴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争议解决纠纷案件量激增

经济环境的错综复杂,对争议解决律师在执业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来自法律服务市场的需求升级

01

外部环境降低纠纷触发点

在经历了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的双重压力下,随着双方的经济困境和情绪失控而变得更加棘手,纠纷的触发点不断降低。

据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发布的2023年度仲裁业务报告显示,2023年新受理的案件达到4879件,增幅达到89.4%。受理案件类型排名前五名的包括:国际贸易与货物买卖、建设工程房地产、金融、租赁与承揽等。争议金额达到前五名的主要有:股权及投资、建设工程房地产、金融、商业服务、租赁等。虽然这一数据仅是涉外仲裁案件量,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当前社会经济矛盾的焦点。以广东为例,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有19家仲裁机构和约9000名仲裁员,全年受理仲裁案件超过76000件,标的额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也有较大增幅。

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削减了矛盾纠纷的门槛,使得一些以往可能被忽视或自行消化的争议,现在升级为需要通过诉讼或仲裁来解决的经济纠纷;另一方面,这种环境变化也带来了解决纠纷过程中的全新挑战。在司法办案压力日益增长的同时,当事人需选择更高效的纠纷解决路径。安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庆律师对此深有体会,她表示:因疫情等原因,不论是国内还是跨境贸易,近年关于合同情势变更、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的违约情况屡见不鲜,这使得争议解决案件在数量上有了显著的上升态势。

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股权合伙人刘曦雨律师认为,虽然争议解决案件上升的原因是多重的,但经济大环境确实是企业间纠纷概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之间的合作往往更加顺畅,纠纷也相对较少;在经济下行时期,企业为了生存往往会采取更加激进的竞争策略,这无疑增加了纠纷发生的概率。

02

商事纠纷新常态:企业内外部争议频出

现阶段,企业纠纷已然成为律师争议解决领域的主要业务对象。据统计,最高法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民商事一审收案1753.05万件,增长10.76%;结案1747.72万件,增长8.46%;上诉率9.91%,下降0.04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虽然主要反映了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整体情况,但也间接反映了商事纠纷案件数量的增加[1]。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促会数据显示,其调解系统在2023年共受理商事调解案件12509件,较去年同比增长31.3%,标的额为105.3亿元,而这一增长率相比于之前的年份有了显著的提升,虽然在2022年相比2021年增长了57.6%,但在案件数量上则是对应4989件和3809件[2]。

根据律新社研究中心对律师办理争议解决案件中的抽样调研显示,以上数据呈现出企业内外部纠纷数量趋于平衡。其中,企业内部治理纠纷主要体现在股东之间的权益争夺、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员工与企业的劳动争议等方面。由于目前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股东之间的利益分配变得尤为敏感,往往容易引发激烈的股权争夺战。同时,管理层在面对经营困境时,可能会采取损害股东利益的决策,进而引发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对抗。此外,受疫情影响,企业不得不进行裁员、降薪等成本控制措施,这也导致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企业外部纠纷则主要表现为合同履行不及时、债权债务纠纷以及知识产权侵权等方面。一些企业面临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的风险,导致合同履行变得异常困难。此外,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一些企业可能会选择拖欠供应商货款或客户预付款等债务,进而引发复杂的债权债务纠纷。在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也时有发生,这给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

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刘一民律师认为:公司争议纠纷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尤其在公司治理领域产生较多纠纷,诸如股权回购、关联交易等,由于部分股东欲谋取更高的不当利益,给公司和其他股东造成损害。甚至延伸到合同条款内容的违反与争执,进而引发更多公司外部纠纷案件的产生。

03

新兴纠纷类型涌现律师服务挑战增大

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下的产业升级浪潮催生新型争议激增,展现空前复杂多元面貌。这股变革不仅对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形成严峻考验,更对律师行业提出与时俱进的专业升级诉求。

在新兴领域,争议纠纷的产生往往与技术进步、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商业模式创新等因素密切相关。除传统知识产权纠纷依然占据互联网纠纷数量的高位,但也呈现出互联网企业诉讼案件中,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比例下降的特点。根据财经E法的统计,2021年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约占互联网企业诉讼的99%,而到了2023年,这一比例降至约66%。这一数据也意味着,除互联网平台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网络平台交易纠纷、个人信息安全等问题已共同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些纠纷不仅涉及法律层面的权利义务关系,还涉及技术层面的证据收集、数据分析等非法律专业问题。

尤其是在新媒体领域,言论自由与侵权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少数自媒体在追求流量和关注度的过程中,可能侵犯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由此引发的社会影响与传播问题更为显著。

安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庆律师指出:近年来代理的纠纷案件中,互联网元素的渗透愈发显著,以网络流量争夺为背景的不当言论引发的名誉侵权案尤为突出,相较于往年不仅数量明显增多,其波及的社会面也更趋广阔。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家兴律师亦认为:当前争议纠纷案件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复杂程度变高、争议标的额变大,另一个则是传统争议案件数量下降,以互联网行业为代表的侵权案件明显提升。尤其是大量的互联网产品问世,本身对现有法律提出了挑战,亦对律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04

争议解决仍以法院主导,调解比重逐渐加大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积极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和多元化解,在政策层面积极引导和支持诉前调解工作的开展,通过完善调解程序、创新调解手段、利用信息化技术平台等多种方式,使得大量案件得以在正式诉讼程序启动之前得到妥善解决,提高了纠纷解决效率。2023年度,这一趋势更得到了显著体现,根据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披露的数据,在这一年里,全国法院在诉前调解阶段即成功化解了高达1204万件纠纷,这一数字占据了全年诉至法院民事行政案件总量的40.3%,这充分表明法院主导下的调解比重正在逐年加大,成为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一大亮点[3]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诉讼案件结构的变化,法院的工作也随之流转。安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庆律师认为:除了2023年调解解决争议纠纷的比例在提高外,另一个变化特点在于诉讼案件的发力点更多地移向执行环节。由此表明,在过往的司法实践中,案件的关键节点往往聚焦在庭前准备和庭审阶段,面对复杂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当事人间的分歧较大。然而,在2023年的新形势下,部分案件尽管事实争议不大,法律关系相对清晰,胜诉结果可预见性较强,但面临执行财产不足,甚至有的已经是失信被执行人,进而影响案件执行的效果。

争议解决业务:新机遇涌现

01

争议解决业务创新机遇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除了诉讼类争议解决方式,多元化的调解机制也正成为用户选择方式。

自2018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律师调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律师调解的专业化将是这一制度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而律师调解市场化发展的策略主要包括专业化发展、拓宽国际视野,以及市场化改革等方面。首先,专业化发展是律师调解从试点阶段到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要求律师调解在政策制定与未来发展中注重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结合[4]。其次,拓宽国际视野,通过与行业协会、商会、调解组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不断拓展律师调解市场化领域,利用自身专业优势、职业优势和实践经验[5]。最后,推进律师调解的市场化改革,让调解符合当事人和律师的整体利益需求,充分调动律师开展调解的积极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6]。

这种制度上的助推和观念上的转变使得律师在争议解决中的角色愈发重要,他们以其专业知识和中立性,成为调解纠纷的关键主体。事实上,现今除了法院积极借助诉讼程序中调解机制来化解争议纠纷,非官方机构亦成为以调解化解争议纠纷的重要阵地。据《中国商事调解年度报告》(2022-2023)中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9月1日,国内已经登记设立约223家独立第三方商事调解组织,其中以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为主。该报告甚至预测律师参与调解的前景无可限量。可以看出,争议解决业务将再次成为律师行业中的热门领域,为律师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律师亦将凭借专业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助力当事人高效解决争议,同时进一步推动法律服务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02

文化元素融入争议解决

商事调解作为一种非诉讼的争议解决方式,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相较于诉讼的对抗性和刚性,调解更注重双方的沟通和协商,寻求共同利益和平衡点,这更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商事调解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法庭压力,降低争议解决成本,还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成共识,减少商业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从而促进商业环境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股权合伙人刘曦雨律师认为:在争议解决业务中,律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更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需要深入了解当事人的利益诉求,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此转型阶段,传统文化的智慧正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通过运用“和为贵”的思想,律师可以引导当事人放下成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争议;借助“中庸之道”的理念,律师可以在协商过程中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她进一步提到,为了实现客户的正当利益目标以及达到当事人之间的平衡点,作为律师应当对争议纠纷案件有全面性地了解和调查,这也是当前对律师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争议,提升商事活动的效率和公平性,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应运而生。商事争议解决中心的设立,不仅为纠纷当事人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争议解决服务,从而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了商事争议解决的需求。而且随着实践的丰富,我国当前亦开展了多元纠纷解纷平台的建设。通过提供一站式的、多元化的争议解决服务,促进商事争议的解决。这种平台结合了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纠纷解决手段,为当事人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选择,以适应不同案件的具体需求。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国3500多家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多元解纷区,并应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提供一站式多元调解服务,共吸纳调解组织10.14万家、调解员40.07万名,诉前调解纠纷4425.76万件,调解成功2823.04万件。这表明多元解纷机制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尤其是调解机制成为当事人解决争议的重要选择之一。又如,上海市北外滩多元商事调解中心就提供了包括调解+诉讼、调解+仲裁等多种解决方案[7]。再次表明了律师成为商事争议调解的重要参与者的前景,也必将对争议解决业务的拓展大有裨益。

商事争议解决中心设立的目的正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和谐共处、互利共赢理念相通,这种理念在争议解决业务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背景下,律师更需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以包容、开放的态度面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争议纠纷。通过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律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事人的利益诉求,提出更加符合当事人利益期待的解决方案。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增进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争议纠纷的理解与认知。甚至可以通过学习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提升自身在跨境争议解决中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展望:争议解决最高境界“不争”

现代法律服务市场对于争议解决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诉讼路径转向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律师不仅要关注个案的胜负,更要注重通过调解等非诉讼方式实现双方共赢,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维护商业秩序的稳定性。

优秀的争议解决律师并非一味地执着于赢得诉讼,而是善于运用调解、谈判等柔性手段,以不争之心促成多方和谐共生,最终达到各方皆认可的结果。这种不争之态,实质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争取,因为它能够使律师在帮助当事人解决争议的同时,也赢得了信任与尊重,从而在业界树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展现出争议解决业务未来的无限潜力与广阔前景。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未来,企业应当更加注重预防与合规建设,以达到“不争”的境界。预防胜于治疗,企业如果能够更早地进行风险识别和预防,将大大减少争议纠纷的发生。

争议解决服务着眼于协助客户化解分歧,提供解决方案,这不仅是律师们的核心专业能力,也是律所的重点战略领域之一。为了更好地展示争议解决领域优质法律服务品牌机构及律师团队,为用户寻找品质服务及有协作需求的服务提供者予以合理参照,律新社《精品法律服务品牌指南(2024):争议解决领域》将于2024年4月21日正式发布,欢迎一起见证!

注释 #

[1]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最高法发布2023年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主要数据,https://ipc.court.gov.cn/zh-cn/news/view-2858.html,2024年4月8日访问。

[2]经济参考报,中国商事调解年度报告发布 揭示商事调解向好发展趋势,http://www./2024-01/05/c_1310758930.htm,2024年4月1日访问。

[3]中国法院网,2023年全国法院诉前调解成功案件1204万件,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1/id/7766006.shtml,2024年3月27日访问。

[4]刘爱君,律师调解专业化的价值与制度设计,中国律师网:http://www./article/page/detailById/36341,2024年3月30日访问。

[5]上海市律协,拓宽国际视野 融入“大调解”格局——上海律师行业探索多元调解新路径,中国律师网:http://www./article/page/detailById/36684,2024年3月30日访问。

[6]廖永安,调解的当代价值与科学定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网站,https://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ggflfwx/fzgzrmcycjfz/202311/t20231128_490323.html,2024年3月30日访问。

[7]上海市司法局,北外滩多元商事调解中心揭牌,打造 一站式、多元化争议解决服务平台,https://sfj.sh.gov.cn/ywzx_ggflfw/20240112/0303aec9d40144d3afd1f7102b0d99cf.html,2024年4月7日访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