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山黑龙潭龙神庙

 西山老闫 2024-04-16 发布于北京

  黑龙关,房山佛子庄乡辖村,地处大石河由南向北转而东流之回旋处。《房山地名志》记“因附近山上旧有关城,今仍存城墙遗迹,故名黑龙关”。由黑龙关北行出村,大石河转而东流。河北岸一座龙神庙靠山临水而建。龙神庙又称黑龙观,黑龙关与黑龙观均为黑龙,有时容易使人分不清。

《日下旧闻考》记”黑龙潭在县北五十里。元至正中,京师大旱,遣留守都事萨里默色祷之,大雨霑足。宣德十年五月,天久不雨。房山民言县北七十里有龙潭,历宋元以来祷雨辄应,上命遣官祭之”。元至正十(1350)年夏,元惠帝北幸上都,以中书平章政事萨里默色留守大都。当年夏季,京师出现严重旱情。在众人建议下,绰斯戬命大都留守司都事薩里默色,到房山黑龙潭祈雨。因祈雨灵验,遂就地开工建黑龙潭庙,耗时两年建成。

 元明以来皇家祈雨,促使黑龙关龙神庙祈雨活动一直在延续。庙会期间远近人众纷至沓来,参加庙会祈雨。黑龙潭祈雨活动间有将龙神抬到庙外晒太阳的习俗,这一幕恰巧被德国女摄影家海达·莫理循抓住。《房山縣志》记“黑龙潭:县西北五十里,在黑龙关村北、河之北岸,邑人祷雨处也。涿州志曰:元至正中京师大旱,遣留守都事萨里默色祷之,大雨沾足。明宣宗实录曰:宣德十年五月,天久不雨。房山民言,县北七十里有龙潭,历宋、元、明以来祷雨辄应,上命遣官祭之。按潭之北有龙王庙,元至正十年建,有碑记祥艺文。玉壶清话:范阳卢文进少从军,身长八尺,姿貌伟異,名震燕蓟。与庄宗屡战获胜,一夕忽败,夜走马坠涧中。才及水一跃而出,明日视之,乃郡之黑龙潭。绝岸高险,深不可测。文進知有神助己,气復振”。

龙神庙属四合院建筑形式,临河岸建影壁一座和山门及钟鼓二楼。院内正殿三间,座北面南。两厢有配殿各两间,后又增建东西跨院。正殿前有石碑两通,一为元至正十四年所立,另一碑为清乾隆年间所立。《黑龙潭廟记》碑为元代大家欧阳玄撰文,《北京图书馆历代碑刻彚编》和《全元文》收录此碑拓片,但已经不能连续通读了。

《日下旧闻考》收录了黑龙潭廟碑记,碑面刻:“大都房山县大安山创建黑龙潭廟记。碑文房山之大安山,山之上有龙湫,深不见底。以势度之,下徹山趾。世相传有黑龙君居之。至正十年,岁庚寅,夏五月至六月不雨。银青荣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绰斯戩,奉詔留镇京师。召京尹县令等官遍走群望,又率僚属詣在京名寺观咸祷焉,雨不至。平章公忧之。归家,露香祷于庭,左右曰:房山有黑龙潭,祷雨辄应,何往叩之?公遣留守司都事萨里默色举香幣行,乃戒有司遣价贰玉宫十一代真人张公门徒名道洞微大师畢辅贵偕往。

既至,辅贵等沥平章公闵雨之诚于龙。明日,龙见灵异。觀者喜曰:雨之微也。既而大雷电以雨,圻甸方数百里皆霑足,槁苗尽起。及秋,五榖胥熟。于是父老以龙君未有祠,诸作新廟以彰神庥。辅贵愿募众才,冯潭依山,叠石筑坛,高二丈许,广可二百余步。因壇为廟,中作正殿三间,东西屋如之,外为神门,设闌楯临潭上,中塑龙神像,服饰如贵者仪。旁列雷雨部诸神,次及祀神之庖,守祠之舍,内外偕作,经始于十年之秋,落成于十二年之冬,费褚帛五万三千缗有奇。十四年夏六月,京师又逾月不雨,公復遣萨里默色祷如前,将行致公之意,以廟记属某。时某感暑下痢,连日病不能興,闻命强起而默祷曰:龙君即致甘澍已时菑,当力疾以償诺责。

十三日壬寅往祷,丙午大雨,乙酉又大雨,自是雨大集,是岁有秋。都人每雨见风云雷电皆起西南自房山来,知为龙君所致。萨里默色竣事还以喜雨告,某疾亦稍甦,乃记之曰:天有三垣,帝座所在,诸星还之。国有京城,天子所居,百神衛之。房山密迩燕都,多深山修谷,实生神龙,疏附奔走,居百神之先,理之必然也。且京师天下之本,盛夏兼旬不雨,舟漕不蔇,物贾日翔,四方辐辏者忧之。又旬日不雨,饥馑疾疫将作,居民憂之。诉讼盗贼滋蕃,朝廷有司忧之。一雨则百姓四方安。故房山之龙能雨京师,有功于国甚大。

礼记祭法曰: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诸侯在其地则祭之。新廟之作,于祭法为宜。或曰:社壝而不宇,今廟焉以居龙何?曰: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社欲其露处以受生气也。龙者有变化不测之神,人而为龙,龙而为人,古今多有之。异时褒崇之典请于大廷,议于奉常,为侯为公,衣冠牲弊,祀号祭式,必视人爵。廟也像也,揆之事理皆宜。

平章公蒙古克靼氏,国初以来元勋世臣之胄。其父祖子孙群从昆弟,丞相、御史大夫接踵不绝于朝。故其体国也切,其爱民也深,其祷神也能竭其诚。乃作迎享送神诗,俾工歌其辞以祀,并刻之石。辞曰:龙胡为兮山之盘。风兮气固密兮冈峦绸繆。龙奉命兮宅阻幽,房之山兮雨之府。鼓坎坎兮巫扈帝室兮拱神州。神州兮盛夏不雨。相臣忧兮奉牲醑。牲肥兮醑香,龙来歆兮不边处。大震电兮从元冥,云飞缴兮雨建瓴。雨優渥兮年榖熟。年榖熟兮神州足。神州足兮万邦福。龙盤恒兮此有屋。龙欻起兮安之。乘灵和兮薄稀懿。风雨旗兮絕天河。滃元云兮扬素波。帝曰劳安兮復女居。新廟翼翼秩兮食兹土。 龙神庙西跨院外存一残塔,塔成棱形八面,残存两级。

河套沟流传着一段有关黑龙潭的传说,讲者说得有名有姓。黑龙观下的河水中有黑龙潭,潭内驻有黑龙。在黑龙观村南有白龙潭,潭内驻有白龙,黑龙和白龙都来自百花山东部的老龙窝。黑龙年幼在老龙窝常遭白龙欺负,无奈之下黑龙便下山在大石河安家驻扎。一日白龙腾空云端,见黑龙在大石河已安家,那白龙便也在黑龙潭的上游修筑白龙潭,并时常到下游骚扰黑龙。黑龙觉得白龙太欺负自己,便决定与白龙在大石河决一胜负。一天后白龙又到黑龙潭捣乱,黑龙决定出击决战。两条龙决战在大石河谷,搅的是天翻地覆雷雨不断。一连几昼夜的打斗,黑龙由于年轻体弱败下阵来。那白龙仍不放过,守住黑龙潭要结果黑龙的性命。黑龙趁白龙打盹之时,急忙逃回了老龙窝。白龙发现黑龙逃走,也追回老窝 。遍体鳞伤的黑龙明白已无法与白龙争斗,急忙化做一乡村小伙北走斋堂川。

白铁山下的斋堂古镇,有一户养羊人家。老两口心地善良为人友善,身边只有一女。一日老头外出放羊,在通往老龙窝的山道边遇一小伙睡在草丛中。老人上前打探,发现那个小伙是因身体虚弱而昏倒在山间。老人急忙将小伙背回家中,让老伴每日端汤喂药伺侯那小伙子。时间一过半年,在两位老人的精心照料下,那小伙的身体才得以康复。老人问那小伙是哪地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小伙子只是说,无家可归流浪至此。随着那小伙子身体的好转,由于感恩老人对他的照顾便开始代替老人外出放羊。一晃几年过去,小伙使得老人家的羊群不断增加,日子越过越好,邻里也夸奖羡慕那小伙。老人家年岁已大,便把自己的独生女儿许配小伙为妻。时间又过了几年,小夫妻已有了后代。老人已辞世归天,那小伙开始盘算回到黑龙潭与白龙决战洗雪前耻。

那小伙便是黑龙化身,他为那救命的老人养老送终,了却了报恩的心愿。不满足为一家丰衣足食,听说那白龙在大石河翻云覆雨,害得乡民困苦聊生,报仇雪恨为民除害,黑龙决定出战。

时光流失,白龙已成为老迈之驱.那一日黑龙来到白龙潭挑战,白龙虽知已难敌黑龙的攻击也只好硬着头皮出战.一连多日,大石河谷山摇地动,云雨翻腾.最终经过多日苦战,白龙终于败下阵来.在黑龙的追击下,由白龙潭钻山逃亡。费尽最终力气,由慈家雾的孔水洞钻出.但已耗尽体力,出山便死于山洞口之旁。从此大石河的水一部分由白龙潭钻山成为暗河,在万佛堂流出,为下游人民所造福。

黑龙最终取得了胜利,百花山南北之地由黑龙掌控.从此大石河以及百花山北侧的清水河风调雨顺.黑龙造福于两河流域的人民,人们感恩于黑龙的功绩在黑龙潭边建造黑龙观.以神灵供奉。

再说斋堂的黑龙之妻,因那黑龙不辞而别在家痛苦非常.逐渐黑龙与白龙决战的消息传到斋堂,他的妻子知道那黑龙便是自己思念的丈夫,于是便抛家舍业来到大石河黑龙观。每日在观内守护,他们的儿子便在黑龙潭与白龙潭间定居。黑龙的妻子经多年守护之后,老死黑龙观。附近的人们便在观内朔像以龙王奶奶供奉。所以一般龙王庙只供奉龙王,唯有这里的龙神庙还供奉龙王奶奶。《日下旧闻考》记“孔水洞时有白龙出,辄化为魚”证实传说还是有点根据的。明代正德年间进士李濂曾赋诗:“阴云嫋嫋黑龙湾,瑶草丹崖不可攀。越客漫夸天姥勝,渔阳还有大房山”。

(本号文章仅为自己留存回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谢绝转藏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