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公兵法》又名《六韬》之【文韬】原文及译文Ⅰ

 伟111 2024-04-16 发布于河南

易学|儒释道|诸子百家|传统文化

图片

图片

《六韬》是中国早期的军事百科全书。它采用姜太公与周文王、周武王对话的撰述方式,探讨了政治学与军事学两大部分思想内容,其中第一卷《文韬》与第二卷《武韬》的主要篇幅,探讨的是君王治国之道,后四卷探讨的是打仗用兵之术。

《六韬》兼收并蓄了儒家的仁民爱物、墨家的尚贤节用、道家的清静无为、法家的赏罚严明等,同时又多有发展与创造。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反复倡导“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思想。

《六韬》在军事领域多方发展了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先秦兵学的理论成果,探讨的范围涉及战略、战术、选将、练兵、编制、武器、通讯等,论述细密,创见颇多,至少有以下四点精华:

一是服务于“全胜”战略的“文伐”主张;

二是丰富多样的作战形式与深入细致的战术思想;

三是思虑缜密的参谋总部人员编制理论;

四是严格周详的选拔与考核将帅的方法。

本书论述的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分别以文、武、龙、虎、豹、犬为标题各一卷,(故名“六韬”),共六十一篇,近二万字,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兵书。中国汉族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
《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

图片

姜子牙(约前1156年~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

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卷一○六韬



01
《文韬》内分《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傅》《六守》《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兵道》十二篇
02
本篇主要论述作战前如何充实国家的实力,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作好战争准备。如对内先要富国强民,对人民进行教育训练,使之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对外要掌握敌方的情况,注意保守自己的秘密,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03
图片

六韬·文韬·文师


1.1.1 文王将田①,史编布卜曰②:“田于渭阳③,将大得焉。 非龙非彨,非虎非罴④;兆得公侯⑤,天遗汝师⑥;以之佐昌⑦,施及三王⑧。”文王曰:“兆致是乎?”史编曰:“编之太祖史畴为禹占⑨,得皋陶⑩,兆比于此。”

【译文】
  文王将要打猎,史编宣布占卜的结果说:“在渭水北岸打猎,将在那儿大有收获。 不是龙也不是螭,不是虎也不是罴;卜兆显示将得到一位公侯,上天送来你的老师;用他来辅佐西伯昌,可以延续到三个王。”文王说:“卜兆至于这样吗?”史编说:“我的始祖史畴为禹占卜,得到皋陶,卜兆可以与此相比。”

  【注释】
  ①文王:周文王,姬姓,名昌,殷末为西伯,称西伯昌。 《史记.周本纪》说:“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齐太公世家》又说:“周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讼,而诗人称西伯受命日文王……太公之谋计居多。”可见西伯访吕尚时尚未称王,且文王为死后谥号,非生前所称,足证这是后人追述之作。 田:通畋,打猎。 
  ②史编:史,官职;编,其名。 古代史官大多世袭,所以下文史编说他的太祖史畴也是史官。 《周礼.春官》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等,而大史“大祭祀,与执事卜日”,可见史官也参与占卜的事。  布:陈列。 布卜,指排列蓍草以进行占卜。 《汉书.东方朔传》:“别蓍布卦。”陆游《晚晴出行近村闲咏景物》诗:“筮叟晨占手布蓍。”
  ③渭阳:渭水的北岸。 但《吕氏春秋.谨听》说:“太公钓于滋泉,……文王得之而王。”滋泉又作兹泉,据《水经注.渭水上》说:“渭水之右,蹯溪水注之。 水出南山兹谷……溪中有泉,谓之兹泉……即《吕氏春秋》所谓太公钓兹泉也。”渭水之右,即渭水之南,与渭阳之说不同。 《史记.齐太公世家》也说西伯“遇太公于渭之阳”,盖传闻之异。
  ④非龙非彨,非虎非罴:彨,音义同螭,古代传说中无角的龙。 《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日:所获非龙非彨(《索隐》日:“本亦作螭字。”),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⑤公侯:《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余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天子三公,据《书.周官》说,是太师、太傅、太保。 王者之后,如宋国为商之后,其国君亦称为公。 吕尚曾任文王、武王之太师,后又封齐为诸侯。 《史记.齐太公世家》说,成王时,“命太公日:'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因此吕尚既曾为公,又曾为侯。 此处公侯即隐指吕尚。
  ⑥遗:送。
  ⑦昌:指西伯昌。
  ⑧施:延续。  三王:指周文王、武王、成王。
  ⑨太祖:指史编前代最早担任史官职务的祖先。  禹:传说中的古代部落联盟首领,姒姓,又称大禹、夏禹,—名文命。 据《史记.夏本纪》说:“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后皋陶早死。
  ⑩皋陶:传说中古代东夷族的首领,偃姓。 曾任帝舜掌管刑法的官,被舜誉为股肱之臣。
  
  1.1.2 文王乃斋三日①,乘田车,驾田马,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②。文王劳而问之曰:“子乐渔耶?”太公曰:“臣闻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 今吾渔甚有似也,殆非乐之也。”文王曰:“何谓其有似也?”太公曰:“钓有三权③:禄等以权,死等以权④,官等以权。 夫钓以求得也,其情深,可以观大矣。”
【译文】
  文王于是清心洁身斋戒三天,乘上打猎的车,驾着打猎的马,在渭水北岸打猎,终于看见太公坐在茅草上钓鱼。文王慰问他并问他道:“你喜欢钓鱼吗?”太公说:“我听说君子乐于实现他的志向,小人乐于做好他的事。 如今我钓鱼与这很有些相似,恐怕不是喜欢钓鱼。”文王说:“为什么说它有些相似呢?”太公说:“钓鱼有三种权术:给人以利禄相当于钓鱼的权术,使人效死相当于钓鱼的权术,赐人官爵相当于钓鱼的权术。 钓鱼是要得到收获,它和情理相当深奥,可以看到大的方面。”

  【注释】
  ①斋:古人在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前清心洁身(如不饮酒,不吃荤,不与妻妾同寝,沐浴更衣等),以示庄敬虔诚,称为斋。
  ②太公:即吕尚姜子牙
  ③权:计谋,权术。 《淮南子.主术训》:“任轻者易权。”高诱注:“权。 谋也。”
  ④死等以权:《孙子兵法.计》:“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民不畏危。”孟氏(失其名,南朝梁以前人)注:“故用兵之妙,以权术为道。 ……故其权术之道,使民上下同进趋,共爱憎,—利害。”
  
  1.1.3 文王曰:“愿闻其情。”太公曰:“源深而水流,水流而鱼生之①,情也;根深而木长,木长而实生之,情也;君子情同而亲合②,亲合而事生之,情也。 言语应对者,情之饰也③;言至情者,事之极也。 今臣言至情不讳,君其恶之乎?”
 【译文】
  文王说:“希望听一听其中的道理。”太公说:“源头深水就流动,水流动鱼就生存,这是合乎情理的;根深树就成长,树成长果实就生成,这是合乎情理的;君子情意相投宗亲就和睦,宗亲和睦事业就成功,这也是合乎情理的。 言语应对,是真情的文饰;说出至情之言,是最好的事。 如今我说出至情之言不加隐讳,你会厌恶吗?”

  【注释】
  ①鱼生之:《史记.货殖列传》:“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
  ②亲合:亲指和外亲。 宗亲,即同宗的亲族。 外亲,即姻亲。 合,谓融洽、和睦。 《周礼.秋官.小司寇》:“—日议亲之辟。”注:“郑司农云:若今时宗室有罪先请是也。”疏:“亲,谓五属之内及外亲有服者皆是。”
  ③言语应对者,情之饰也:这里讲的是“文”与“情”的关系,—般说来,文是情之饰,所以《文心雕龙.知音》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但内容与形式也可以有矛盾,所以《老子》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之说。
  
  
  1.1.4 文王曰:“惟仁人能受正谏,不恶至情。 何为其然?”太公曰:“缗微饵明①,小鱼食之;缗调饵香,中鱼食之;缗隆饵丰,大鱼食之。 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 故以饵取鱼,鱼可杀②;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 呜呼! 曼曼绵绵,其聚必散③;嘿嘿昧昧,其光必远④。 微哉⑤! 圣人之德,诱乎独见⑥。 乐哉! 圣人之虑,各归其次⑦,而树敛焉⑧。”
【译文】
  文王说:“只有仁德的人能接受正直的劝谏,不厌恶至情之言。 怎么会那样呢?”太公说:“钓丝细钓饵明显,小鱼前来吞食;钓丝稍加调节钓饵味香,中鱼前来吞食;钓丝粗钓饵丰盛,大鱼前来吞食。 鱼吞食了钓饵,就被钓丝牵住了;人吃了傣禄,就服从于国君。 所以用钓饵取鱼,鱼可以捕获;以利禄取人,人可以收罗尽;以家取国,国可以攻克;以国取天下,天下可以全部拿下来。 啊哈! 看来漫长而不绝的,有聚必定有散;看来沉静而不显眼的,光芒必定远射。 微妙啊,圣人的德化,在于以独到的见解诱导人。 喜悦啊! 圣人的思虑,在于使人人各得其所,从而建立起凝聚力。”

  【注释】
  ①缗:钓丝。
  ②杀:猎获。 《礼记.王制》:“天子杀,则下大绥。 诸侯杀,则下小绥。”
  ③曼曼绵绵,其聚必散:曼曼,漫长的意思。 《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司马相如《长门赋》:“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绵绵,不绝的意思。 《史记.苏秦列传》引《周书》说:“鲧鲧不绝,蔓蔓奈何。”鲧鲧,即绵绵。 蔓蔓,即曼曼。 两句是暗示,商王朝虽然传了十七代,历经三十—王,五百余年之久,却正如俗话所说,没有不散的筵席,终有—天要败亡。
  ④嘿嘿昧昧,其光必远:嘿嘿,同默默,无声无息,不声不响。 《汉书.匡衡传》:“衡嘿嘿不自安。” 《韩诗外传》七:“昔者商纣默默而亡。”昧昧,昏暗不明。 《楚辞.九章.怀沙》:“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两句是暗示,现在还默默地、不显眼的周国,总将光芒远射。
  ⑤微:幽深,精妙。 《易.系辞下》:“君子知微知彰。”
  ⑥诱:教导,引导。 《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⑦次:处所。 《国语.鲁语上》:“五刑三次。”韦昭注:“次,处也。 三处,野、朝、市也。”
  ⑧树敛:谓使人心凝聚。
  
  1.1.5 文王曰:“树敛何若而天下归之?”太公曰:“天下非—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 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 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 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 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文王再拜曰:“允哉①,敢不受天之诏命乎②!”乃载与俱归,立为师。
  
  【注释】
  ①允:得当。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引古兵书《军志》:“允当则归。”允与当即为同义连用。 
  ②诏命:诏在秦始皇颁定作为皇帝命令的专用词之前,泛指上对下的命令文告。 此处用“天之诏命”—语,可证文成于秦之前。
  
  【译文】
  文王说:“怎样才能建立凝聚力而使天下归附?”太公说:“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与天下人共享天下利益的就得到天下,独占天下利益的就失去天下。 天有四时,地有财富,能与人民共享的,就是仁;仁所在之处,天下就归附他。 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的,就是德;德所在之处,天下就归附他。 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的,就是义;义所在之处,天下就投奔他。 凡是人都厌恶死而乐于生,喜好德而趋向利,能生利的,就是道;道所在之处,天下就归附他。”文王拜了又拜说:“真得当! 我敢不接受上天的命令吗?”就与太公一起乘车回去,拜他为师。

  【篇意】
  本篇叙文王访太公于渭阳,太公以钓为喻,劝说文王“以国取天下”,并阐述了“同天下之利者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的道理,预言殷虽“曼曼绵绵”,却“其聚必散”;周虽“嘿嘿昧昧”,却“其光必远”。 太公所陈以“仁”、“德”、“义”、“道”建立凝聚力之说,含有儒家“仁政”和“德治”的思想,故《汉书.艺文志》将《六韬》著录于“儒家”类。

图片


六韬·文韬·盈虚


1.2.1 文王问太公曰:“天下熙熙①,—盈—虚②,—治—乱,所以然者何也? 其君贤不肖不等乎? 其天时变化自然乎③?”
  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 祸福在君,不在天时。”

  
  【注释】
  ①熙熙:纷杂貌。 《史记.贷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又《日者列传》:“天地旷旷,物之熙熙;或安或危,莫知居之。”
  ②—盈—虚:此以盈虚喻盛衰。 《易.丰.彖辞》:“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孔颖达疏:“盛必有衰,自然常理。 日中至盛,过中则昃;月满则盈,过盈则食。”
  ③天时:自然运行的时序。 《易.乾.文言》:“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孔颖达疏:“若在天时之先行事,天乃在后不违,是天合大人也。”“若在天时之后行事,能奉顺上天,是大人合天也。”
  
  【译文】
  文王问太公道:“天下纷纷扰扰,有时盛,有时衰,有时治,有时乱,所以这样是因为什么啊? 是君主贤与不贤不一样呢? 还是天时变化自然形成的呢?”
  太公说:“君主不贤,则国家危亡而人民动乱;君主贤明,则国家安定而人民太平。 祸福在于君主,不在于天时。”

  
  1.2.2 文王曰:“古之贤君可得闻乎?”
  太公曰:“昔者帝尧之王天下也①,上世所谓贤君也。”
  文王曰:“其治如何?”
  太公曰:“帝尧王天下之时,金银珠玉不饰,锦绣文绮不衣,奇怪珍异不视,玩好之器不宝,淫佚之乐不听,宫垣屋室不垩②,甍桷椽楹不斫③,茅茨遍庭不剪④,鹿裘御寒,布衣掩形⑤,粝粱之饭,藜藿之羹⑥,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绩之时,削心约志,从事乎无为⑦。 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洁爱人者厚其禄。 民有孝慈者爱敬之,尽力农桑者慰勉之。 旌别淑德,表其门闾⑧;平心正节,以法度禁邪伪。 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 存善天下鳏寡孤独⑨,振赡祸亡之家⑩。 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 百姓戴其君如日月,亲其君如父母。”
  文王曰:“大哉,贤君之德也!”

  
  【注释】
  ①帝尧:传说中五帝之—,据近人研究,实为我国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 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 他曾设官掌管时令,制定历法。 据《史记.五帝本纪》载,尧时历法已知“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 晚年禅位给舜。
  ②垩:白土,此处用作动词,以白土刷墙。 《尔雅.释宫》:“地谓之黝,墙谓之垩。”  
邢骨疏:“以黑饰地谓之黝,以白饰墙谓之垩。”
  ③甍桷椽楹不斫:甍,屋脊,《释名.释宫室》:“屋脊日甍。 甍,蒙也,在上覆蒙屋也。”桷、椽,放在梁上支架屋面和瓦片的木条,圆的叫椽,方的叫桷。 《左传.桓公十四年》:“为卢门之椽。”《释文》:“椽,榱也。 圆日椽,方日桷。”楹,厅堂的前柱。 《春秋.庄公二十三年》:“秋,丹桓宫楹。”杜预注:“楹,柱也。”斫,削。 参见注④。
  ④茅茨遍庭不剪:茅茨,茅草屋顶。 《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麂裘,夏日葛衣。”
       ⑤鹿裘御寒,布衣掩形:参见注④。 布衣,指葛衣。 上古中原地区无棉,只有葛、麻。
  ⑥粝粱之饭,藜藿之羹:参见注④。 粝粱,粗粟。 藜藿,豆叶。 《史记.太史公自序》:“粝粱之食,藜藿之羹。”指粗劣之饭菜。
  ⑦无为:儒家的德治思想,与道家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之治”不同。 《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朱熹《集注》:“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
  ⑧旌别淑德,表其门闾:旌别,识别。 淑德,美德。 《武经七书汇解》“淑德”作“淑慝”,义遂有异。 《书.毕命》:“旌别淑慝,表其宅里。”门闾,即宅里。 闾,里门。
  ⑨鳏寡孤独:《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日鳏,老而无夫日寡,老而无子日独,幼而无父日孤。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⑩振:通“赈”。
  
  【译文】
  文王说:“古代的贤君我可以听一听吗?”
  太公说:“从前帝尧统治天下,是上古时候所说的贤君。”
  文王说:“他的治绩怎么样?”
  太公说:“帝尧统治天下的时候,不用金银珠玉装饰,不穿锦绣和华丽的丝织物,不观赏稀奇珍异的物品,不收藏玩物宝器,不听纵欲放荡的音乐,不粉刷宫室的墙,不刮削屋脊和椽柱,不修剪庭院里所有的茅草屋顶,鹿皮裘御寒,葛布衣罩身,糙米饭,豆叶羹,不因为服劳役的缘故妨害人民耕作纺织的时间,约束心志,从事于无为而治。 官吏忠正奉法的,提高他的职位,廉洁爱人的,增加他的俸禄。 人民中有孝敬老人抚爱小辈的,就爱护尊重他们,尽力务农从事蚕桑的,就慰问勉励他们。 鉴别有美德的人,表彰他的门庭;用心公平,端正节操,用法制禁止邪恶诈伪。
  对憎恨的人,有功必赏;对喜爱的人,有罪必罚。 存恤善待鳏寡孤独,救济遭灾祸受损失的人家。 他给自己的待遇很低,收租税和役使人民很少,所以万民富足安乐而没有饥寒之色。 百姓拥戴他们的君主如景仰日月,亲近他们的君主如亲近父母。”
  文王说:“伟大啊,贤君的德行!”

  
  【篇意】
  本篇论述天下的—盛—衰、—治—乱并非如日月盈虚、昼夜交替那样的自然变化,而决定于君主的贤不肖。 又以帝尧为典范,详述了贤君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德行。

图片


六韬·文韬·国务


1.3.1 文王问太公曰:“愿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
  太公曰:“爱民而已。”
  文王曰:“爱民奈何?”
  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
  文王曰:“敢请释其故。”
  太公曰:“民不失务,则利之;农不失时,则成之;省刑罚,则生之;薄赋敛,则与之;俭宫室台榭①,则乐之;吏清不苛扰,则喜之。 民失其务,则害之;农失其时,则败之;无罪而罚,则杀之;重赋敛,则夺之;多营宫室台榭以疲民力,则苦之;吏浊苛扰,则怒之。 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 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己物:此爱民之道也。”

  
  【注释】
  ①宫室台榭:指当时的豪华建筑。 周武王伐纣时曾作(泰誓)三篇,其上篇指责纣王“唯宫室台榭……以残害于尔万姓”,孔传:“言匮民财力为奢丽。”孔疏引李巡日:“台,积土为之,所以观望也;台上有屋谓之榭。”当时国君的宫室台榭都是役使民佚筑成的。
  
  【译文】
  文王问太公说:“希望听一听治国的要务,想要使国君尊贵,人民安宁,应该怎么办呢?”
  太公说:“爱民罢了。”
  文王说:“怎么样爱民?”
  太公说:“要有利于他们而不要损害他们,要成全他们而不要破坏他们,要让他们有活路而不要杀害他们,要给予他们而不要夺取他们,要使他们安乐而不要苦了他们,要让他们喜悦而不要激怒他们。”
  文王说:“请解释一下其中的缘由。”
  太公说:“人民不失去工作,那就有利于他们;农民不耽误农时,那就成就了他们;减免刑罚,那就让他们有了活路;少收赋税,那就是给予了他们;宫室台榭俭朴一点,那就能使他们安乐了;官吏清廉,不苛刻扰民,那就能让他们喜悦了。 人民失去了工作,那就是损害了他们;农民耽误了农时,那就是破坏他们;没有罪也惩罚,那就是杀害他们;加重赋税,那就是夺取他们;多营造宫室台榭使人民疲劳,那就是苦了他们;官吏腐败苛刻扰民,那就是激怒他们。 所以善于治国的,统治人民就像父母爱子女,就像兄长爱弟弟。 看到他们饥寒就为他们忧虑,看到他们劳苦就为他们悲怜,赏罚就像施行在自己身上一样,征收赋税就像拿走自己的财物一样:这就是爱民之道。”

  
  【篇意】
  本篇论述治国的要务在于实行爱民之道,要使人民安居乐业,省刑罚,薄赋敛,减轻负担,改进吏治,真正做到爱民如子。

图片


六韬·文韬·大礼


1.4.1 文王问太公曰:“君臣之礼如何?”
  太公曰:“为上惟临①,为下惟沉②。 临而无远,沉而无隐。 为上惟周③,为下惟定。 周则天也,定则地也。 或天或地,大礼乃成。”

  
  【注释】
  ①临:指居高临下。
  ②沉:指低伏于下。
  ③周:周到,遍及。
  
  【译文】
  文王问太公说:“君臣之间的礼法怎么样?”
  太公说:“做君上的只要君临,做臣下的只要顺服。 君临而不离得太远,顺服而不隐瞒。 做君上的只要周遍,做臣下的只要安定。 周遍就是天,安定就是地。
  有天有地,大礼才成。”

  
  1.4.2 文王曰:“主位如何?”
  太公曰:“安徐而静,柔节先定①,善与而不争。 虚心平志②,待物以正。”

  
  【注释】
  ①安徐而静,柔节先定:二句亦见《管子.九守.主位》,不知何者先作,何者后采。 《管子》相传春秋时齐国管仲作,经近人研究,认为是战国秦汉时人托名之作。 本篇与《管子.九守篇》相重处甚多,对考定二书的成书时代、成书先后提供了线索。 尹知章注二句云:“人君居位,当安徐而又静默。 以和柔为节,先能定己,然后可定人。”《国语.越语下》:“范蠡日:'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阴节不尽,柔而不可迫。’”
  ②虚心平志:《管子.九守.主位》:“虚心平意以待须。”尹注:“虚其心,平其意,以待臣之谏说。 须,亦待也。”
  
  【译文】
  文王说:“君主在位应该怎么样?”
  太公说:“安详稳重而镇静,柔和有节而有主见,善于与臣下在一起且不固执己见。 虚心平意,用公正的态度对待事物。”

  
  1.4.3 文王曰:“主听如何?”
  太公曰:“勿妄而许,勿逆而拒①。 许之则失守,拒之则闭塞②。
  高山仰止,不可极也③。 深渊度之,不可测也④。 神明之德,正静其极⑤。”

  
  【注释】
  ①勿妄而许,勿逆而拒:此段与《管子.九守.主听》基本相同,惟此二句《管子》作“勿望而距,勿望而许”,尹注:“听言之术必须审察,不可望风,则有所距,有所许也。”与本篇小异。 拒,底本误作担,据《武经七书》本校改。
  ②许之则失守,拒之则闭塞:二句与《管子》同。 失守,失去主见。 《易.系辞下》:“失其守者其辞屈。”
  ③高山仰止,不可极也:二句与《管子》同,尹注见下注。 “高山仰止”为《诗.小雅.车耆》的成句,《诗序》说,《车耆》是幽王时诗,这也可证《六韬》成书在西周之后。 仰,仰望。 止,语尾助词,同“之”。
  ④深渊度之,不可测也:二句与《管子》同,尹注:“不审察者常为彼所知,故戒之当如高山深渊,不可极而测之。”
  ⑤神明之德,正静其极:《管子》“极”下有“也”字,尹注:“既如山渊,则其德配神明,而正且静如此者,其有穷极矣。”尹注把“极”释为“穷极”,实际上这里的“极”与上“不可极也”的“极”不同,而与《书.洪范》“惟皇作极”的“极”相同,作“准则”解。
  
  【译文】
  文王说:“君主听取意见应该怎么样?”
  太公说:“不随随便便就接受,不因为意见不同而拒绝。 接受就失去主见,拒绝就造成闭塞。 仰望高山,不可穷极。 度量深渊,不可测底。 要具备神明那样的德性,'正’和'静’就是准则。”

  
  1.4.4 文王曰:“主明如何?”
  太公曰:“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 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辐凑并进,则明不蔽矣①。”

  
  【注释】
  ①辐凑并进,则明不蔽矣:此段自“目贵明”以下,与《管子.九守.主明》全同,惟末句之“蔽”,《管子》作“塞”。 尹注:“言圣人不自用其聪明思虑而任之天下,故明者为之视,聪者为之听,智者为之谋,辐凑并进,不亦宜乎。 故日明不可塞。”辐凑,车辐集中于轴心,喻人材聚集于—处。
  
  【译文】
  文王说:“君主要明察一切应该怎么样?”
  太公说:“眼睛贵在明亮,耳朵贵在灵敏,心灵贵在聪慧。 用全天下的眼睛去看,那就没有看不见的;用全天下的耳朵去听,那就没有听不到的;用全天下的心去思考,那就没有不知道的。 集中天下的聪明才智,就明察一切不被蒙蔽了。”

  
  【篇意】
  本篇虽以“大礼”为题,实际上除了君臣之礼外,还论述了主位、主听、主明三个问题,对君主应有的修养,以及君主如何听取意见、明察—切,作了简明扼要的回答。

图片


六韬·文韬·明传


  1.5.1 文王寝疾,召太公望,太子发在侧①。 曰:“呜呼! 天将弃予,周之社稷将以属汝。 今予欲师至道之言,以明传之子孙。”
  太公曰:“王何所问?”
  文王曰:“先圣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闻乎?”
  太公曰:“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此三者,道之所止也。
  柔而静,恭而敬②,强而弱,忍而刚:此四者,道之所起也。 故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③;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

  
  【注释】
  ①太子发:文王的次子,名发,立为太子。 即后来的周武王。
  ②恭而敬:“恭”与“敬”义近,合而为—词,分而为二词。 《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
  ③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淮南子.缪称训):“情胜欲者昌,欲胜情者亡。”当源出于《六韬》。
  
  【译文】
  文王卧病不起,召见太公望,太子发在旁边。 文王说:“唉! 上天将要抛弃我,周国的社稷,就托付给你了。 如今我想请教一些至理名言,来当面传授给子孙。”
  太公说:“君王要问什么呢?”
  文王说:“先圣之道,它在哪里终止,它从哪里起始,可以听一听吗?”
  太公说:“见到善事而怠慢,时机来到而迟疑,知道错了还安然处之:这三点,是道终止的地方。 柔和平静,谦恭敬慎,强弱并济,忍耐刚毅:这四点是道起始的地方。 所以道义战胜欲望就昌盛,欲望战胜道义就灭亡;恭敬战胜惰怠就吉利,惰怠战胜恭敬就不祥。”
  

  【篇意】
  本篇叙述文王病重时向太公请教传给子孙的至理名言。 太公讲了获得先圣之道应有的修养。

图片


六韬·文韬·六守


  1.6.1 文王问太公曰:“君国主民者,其所以失之者何也?”
  太公曰:“不慎所与也。 人君有六守、三宝①。”
  文王曰:“六守何也?”
  太公曰:“—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
  文王曰:“慎择六守者何?”
  太公曰:“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恐;事之,而观其无穷。 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 人君无以三宝借人,借人则君失其威。”
  文王曰:“敢问三宝。”
  太公曰:“大农,大工,大商②,谓之三宝。 农—其乡则谷足,工—其乡则器足,商—其乡则货足。 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 无乱其乡,无乱其族。 臣无富于君,都无大于国③。 六守长④,则君昌;三宝完,则国安。”
  

  【注释】
  ①六守:指六种保守国家的人才。  三宝:指三件维系国家命脉的珍宝。
  ②大农,大工,大商:在农、工、商前冠以“大”,可见不是指单个的农民、手工业者、商贾,而是指农业、手工业、商业。 联系下文看,“农—其乡”就是大农,“工—其乡”就是大工,“商—其乡”就是大商。
  ③都:大城市。 国:国都。
  ④长:崇尚,这里指受到崇尚。 《汉书.杜周传》:“废奢长俭。”注:“长,谓崇贵之也。”
  
  【译文】
  文王问太公说:“统治国家主宰人民的君主,失掉国家和人民的原因是什么?”
  太公说:“是托付人不慎重。 君主拥有六守、三宝。”
  文王说:“六守是什么?”
  太公说:“一是仁,二是义,三是忠,四是信,五是勇,六是谋。 这就叫六守。”
  文王说:“怎样谨慎地选择六守呢?”
  太公说:“使他富裕,看他是否不超越本分;给他高位,看他是否不骄傲自大;交付他任务,看他是否不变调走样;使用他,看他是否不欺骗隐瞒;让他面临危险,看他是否不惊恐失措;叫他应对事变,看他是否不束手无策。 使他富裕他却不超越本分,是仁;给他高位他却不骄傲自大,是义;交给他任务他不变调走样,是忠;使用他他不欺骗隐瞒,是信;让他面临危险他不惊恐失措,是勇;叫他应对事变他不束手无策,是谋。 君主不要把三宝借给人,借给人君主就会失去权威。”
  文王说:“请问三宝。”
  太公说:“大农,大工,大商,称之为三宝。 农民集中在乡里就粮食充足,工匠集中在乡里就器具充足,商贾集中在乡里就货物充足。 三宝各安其所,人民就不忧虑。 不要扰乱他们的乡里,不要扰乱他们的家族。 臣下不要富于君主,城邑不要大于国都。 六守受到重用,君主就昌盛;三宝得到完善,国家就安定。”

  
  【篇意】
  本篇讲国君要慎择六种人才,因为这些人才是保守国家的中坚,所以称之为“六守”;又讲国君要永保“三宝”———大农,大工,大商,使国家安定富足。

图片


六韬·文韬·守土


  1.7.1 文王问太公曰:“守土奈何?”
  太公曰:“无疏其亲,无怠其众;抚其左右,御其四旁。 无借人国柄①,借人国柄则失其权。 无掘壑而附丘②,无舍本而治末。 日中必彗,操刀必割③,执斧必伐。 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 涓涓不塞,将为江河④;荧荧不救⑤,炎炎奈何;两叶不去⑥,将用斧柯⑦。 是故人君必从事于富,不富无以为仁,不施无以合亲。 疏其亲则害,失其众则败。 无借人利器,借人利器则为人所害,而不终其正也⑧。”
  王曰:“何谓仁义?”
  太公曰:“敬其众,合其亲。 敬其众则和,合其亲则喜,是谓仁义之纪⑨。 无使人夺汝威。 因其明,顺其常。 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绝之以力。 敬之无疑,天下和服。”

  
  【注释】
  ①国柄:喻指国家的政权。 下文“无借人利器”的“利器”,所喻指的同此义。
  ②无掘壑而附丘:壑,深沟。  附:附益,增添。 壑本在下,丘本在上,全句喻意为不要损下而益上。
  ③日中必彗,操刀必割:《汉书.贾谊传.陈政事疏》:“黄帝日:日中必荑,操刀必割。”彗,通“荑”,曝晒。 此处或为贾谊误记出处,引的实为《六韬》而写成了“黄帝日”;或为此二句本是古代谚语,另有已佚古书记为黄帝语,而《六韬》也用之。
  ④涓涓不塞,将为江河:涓涓,细流。 《后汉书.何敞传》:“塞其涓涓。”李贤注引《周金人铭》日:“涓涓不壅,终为江河。”可见也是周代盛传的—句格言。
  ⑤荧荧:小火。
  ⑥两叶:指小苗初生的芽叶。
  ⑦斧柯:柯,斧柄。 此处“斧柯”连用,只指斧头,“柯”字义隐。 ⑧正:通“政”。
  ⑨纪:道。 《吕氏春秋.孟春纪》:“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高诱注:“纪,道也。”
  
  【译文】
  文王问太公说:“怎样守卫国土?”
  太公说:“不要疏远宗亲,不要怠慢民众;安抚左右近邻,控制四方远国。 不要把国家大权借给人,把国家大权借给人就会失去权威。 不要损下益上,不要舍本逐末。 太阳到了中午一定要曝晒,拿起了刀一定要切割,握着斧头一定要砍伐。
  太阳到了中午不曝晒,这就叫做失时;拿起了刀不切割,就失去了有利的时机;握着斧头不砍伐,贼人就要前来。 涓涓的细流不堵塞,就会成为江河;荧荧的小火不扑灭,变成熊熊大火又怎么办;嫩苗长出二片叶芽时不掐掉,将来就得用斧头砍了。 所以君主一定要从事于富国之道,国不富就无法施行仁政,不施行仁政就不能团结宗亲。 疏远宗亲就会有祸患,失去民众就会失败。 不要把利器借给人,把利器借给人就要被人所害,使国政不能长久。”
  文王说:“什么叫做仁义?”
  太公说:“尊重民众,团结宗亲。 尊重民众就能协调一致,团结宗亲就能欢欣鼓舞,这就是仁义之道。 不要让人篡夺你的权威。 要依据自己的明察,顺乎常理处理问题。 用恩德任用顺从的人,用武力灭绝反对的人。 遵循这些原则不怀疑,天下就会附和服从了。”

  
  【篇意】
  本篇主要从政治的角度论述如何守土。 主旨是用仁义之道“敬其众,合其亲”,安抚左右近邻,控制四方远国。 本篇又提出,仁政的基础是富国,主张不可损下益上,舍本逐末。 篇中还反复强调要牢牢把握住政权。 关于要抓紧时机和防微杜渐的观点,富于辩证发展的思想。

图片


六韬·文韬·守国


  1.8.1 文王问太公曰:“守国奈何?”
  太公曰:“斋,将语君天地之经,四时所生,仁圣之道,民机之情①。”
  王即斋七日,北面再拜而问之②。
  太公曰:“天生四时,地生万物。 天下有民,仁圣牧之。 故春道生,万物荣;夏道长,万物成;秋道敛,万物盈,冬道藏,万物寻③。 盈则藏,藏则复起,莫知所终,莫知所始。 圣人配之,以为天地经纪④。
  故天下治,仁圣藏;天下乱,仁圣昌:至道其然也。 圣人之在天地间也,其宝固大矣。 因其常而视之⑤,则民安。 夫民动而为机,机动而得失争矣。 故发之以其阴,会之以其阳,为之先唱,天下和之。 极反其常,莫进而争,莫退而让。 守国如此,与天地同光。”

  
  【注释】
  ①机:事物变化的迹象、征兆。
  ②北面:古代位次,尊者面向南,称为南面;卑者面向北,称为北面。 适用于君臣、父子、师生等。 这里指弟子向老师行礼。《汉书.于定国传》:“定国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后汉书.郑玄传》:“汝南应劭自赞日:故太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
  ③寻:这里指寻求归宿。
  ④经纪:纲常、法度。
  ⑤视:效法。 《书.太甲中》:“视乃厥祖。”孔传:“法视其祖而行之。”
  
  【译文】
  文王问太公说:“怎样保卫国家?”
  太公说:“请先斋戒,我要对你说说天地间的纲常法度,四时的生长,仁人圣主治国的道理,民心变化的情况。”
  文王就斋戒七日,面向北拜了又拜问太公。
  太公说:“天生四时,地生万物。 天下有民众,仁人圣主来治理他们。 所以春天之道是滋生,万物向荣;夏天之道是成长,万物茂盛;秋天之道是收获,万物丰盈;冬天之道是储藏,万物归仓。 丰收了就要储藏,储藏就要重新播种,不知道它的终点,不知道它的起点。 圣人配合这规律,用来作为天地间的秩序。 所以天下安定,仁人圣主不显露;天下混乱,仁人圣主兴起:最高的道理就是这样。 圣人在天地之间,权威原本很大。 遵循、效法那常道,民众就安定。 民众不安定就会出现细微的迹象,细微的迹象发展下去就会出现权力得失之争。 所以发动要秘密,会师要公开,首先起来倡导,天下就会应和。 从极端恢复到正常时,不要向前争功,不要后退让权。 这样保卫国家,与天地同光。”

  
  【篇意】
  本篇讲“守国”,是以攻为守:遵循天地常道,暗中蓄积力量,以便在民心变化的征兆出现时,抓住得失之争的时机,“为之先唱”,取得天下的响应。 “守国如此,与天地同光。”这是—番伐纣的大道理,所以太公要周文王斋戒后才讲。

图片


六韬·文韬·上贤


  1.9.1 文王问太公曰:“王人者何上何下? 何取何去? 何禁何止?”
  太公曰:“王人者上贤,下不肖;取诚信,去诈伪;禁暴乱,止奢侈。 故王人者有六贼七害。”
  文王曰:“愿闻其道。”
  太公曰:“夫六贼者,—曰,臣有大作宫室池榭,游观倡乐者①,伤王之德;二曰,民有不事农桑,任气游侠②,犯历法禁③,不从吏教者,伤王之化;三曰,臣有结朋党④,蔽贤智,鄣主明者,伤王之权;四曰,士有抗志高节,以为气势,外交诸侯,不重其主者,伤王之威;五曰,臣有轻爵位,贱有司⑤,羞为上犯难者,伤功臣之劳;六曰,强宗侵夺,陵侮贫弱者,伤庶人之业。
  “七害者,—曰,无智略权谋,而以重赏尊爵之故,强勇轻战,侥幸于外,王者慎勿使为将;二曰,有名无实,出人异言,掩善扬恶,进退为巧,王者慎勿与谋;三曰,朴其身躬,恶其衣服,语无为以求名,言无欲以求利,此伪人也,王者慎勿近;四曰,奇其冠带,伟其衣服,博闻辩辞,虚论高议,以为容美,穷居静处,而诽时俗,此奸人也,王者慎勿宠;五曰,谗佞苟得,以求官爵,果敢轻死,以贪禄秩,不图大事,得利而动,以高谈虚论,说于人主,王者慎勿使;六曰,为雕文刻镂,技巧华饰,而伤农时,王者必禁之;七曰,伪方奇技⑥,巫蛊左道⑦,不祥之言,幻惑良民,王者必止之。
  “故民不尽力,非吾民也;士不诚信,非吾士也;臣不忠谏,非吾臣也;吏不平洁爱人,非吾吏也;相不能富国强兵,调和阴阳⑧,以安万乘之主,正群臣,定名实,明赏罚,乐万民,非吾相也。 夫王者之道如龙首,高居而远望,深视而审听,示其形,隐其情。 若天之高,不可极也;若渊之深,不可测也。 故可怒而不怒⑨,奸臣乃作;可杀而不杀,大贼乃发;兵势不行,敌国乃强。”
  文王曰:“善哉!”

  
  【注释】
  ①倡乐:古代的倡,指歌舞艺人。 倡乐,是与雅乐相对立的—种通俗艺术,为崇礼乐者所轻视。 《后汉书.桓谭传》:“谭性嗜倡乐,简易不修威仪。”《晋书.袁山松传》:“羊昙善倡乐,桓伊能挽歌,及山松《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绝。”
  ②任气游侠:任气,谓意气用事。  游侠,这里指不遵法度的侠义行为。 《史记.游侠列传》肯定游侠轻生重义,能勇于救人急难,但也引《韩非子.五蠹》“侠以武犯禁”之文,指出游侠的行为有“不轨于正义”的—面。
  ③犯历:即违犯。 历,有超过的意思。
  ④朋党:为私利而勾结同类的人。 《荀子.臣道》:“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
  ⑤有司:官吏。
  ⑥伪方奇技:方技古指医药养生之类的技术,《汉书.艺文志》将方技类书概括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种(“神仙”也是养生—类的书)。
  ⑦巫蛊左道:巫蛊,谓巫师使用邪术加祸于人。  左道,邪道。 《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杀。”注:“左道,若巫蛊及俗禁。”
  ⑧调和阴阳:谓调和各种矛盾。 《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易.系辞上》:“—阴—阳之谓道。”都把阴阳喻为事物的矛盾。 《书.周官》:“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燮理阴阳即调和阴阳。
  ⑨怒:谴责。 《礼记.内则》:“若不可教而后怒之。”
  
  【译文】
  文王问太公说:“统治人民的人尊崇什么、贬抑什么? 任用什么、排斥什么?
  严禁什么、制止什么?”
  太公说:“统治人民的人尊崇贤能,贬抑不肖;任用忠诚老实,排斥奸诈虚伪;严禁暴乱,制止奢侈。 所以统治人民的人会遇到六种坏事、七种坏人。”
  文王说:“我愿听听其中的道理。”
  太公说:“所谓六种坏事,一是,臣子中有大造宫室池塘台榭,游玩观赏低俗音乐歌舞的,会使君王的德政受到损害;二是,人民中有不从事农桑,意气用事,搞江湖义气,违犯法禁,不服官吏教导的,会使君王的教化受到损害;三是,臣子中有结党营私,遮挡贤智,蒙蔽主上聪明的,会使君王的权力受到损害;四是,士人中有抬高志向和气节,造成气势,对外交通诸侯,不尊重主上的,会使君王的威望受到损害;五是,臣子中有看轻爵位,鄙视上级官吏,以替主上冒险犯难为羞耻的,会使功臣的勋劳受到损害;六是,强宗大族侵吞掠夺,欺凌贫弱的,会使百姓的生计受到损害。
  “所谓七种坏人,一是,没有智略权谋,以获取重赏高官为目的,逞强恃勇轻率作战,对外打仗侥幸获胜的,君王千万谨慎不要任他为将;二是,有名无实,表里不一,掩人之善,扬人之恶,进也投机,退也取巧,君王千万谨慎不要与他一起商讨大事;三是,装扮得很朴素,衣着破旧,口上说的是无为,实则借以求名,口上说的是无欲,实则借以求利,这是虚伪的人,君王千万谨慎不要与他接近;四是,冠带奇特,衣服气派,博闻善辩,空论高谈,以此来美化自己,住在穷陋之乡,处于闲静之地,却诽谤时俗,这是奸诈的人,君王千万谨慎不要宠信他;五是,谗言献媚,苟且求得,谋取官爵,鲁莽行事,不顾性命,贪求傣禄,不考虑大事,得利就干,用高谈阔论取悦人主,君王千万谨慎不要任用他;六是,从事雕文刻镂,技巧华饰,妨害农时,君王一定要严禁他;七是,骗人的医术方士,旁门左道的巫蛊之术,用不祥的妖言迷惑良民,君王一定要制止他。
  “所以民众不尽力,就不是我的民众;士人不忠诚老实,就不是我的士人;臣子不忠言直谏,就不是我的臣子;官吏不公平廉洁爱护人民,就不是我的官吏;宰相不能富国强兵,调和矛盾,使君王安定,百官端正,名实确定,赏罚严明,万民和乐,就不是我的宰相。 君王之道好像龙头,居高远望,看得深,听得周详,显示自己的形体,隐藏自己的实情。 像天那样高,不可穷极;像渊那样深,不可测量。 所以该愤怒而不愤怒,奸臣就会活动;该杀而不杀,大乱就会发生;该用兵而不用兵,敌国就会强大起来。”
  文王说:“好极了。”

  
  【篇意】
  本篇虽以“上贤”为名,但主要内容是讲克服负面的东西:“下不肖”、“去诈伪”、“禁暴乱、止奢侈”,归结为警惕“六贼”“七害”。 最后—段从民、士、臣、吏,相应有的素质转到论君王之道,博得了文王“善哉”的赞叹。

图片


六韬·文韬·举贤


  
  1.10.1 文王问太公曰:“君务举贤而不获其功,世乱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
  太公曰:“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
  文王曰:“其失安在?”
  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誉①,而不得真贤也。”
  文王曰:“何如?”
  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 若是,则群邪比周而蔽贤②,忠臣死于无罪,奸臣以虚誉取爵位。 是以世乱愈甚,则国不免于危亡。”
  文王曰:“举贤奈何?”
  太公曰:“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 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也。”

  
  【注释】
  ①世俗:指平常凡庸的—般人。 《商君书.更法》:“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
  ②比周:结党营私。 《管子.立政》:“群徒比周之说胜,则贤不肖不分。”
  
  【译文】
  文王问太公说:“君主致力于举贤而收不到功效,社会混乱更加严重以至于达到危亡的程度,是因为什么?”
  太公说:“选拔贤能而不加任用,这是有举贤之名,而没有用贤之实。”
  文王说:“失误在什么地方?”
  太公说:“失误在于君主喜欢用世俗所称赞的人,而得不到真正的贤人。”
  文王说:“怎么回事?”
  太公说:“君主把世俗所称赞的人当作贤人,把世俗所诽谤的人当作不贤的人,那么朋党多的人就被进用,朋党少的人就被斥退。 如果这样,一群邪恶的人就会结党营私遮挡贤能,忠臣无罪而死,奸臣用虚名取得爵位。 所以社会混乱更加严重,那么国家就不免于危亡了。”
  文王说:“怎样选用贤能?”
  太公说:“将相职务分开,根据官名举用人材,按照名称察看实际,选拔才智考核能力,使实与名相当,名与实相当,那就得到举贤之道了。”

  
  【篇意】
  本篇讲举贤之道在“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而不用世俗的眼光来看人。

图片


六韬·文韬·赏罚


  1.11.1 文王问太公曰:“赏所以存劝,罚所以示惩。 吾欲赏—以劝百,罚—以惩众①,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 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闻见,则所不闻见者莫不阴化矣。 夫诚畅于天地,通于神明,而况于人乎!”

  
  【注释】
  ①赏—以劝百,罚—以惩众:《文中子》:“杜如晦问政,子日:'赏—以劝百,罚—以惩众。’”盖取自《六韬》。
  
  【译文】
  文王问太公说:“奖赏是用来鼓励的,惩罚是用来警戒的。 我想要奖赏一个以鼓励多数,惩罚一个以警戒众人,应该怎么办?”
  太公说:“凡用赏贵在守信,用罚贵在必行。 在耳朵能听到的、眼睛能看到的范围内做到奖赏守信、惩罚必行,那么听不到的、看不见的地方也无不潜移默化了。 真诚可以畅通于天地,神明,何况对人呢?”

  
  【篇意】
  本篇强调“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有了—个“诚”字,才能“赏—以劝百,罚—以惩众”。

图片


六韬·文涛·兵道


  1.12.1 武王问太公曰①:“兵道如何?”
  太公曰:“凡兵之道,莫过乎—②。 —者,能独往独来③。 黄帝曰④:'—者,阶于道⑤,几于神⑥。’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成之在于君。 故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⑦。 今商王知存而不知亡⑧,知乐而不知殃。 夫存者非存,在于虑亡;乐者非乐,在于虑殃。今王已虑其源,岂忧其流乎!”
  武王曰:“两军相遇,彼不可来,此不可往,各设固备,未敢先发。我欲袭之,不得其利,为之奈何?”
  太公曰:“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 —合—离,—聚—散。 阴其谋,密其机,高其垒,伏其锐士,寂若无声,敌不知我所备。 欲其西,袭其东⑨。”
  武王曰:“敌知我情,通我谋,为之奈何?”
  太公曰:“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⑩。”

  
  【注释】
  ①武王:见1.5.1 注①。
  ②—:—致性,统—性。 也就是后来周武王师渡孟津时宣誓中所说“予有臣三千,惟—心” (《书.泰誓上》)的意思。 相反,“受(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那就不可能做到“—”。
  ③独往独来:《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注:“人皆自异而己独群游,斯乃独往独来者也。”《庄子》的“独往独来”,指不与人立异,与本篇的含义有相通之处而不尽相同。 本篇的“独往独来”,指全军上下取得了—致性以后所达到的—种境界,与《尉缭子.兵谈》所说的“将者,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有相似之处。
  ④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从史载他姬姓可知,他是周代才开始被尊奉的。 他的言论,当是春秋战国时人的伪托。
  ⑤—者,阶于道:阶,缘由,由来。 —由来于道的观点,与《老子》“道生—”的说法,在表现形式上有相似之处。
  ⑥几于神:几,接近,近于。 神,《易.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孙子.虚实》:“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⑦故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老子》:“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⑧商王:指商纣王。 名受,亦称帝辛,商代最后的君主。
  ⑨欲其西,袭其东:后代兵法上常说的“声东击西”,即由来于此。 《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⑩疾击其不意:《孙子.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用兵之道是怎样的?”
  太公说:“凡是用兵之道,没有比一致性更重要的了。 一致性,就是能独往独来。 黄帝说:'一致性,由道而来,几乎可以达到神的程度。’运用这种一致性在于时机,表现这种一致性在于形势,成就这种一致性在于君主。 所以圣王称战争是凶器,不得已才使用它。 如今商纣王只知道存在而不知道灭亡,只知道欢乐而不知道祸殃。 存在的并非永远存在,在于是否忧虑灭亡;欢乐的并非永远欢乐,在于是否忧虑祸殃。 如今君王已经考虑到根本问题了,难道还担忧枝节问题吗?”
  武王说:“两军相遇,对方不能攻来,我方不能攻去,各自设置坚固的守备,不敢率先发动战争。 我方想要袭击他,没有得到有利的时机,对此该怎么办?”
  太公说:“外表散乱而内部严整,显示饥饿而实际很饱,内部精锐而外表笨拙。一时合兵一时分兵,一时聚集一时离散。 使计谋隐匿,使机要秘密,高筑壁垒,埋伏精锐之士,寂静得好像没有声音,使敌人不知道我方准备的情况。 想要得到敌人的西面,佯攻敌人的东面。”
  武王说:“敌人知道了我方的情况,了解了我方的计谋,对此该怎么办?”
  太公说:“作战取胜的方法,在于详察敌人的机要,而迅速地抓住有利时机,进而快速地给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篇意】
  本篇讲用兵之道,最重要的是谋求全军上下的—致性。 在此基础上,讲求兵不厌诈,乘敌以隙。

图片

​​​​​​​​​​​​
温馨提示、版权说明并致谢书:

​本篇图文内容来自相关书籍或网络收集整理。意在分享智慧、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涉及到的版权或所有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侵权即删!

本号小编感谢并致敬所有为中华典籍和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分享而贡献力量、付出努力的人们,功德无量!

对待古籍经典,吸其精华营养、对其不合适部分亦可加以了解,从中得到启发或警示。愿于君有益!🙏

图片
END

易学|儒释道|诸子百家|传统文化

资料收集、编辑排版、核查勘误:诸子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