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家风采】胡卫民 || 凤山老街,一部文武双全的史书(组诗)

 广东诗人 2024-04-16 发布于北京
  关注 广东诗人 ,寻找惬意诗生活!

本专辑刊头书法为陈宜浩老师所题



胡卫民,笔名鱼肚白,重庆市铜梁区人,曾入鲁迅文学院和巴金文学院进修,重庆市新诗学会会员、重庆市诗词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铜梁区作家协会会员、铜梁区诗词学会副秘书长、铜梁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诗 · 小辑

一、邱少云烈士纪念馆

轻轻的

把你前无古人的事迹

做成为一块匾

挂在不乏高度的凤山中央

斑斓的旧城墙是边框

正面写上

纪律,超越生命

元帅挥亳的碑文当题跋

落款,原国家主席杨尚昆

【注释】元帅:这里指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他曾为该馆题写“邱少云烈士纪念碑”。

二、巴川书院走出来的儒将

在吴鸿恩与陈昌的戒尺反光下

泮池映出金榜题名的底色

肇建铜梁中学时的彭泽久期盼

郭朗溪的晚辈投笔从戎

高唱着刘雪庵的歌去长城

与戚继光不期而遇

歌声,终于擦亮了青龙偃月刀

寒光,穿过连着张佳胤家族荣耀的牌坊

潜入冯玉祥的丹田

变成还我河山的铿锵

郭氏兄弟从这里出发,驰骋淞沪

只见他们拉栓、上膛

子弹穿过樱花的心脏

去重新点燃玄奘播种的慈航普度

【注释一】张佳胤(1527—1588) ,字肖甫,明嘉靖六年出生于铜梁,号居来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为明代文坛“嘉靖七子”之一,著有《居来先生集》,曾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太子太保衔。

【注释二】牌坊:这里指邱少云烈士馆附近曾建有明代兵部尚书张佳胤的亲家母陶氏(舒九龄之妻)和张佳胤的侄儿张叔珵之妻向氏的节孝牌坊。被民国驻防铜梁的川军旅长游广居扩建街道时撤除。

三、王缙,住在文庙旁的清代恩赐翰林这么说

没有孟母三迁的颠簸

从三月的凤山老街的转弯处走来

从张文锦墓出土的仪仗俑中走来

从冷孟銋誓死不降满清的风云际会里走来

从寿隆寺残缺的瓦砾中走来

从凤山与老街的不离不弃中走来

目光,穿过楼殿参差的中轴线

眷恋,故乡的迎恩门在外国人的相机中塑造出雄奇

流连盘桓,牛马市的喧熙

仰望,飞檐斗拱与雕梁画栋相伴的寺宇

明砖清瓦下

秦廷光的碳素画散发着宁静致远的定力

穿越中,我梦见自己

仿佛成了米芾的徒弟

有人却说,我的文风更像唐风宋韵中的韩愈

文言文写得登峰造极

恩赐翰林的公文马不停蹄

终于,没有追上

我驾鹤西去的步履

【注释一】外国人:这是指美国青年摄影家和社会经济学家西德尼·戴维·甘博,1917年和1919年曾两次到铜梁搞社会调查,拍摄了许多珍贵的照片。

【注释二】秦廷光:重庆画家,擅长画古街古建筑。

四、将军楼与兵部尚书墓

凤山,爱上万寿宫的灰砖

它是南门的移民

与将军楼形影不离

它见证了半隐山人畅游米芾的洗墨池

瞧,萤火虫护卫着兵部尚书墓的风和日丽

冯玉祥下榻的那一夜

梦见明代冷孟銋将军誓死不当吴三桂

【注释一】万寿宫:原在南门原人民医院位置,解放后,拆除的砖重达26斤至30斤,用于城建,凤山将军楼的围墙中发现雕刻有“万寿宫”篆字的厚砖。

【注释二】冷孟銋:明代贵州巡抚、兵部侍郎,抗清名将,阵亡后,明末南明朝廷追赠他为兵部尚书。他的墓及铜梁冷氏墓群均在凤山半腰,今已不复存在。



本专辑摄影:谢海衡
专 题

抗疫作品集


我为春天写首诗


诗家风采



征   稿

广东诗人(gdsrjy)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