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好女人总遇渣男?别让低配得感,毁了一生

 小贤心理 2024-04-16 发布于江苏

为什么好女人总遇渣男?

明明外人眼中很好的一个女人,怎么在婚姻里那么委屈将就、忍辱负重呢?
因为她“配得感”低。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

面对别人的夸赞

第一反应总是礼貌推却无法大方接受

害怕别人失望

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或做错了什么

面对机会不敢争取

习惯性觉得自己不行

什么是“配得感”?


在心理学上,人们把这种坚信自己应该得到什么的信念,称为“配得感”。

在心理学上,配得感被称作资格感,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你值得拥有某种东西的主观感觉。

配得感低的人即使很努力,内心潜意识还是不敢相信自己,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更好的东西,并且在生活中是典型的"乐于付出,却不善于接受"。

由于不自信,潜意识里自我价值和配得感都非常的低,当别人肯定和赞美自己时会觉得坐立不安、不想去麻烦别人、接受了别人的好意或帮忙,总是想方设法地回馈别人,不想欠别人。

觉察自己内心的配得感,并不断滋养提升自己,我们才能拥有高配的人生。

我们对自身的评价,远远低于外界对我们的评价,这种表现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低配得感”,正如《冒名顶替综合征》这本书里所说:

“配得感低的人难以接受别人的赞美和产生自豪感,他们自认为不配获得赏识。

一旦获得表扬,他们就立刻进行冷处理。”

大多数“潜意识戏码、值不值得的程序”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从我们的管理者那里传下来的。

即使是很幸运的,你没有继承这个心理程序,到小学时,程序正式开始。

在一年级的第一天,我们被输入没有是非,不配,不合格,值或不值。

年复一年,经过每一次测试和评估,我们都必须证明我们的价值。

不仅要证明值得继续下一课,下一年级或者毕业,我们还要证明我们值得被认可,被承认,被欣赏,甚至是被爱。

如果我们按照我们所说的去做,并且符合团队的动力,我们就会得到奖励,满足我们的情感需求。

如果我们自己思考,我们不去适应环境,就没有奖励。

让我们感受到当权者的不满,失望和爱的压抑,在情感上受到惩罚,换句话说,我们被认为是不配的。

社会告诉我们,价值与我们的未来和世界的持续成功直接相关。
因此,要有目的,有钱,有吸引力的生活伴侣,就像贫穷,没有伴侣,或者没有生活方向直接关系到无价值。

当我们自己走向世界的时候,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别人必须找到我们值得我们成功的东西。

关系的自尊

在亲密关系中,被爱提升自尊感,不被爱降低自尊感,这是不争的事实。

当一个人感觉自己很依恋对方,但同时并不被对方爱着,这的确是让人深感落寞的事情。

为了不再体验这种独角戏的痛苦,这个人在关系中可能就会变得不再主动。

有句话很扎心:如果感情不是双向奔赴,那总得“死”一个人。

我发现,凡是“配得感”低的女人,在婚姻里的姿态就很低。
她们的情绪总是围着男人转。
男人哄两句,她能立马神采奕奕;
男人冷漠了,她就能伤心一整天。
她们的生活重心也全是男人。

吃饭时候先把好吃的端在男人前面,休息时候先让男人躺下,然后她们再吭哧吭哧干家务。
她们的消费全是先他人后自己,家里好吃好喝的永远先让给别人,自己连个好的护肤品都舍不得买,看上的衣服总会因为价钱而舍不得买。
在婚姻里省吃俭用、倾其所有、牺牲自我,然后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配不上男人,整天焦虑着会不会甩掉。
所以一路讨好、委屈,越过越不被珍惜。

一个从小就被家长批判、贬低和打压的孩子,往往配得感很低。

比如考了好成绩,父母却说“这才哪到哪,你做的还不够,别人能考满分,为什么你不能?”

再比如犯了小错误,父母会说“你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还能做成点啥?”

类似的话语,就会一点点把孩子内在的能量浇灭。

久而久之,孩子就慢慢学会了消极地看待自己。

他们无论取得多好的成就,总是会觉得是因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所以不该得到父母的夸奖。

孩子产生自我苛责的心理,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息息相关。

下面这些话,作为家长你是否对孩子说过呢?

作为孩子的你,曾经是否听过类似的话:

“爸爸妈妈努力工作赚钱,就是为了供你学习。”
“给你买xxx的钱,可是爸爸妈妈几天的伙食费。”
“你不要和别人攀比,我们家和别人家不一样。”
……

在这些话语中长大的孩子,常常会产生自我怀疑,很容易被低配得感包围。

其实,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艺术作品里,我们都常常看到那些因低配得感而备受困扰的人。

饱受低配得感困扰的人,往往在物质、事业、亲密关系,甚至学业上都很难达到最好的状态。

配得感低,很容易使人养成讨好型人格,一味顺从他人而忽略自己的感受。

这种讨好型人格也会在人的工作中反映出来,成为事业发展的阻力。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主角松子,幼时性格活泼、成绩优异,可为了博得父亲的更多关爱,她想尽办法讨好父亲,也因此习惯了模仿小丑的样子向父亲嘟嘴,甚至形成了条件反射。

这样的讨好型人格使得她在后来的所有关系中习惯了主动付出,在发现班上学生龙洋一偷钱后,松子也为他“挺身而出”,担下了偷钱的罪责,导致自己丢了原本安稳的教师工作,这一结果也使得松子的生活坠入泥潭,走向了愈发曲折的悲剧结局。

配得感低的人即使很努力,内心潜意识还是不敢相信自己,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更好的东西,并且在生活中是典型的"乐于付出,却不善于接受",由于不自信,潜意识里自我价值和配得感都非常的低,当别人肯定和赞美自己时会觉得坐立不安、不想去麻烦别人、接受了别人的好意或帮忙,总是想方设法地回馈别人,不想欠别人。

觉察自己内心的配得感,并不断滋养提升自己,我们才能拥有高配的人生

提升自己配得感的清单——

1,接受赞美,当别人赞美你的时候,不要再慌乱的找自己的缺点,也无需解释,欣然接受并表达感谢就可以了,谢谢,听到你这么说,我很开心。

2,接受赠予,有相欠,才有见面,关系才能建立,所以,当别人为你付出或者赠与的时候,自然愉悦的去享受,仍然表达感谢就可以了。

3,勇敢请求,练就让自己不带愧疚的请求别人的帮助,这样也练就了自己接受可能被拒绝的勇气。

4,勇敢拒绝,当别人请求你帮助,但是自己并不情愿或者不方便的时候,敢于说不。

5,敢于享受,当去到任何高级的场所,告诉自己,我是这里zui昂贵的,没有任何东西的价值可以超过我,我值得被尊重,我值得享受这些服务,我也值得拥有这些高贵。

包括家中如果有一些瓷器,昂贵物件,或者衣服包包,不要觉得,这个东西太好,我不舍得用,要记得你值得让他为你添姿增彩,你配得上他的美好,你也会拥有跟它配套的生活。

先有“天下第一”的气势

然后让它成为事实

一个人能不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往往就来自于这份资格感。

资格感缺失是什么?

我接受生命展开人生,我有能力有权利让我的人生轻松满足成功快乐。

当我因为某种原因否定这种权利时,资格感就会缺失了。

所有的改变~从接受开始。

我深深的,完全的爱和接纳我自己,即使我还有很多不足,还会责怪自己。

我不完美,同时我的明天会更好,明天会更好。

作者简介:柏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