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读|项丹利:三书联读话于谦

 劳月 2024-04-16 发布于浙江

读《再续大明二百年:于谦》时,我关注到了文中大量内容来自《明史》。所以读完书后我意犹未尽,又读了《明史·于谦列传》与《明朝那些事儿》的于谦部分。

读下来的总体观感是,《再续大明二百年:于谦》综合全面,通俗易懂;《明史·于谦列传》用寥寥五千余字的简洁笔墨,以传神的细节描写,让人体会到于谦之可敬可感可亲;而《明朝那些事儿》则通过精辟警人的议论,让人从于谦身上汲取一种面对现实生活坚韧不屈的精神力量。

一、《明史·于谦列传

——书生不逊百夫长

【《明史》原文】景泰元年三月,总兵朱谦奏敌二万攻围万全,敕范广充总兵官御之。已而寇退,谦请即驻兵居庸,寇来则出关剿杀,退则就粮京师。大同参将许贵奏,迤北有三人至镇,欲朝廷遣使讲和。谦曰:“前遣指挥季铎、岳谦往,而也先随入寇。继遣通政王复、少卿赵荣,不见上皇而还。和不足恃,明矣。况我与彼不共戴天,理固不可和。万一和而彼肆无厌之求,从之则坐敝,不从则生变,势亦不得和。贵为介胄臣,而恇怯如此,何以敌忾,法当诛。”

在兵败如山、皇帝被俘、人心惶恐之际,面对主和派的妄自菲薄与求和之心,《明史》里于谦这段话有理有据,气势恢宏地予以驳斥,达到了“自是边将人人主战守,无敢言讲和者”的直接效果。这来自两个方面,客观的理与主观的情。

客观上,于谦一针见血地指出:第一,也先两次遣使,先是侵略,继以欺骗,这次凭什么能信?第二,土木堡之战,也先杀我二十万同胞的血海深仇不共戴天,这次又怎么能和?退一万步来说,即便同意求和,也是弊远远大于利。欲填也先的欲壑,就必然养虎为患而损大明国家利益。也先心生不满则一战势不可免。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从情感上说,这段话真正让人体会到于谦的人格魅力。最后一句尤其振聋发聩:“贵为介胄臣,而恇怯如此,何以敌忾,法当诛。”贵为大明武将,却畏惧怯懦到这种地步,我们怎么还能团结一心,共御外敌?按照法律,这样的人应当诛杀!短短不过四句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经过情理两方面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分析,于谦让人热血澎湃。他虽是文官,宽袍大袖,从未领兵征战,却昂首挺胸立于朝堂之上,眉目坚毅,一身尽是杀伐果断的气魄,简直披坚执锐,杀气腾腾。这样的于谦,才会在北京保卫战中亲自坚守最艰难的、直面也先的德胜门,才会让一众武官拜服。不是胜,便是死!

于谦的这段话,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就是对高级指挥官的一场极其优秀的战前动员。攻守之道的利弊分析,处境身份的思考担当,让将士们重燃斗志,不畏生死,同仇敌忾。

二、《于谦:再续大明二百年》

——传记文学不可缺想象与议论

【原文】于谦一向对这帮依仗祖宗功业、作战不堪一击的“勋贵派”颇有成见。此时他们都主张议和,心里更是反感。于是他以自己“总督军务”的职权下了一道命令:“和不足恃,明矣。况且,我与彼不共戴天,理不可和。万一和而彼肆无厌之求,从之则坐弊,不从则生变,势亦不得和。贵为介胄臣,而怯如此,何以敌忾,法当诛。”

作者在书中是这样描述解读的:“这道命令里,于谦完整阐述了不能和蒙古瓦剌议和的道理。正统十四年的土木堡之战和北京保卫战中,明军死伤二十多万人,如今将士们尸骨未寒,就想要求和,怎么对得起他们的在天之灵?对国人也无法交代。况且此战,大明天子被俘,所以于谦称双方为不共戴天的仇敌,如何还能讲和?而且也先之前也骗了孙太后、钱皇后不少钱财,开口就要一亿两白银,怎么可能填得满也先贪婪的欲望?所以,于谦再次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回答了这件事:再有议和者,斩!”

这段话里,且不说逻辑分析不如《明史》中由理到情,有理有据,而且少了其中恢宏的气势(用词乏力,如“在天之灵”“不少钱财”),更吝啬笔墨于绝对的点睛之笔:“贵为介胄臣,而恇怯如此,何以敌忾,法当诛。”于谦“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作者这段文字里仅展现了一个头脑理智清醒的于谦,唯独缺少了“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武穆豪情,也缺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山之志。在他的高光时刻,作者没有用饱蘸豪情壮志的笔墨写出他的孤怀激烈的魂。

这本关于于谦的人物传记,作者清楚地梳理出了于谦一生的轨迹与错综复杂的关系,实属不易,但却没有塑造出有血有肉的,真正令读者感动的于谦形象。我觉得还不如朱祁镇来得形象鲜明,批判深刻。我认为,本书不仅在笔力上缺乏史书的功力,也在于缺少合理的人物形象细节和鞭辟入里的议论性语言。传记文学本就可以在局部细节上进行合情合理想象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然何来《史记》中鸿门宴这样脍炙人口的篇章?《明朝那些事儿》经久不衰的原因也就在于这两方面做得极其成功。

三、《明朝那些事儿》

——于谦的精神力量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这样描写于谦临战前的心理:“是的,我已经准备好了。少年时,我曾立志做一个像文天祥那样的人。无论寒暑,我在孤灯下苦读不辍。踏入仕途,我曾青云直上,也曾郁不得志,曾经登堂入室,也曾身陷牢狱。经历了数十年的磨砺和考验,我终于走到了这一步。我已无所畏惧。”他清楚地交代了于谦之所以能力挽狂澜的原因,一在于饱读诗书,二因饱经磨练,三有报国之志。我们为之感动的原因则在于当年明月巧妙地用了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在于谦半生的生命历程回忆中,带领读者跟随于谦一起毫无惧色地迈上了将要守卫的北京城的城楼,这是跨越时空的相遇。

《明朝那些事儿》在北京城保卫战胜利后这样总结议论:“在我看来,北京保卫战绝不仅仅是史书上记载的某年某月某日某些势力之间的一场战争,以及那由成王败寇规则书写的胜负关系。在这些公式化的语言背后,隐藏着人性的光辉。

这场战争真正向我们讲述的并不是王侯将相的丰功伟绩,而是一个关于勇气和决心的故事,是一个在绝境下始终坚持信念的传奇。

无论在多么绝望的情况下,也不要放弃希望,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于谦用他的行为为我们证明了这一真理。”

这一段充满情感而分析精当的议论,让读者自然而然地从于谦的身上汲取到了一种面对绝境而矢志不渝的浩然正气,深深地为之感动。

三本书读完后,一首乐府里最短的歌辞《公无渡河》在我的耳畔响起,似乎冥冥之中呼应了“救时宰相”于谦的一生: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

这首乐府词本写白首狂夫投河而死时其妻的悲惨呼号,情调悱侧凄怆,情感蕴藉深厚——警止渡河,惊叹渡河,哀叹堕河,无奈伤悲。

于谦在大明数十年精锐一夕覆亡,瓦剌兵临城下之际,坚定地喊出了“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以南宋的惨痛历史,警醒了所有人。他赤手扶天,守卫北京城,竟扶大厦于将倾,让大明史书得以翻过惨痛一页,有再续二百年之可能。最终却被昏君奸臣,朝奏午斩。人生的落幕里染着无限的悲哀的灰色。

“孤忠大节,万古攸传”,但也诚如《公无渡河》所唱,于谦的一生是让人无限敬仰也让人无比慨叹的一生。

本文短视频拍摄:任美茹、何水燕

本文段视频制作:沉言静思

文首题字:沈强民

文末篆刻:孙新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