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琴,只有靠这个,才能持续练下去

 宛与洛乐器 2024-04-17 发布于江苏

放弃,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缺少毅力,而是看不到希望。

并且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我提到过毅力是个很“稀缺”的东西。

很容易就会消耗殆尽,所以只靠毅力练琴,想要持续练下去,难上加难。

唯有靠“反馈”,才能成功持续。

比如,今天的演奏,比昨天少停顿了一下,又熟练了一点。

“反馈”不分大小,只要是对自己有激励作用的,都是好“反馈”。

练琴要能沉得住气。

就像我刚才煮饺子一样,肉馅饺子必须要“滚三滚”,也就是水沸腾三遍后,才能捞出。

只看着都飘起来了,并不代表都熟透了。

练琴也是这样。你听起来简单的旋律,看起来简单的乐谱,真到了视奏时,不一定就能一遍奏对。

出错也是正常的,但不可以怀疑自己,进而烦躁得不愿进行接下来的练习。

沉住气,奏不对的地方,多练几遍,弄正确了不就行了。

每个学琴者的现有水平不同,因此在练习时间上也自然不同,不要比这个。

技术较扎实的学琴者,可以一口气练一两个小时不带累的。

而对于初学者来说,练个五分钟,可能就会头晕眼花,身体疼痛了。

正常,练琴是在“全方位”地练,不光练脑,更是练身体。

练熟的作品,隔一段时间再进行演奏,虽然会有些生疏,但却会奏出“新的”内容。

前提便是,你得一直保持每天的练琴,并没有中断。

这“新的”内容,有可能是某一乐句,自己处理得更细致了,把之前含糊不清的音符,都给弄清楚了。

这是手指力量与耐力,进步的表现。

也有可能把一个乐句,奏得比之前更有“味道”了,有了明显的强弱对比。

这是理解能力、乐感以及“基本功”的共同提高。

不进步就对了,进步哪有那么明显的?

要是随随便便练个一两下,一两次,就能在演奏技术上出现明显的进步,那么练琴也就不算一件有难度的事了。

有难度,所以有“门槛”,所以能做到的人,才不简单。

作息不规律,还想把乐器练好,其实是有点妄想了。

身体疲惫没休息好,精神涣散状态不佳,是不可能练好乐器的。

作息不规律,其实也可以说是态度与重视程度的问题。

所以能够把乐器练好,能获得扎实、精湛演奏技术的学琴者,一定也是个生活规律、作息合理的人。

跑步可以给自己“设定”阶段性目标与奖励,练琴也可以。

比如,跑到前方1公里的亭子处,可以停下来休息5分钟。

练琴可以设置这样的目标:本次练习的这首作品,我练完第一乐段,就可以休息了。

奖励的形式多样,让自己合理的休息,也是一种奖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