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全管理30个实用图形

 书中淘乐 2024-04-17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一、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图

图片

建立责任制是基础性工作,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是前提,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是核心,标准化、信息化、双重预防机制、规章制度是管理。防范化解风险不仅是预防措施,从化解的角度来看,也包括应急处置措施。采用结构化思维进行分解与归纳,将主体责任划分为五要素:责任、投入、条件、管理、应急。
二、安全主体责任进阶图

图片

管理的深处是文化,文化的精髓在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安全工作的灵魂。文化与氛围是管理的高阶范畴,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管理的反弹抬头,助力管理长久有效。在主体责任图形的基础上,通过全过程的安全文化覆盖,形成安全主体责任进阶图。
三、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拼图

图片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要素构成了一个整体,就像拼图一样,相互连接,不可或缺。有一个要素出现问题或缺失,整个系统就会出现漏洞,形成事故隐患。
四、四步法安全管理四思路图

图片

安全管理是一个面上的问题,这其中涉及很多线条,也涉及很多工作。对于这些工作,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从管理对象上来看:作业活动、设备设施、部位场所的风险为基本管理对象。从管理基础上来看:责任制、技术设计、安全投入、教育培训为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从管理方法上来看: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险兆事件识别及上报、应急管理是主线。从管理实施上来看:其余为管理实施性工作。
五、轨迹双耦合事故致因模型图

图片

行为链与风险链本来是两个平行发展的致因链条,直至发展到行为安全因素与危险源,二者会发生第一次耦合,产生事故隐患,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什么会在这个节点耦合,因为不良的行为安全因素遇到危险源,才会出现问题。在风险度为零(绝对安全)的情况下,就不会存在危险源,仅仅只有因为安全因素,就不会形成隐患。行为与状态进一步发展,会发生第二次耦合,产生险兆事件。险兆事件达到接触临界能量且符合机会因素,就会形成后果,发生事故。
六、轨迹双耦合模型解释图

图片

风险链与行为链一次耦合,产生事故隐患,二次耦合,产生险兆事件。而行为安全因素则由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技术因素、意识因素等构成。
七、事故致因机理图

图片

从根源危险源到事故隐患,再到险兆事件(状态危险源的现实状态),最后到事故后果,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危险源、事故隐患、险兆事件和事故是事故发生的基本路径。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险兆事件管理是预防事故的三道主要防线。应急救援处置、善后补救处理是减少事故损失的两道主要战线。
八、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模型图

图片

双重预防机制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主要包括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分级、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主要包括隐患基准、检查人、检查对象、检查频次等。双重预防机制是机制,而非体系。
九、危险源内在逻辑关系图

图片

为便于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按照危险源是固有还是潜在的状态,划分为根源危险源与状态危险源。根源危险源是指现有条件下客观存在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载体。状态危险源是指根源危险源在一定条件下的潜在虚拟演变,形成可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一种潜在危险状态,其本质是虚拟的“致害物+伤害方式”。
十、风险控制的优先级图

图片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风险控制,管理的对象是人,“风险”和“人”是两个基本要素。从风险到人这条“路径”,是事故发生的“基本途径”。其中左侧端点是“风险”,右侧端点是“人”,通过结构化思维,从风险到人,可以采取本安化、屏障化、目视化、信息化等措施予以防控。
十一、事故隐患与控制措施关系图

图片

针对状态危险源,从事故隐患的角度着手,制定切合实际的管控措施。事故隐患主要有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不安全状态由技术措施整改,不安全行为由行为措施整改,管理上的缺陷由管理措施整改。因此,分别从技术措施、行为措施、管理措施3个方面制定控制措施。
十二、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模型图

图片

基于现有安全体系基本框架,按照四大阶段、八小阶段的PDCA循环修正模式,建立起包括业务管理体系、支持管理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四个分项体系的规章制度及记录实施性文件,每个体系下又包含若干分项要素,构成了安全标准化体系。
十三、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流程图

图片

在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模型中,既有体系建设的跟进循环过程,又具备分项体系与分项要素的覆盖面。具体建设流程如下:制定三大清单;进行危险源辨识,列出体系建设实施计划;识别出对应的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分为业务、支持、监督、应急四大业务板块;通过制定行为措施与技术措施,形成安全作业指导书、安全技术文件等;通过制定管理措施,结合指导书、技术文件形成规章制度;规章制度通过运行实施,形成记录性文件;对现有安全体系进行审计与诊断,形成审计诊断记录;根据审计与诊断记录改进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
十四、安全管理制度模块图

图片

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以具体直接的风险点为对象,比如设备设施、危险化学品、危险作业、消防等风险单元或风险点,称为业务管理制度;二是通过支持服务的方式,间接促进风险点的管理,比如安全投入、教育培训、劳保用品、警示标志等支持性措施,称为支持管理制度;三是通过监督监视的方式,间接促进风险点的管理,比如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带班工作、安全奖惩与考核等监督性措施,称为监督管理制度;四是通过应急管理的方式,间接促进风险点的管理,比如应急管理、事故报告、责任追究等通过事后应急补救性措施,称为应急管理制度。
十五、安全管理逻辑模块图

图片

业务管理制度为管理的主体对象,也是风险控制的核心工作,支持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分别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层级为业务管理制度服务,构成安全体系全流程、全方位、全链条系统。
十六、三大文件逻辑关系图

图片

操作规程、责任制、规章制度存在紧密的关系。操作规程从操作层面进行规定,说的是谁,应当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责任制从责任层面进行规定,说的是谁,具有什么责任,应当干什么;规章制度从管理层面进行规定,说的是谁,在什么阶段,应当做什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责任制的细化,操作规程是规章制度的具体执行,规章制度是操作规程的宏观要求。
十七、施工项目系统构成图

图片

施工项目主要涉及的安全生产相关主体有3大系统:项目主体系统、项目相关方系统、项目服务监督系统。项目管理团队构成项目主体系统,项目甲乙方及属地管理单位构成项目相关方系统,项目所属公司相关业务管理部门构成项目服务监督系统。
十八、施工项目双循环系统图

图片

项目主体系统为施工项目的核心系统,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构成施工项目内循环系统;项目主体系统、相关方系统、项目服务监督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施工项目的外循环系统。项目内循环系统主要是项目主体系统,由项目生产系统、技术系统、配置系统、安监系统等项目管理团队构成。施工项目管理团队本身是一个系统,系统内各角色又相互影响与作用。
十九、施工项目三系统作用关系图

图片

基于系统工程论中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理论,构建项目关键问题三维作用体系。三维体系中各角色相互作用,构成3个工作面,其中项目主体系统与项目相关方系统构成管理合作面,项目主体系统与项目服务监督系统构成监督服务面,项目相关方系统与项目服务监督系统构成沟通协调面。其中管理合作面为甲方、乙方分别对项目主体的作用,服务监督面为施工项目所属公司工程(合同)管理、技术服务、资源配置、安全监督部门对项目主体的作用,沟通协调面为项目所属公司部门与相关方的相互作用。
二十、承包商安全管理流程图

图片

承包商是企业的重要管理对象。对于企业来说,从准入、作业、再到续用“全链条”,需把好“七道关口”。一是通过资格审查,严把“准入关”。二是通过合同签订,严把“协议关”。三是通过入厂控制,严把“出入关”。四是通过开工策划,严把“预防关”。五是通过过程监管,严把“作业关”。六是通过经济考核,严把“奖惩关”。七是通过考核评价,严把“续用关”。
二十一、八大安全思维图

图片

一是法制思维,二是风险思维,三是系统思维,四是结构思维,五是降维思维,六是创新思维,七是屏障思维,八是管理思维。法制思维、风险思维是基础,所有的工作必须依据法制与风险来开展;系统思维、结构思维是方式,整体要系统思考,局部要有结构化思维;管理思维、屏障思维是理念,树立屏障思维,通过管理实现安全发展;降维思维、创新思维是手段,复杂问题简单化,结合实际进行管理。
二十二、事故应急预案解释模型图

图片

事故发生后,需要根据事故是否需要联动处置,判定启动现场处置方案或专项预案、综合预案。不需要联动处置的事故只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即可,需要联动处置的事故需启动专项预案或综合预案。
二十三、安全文化关系图

图片

安全文化是一种氛围,主要包括安全领导力和安全执行力两个方面。安全执行力包括激发兴趣、参与工作、资源配置三个方面。安全执行力包括执行标准、奖惩机制、执行素质、流程控制四个方面。
二十四、安全文化建设模型图

图片

“0”实现零事故。;“1”围绕一个核心。安全的核心是风险,安全管理的核心是管控风险;“2”打好两个基础。一个是打好以企业领导层为核心的安全领导力建设,另一个是打好以“管”“监”责任为核心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3”实现三个转变。即认知转变、态度转变、行为转变。认知、态度、行为构成了安全价值观;“4”抓好四块工作。安全物态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观念文化。
二十五、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路径图

图片

设定安全目标、确定以管控风险为核心,明确“认知、态度、行为”构成了认知三要素,统称为安全价值观。认知的提升或改变,来自于切合实际的措施与方法,这些措施方法符合大众价值观,就会达到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能起到较好的效果。而要实现以认知围绕风险,还要做好一些基础工作,予以支撑或保障管控风险。同样,基础工作也是通过具体措施改变理念予以实现的,最终也要回到具体的方法或措施。
二十六、安全管理基层与上层关系图

图片

对于基层,需要把握好“管”“监”两个两个要素。从横向上明确生产、技术、设备、采购、安监等人员的职责,对安全具有“管”的作用,属于“管”这个要素。明确安监人员的职责,对安全工作具有“监”的作用,属于“监”这个要素。对于上层,需要把握好“监督”与“再监督”两个要素。从纵向上来说,生产、技术、设备、采购、安监等人员从业务层面要对基层起到“监督”作用。从横向上来说,安监要对生产、技术、设备、采购的人员起到“再监督”作用。
二十七、安全管理内外因关系图

图片

“风险在基层,隐患在现场”。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内因是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各层级管理人员的认知高度、对法律和生命的敬畏、道德认知和人文情怀!政府依法行政、部门依法监管、上级要求、社会关注是外因。任何事物都是在内因、外因双重作用下发展变化的。两者的关系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二十八、“123”安全管理关系图

图片

以风险和人为核心,安全管理的两个基本要素是“风险”和“人”,风险是核心,人是对象;以责任制和文化为手段,责任制是基础,是低阶的要求,文化是高地,是高阶要求;以安全技术、管理工具、管理体系为方法。即关于安全工作的“123”,从逻辑上、方法上是一种合理的思考与思路。
二十九、安全管理体系模型图

图片

首先设定明确的目标。为实现既定目标,做好风险控制这个核心工作,从技术措施、行为措施、管理措施予以控制。而要实现风险控制,需要打好管监责任落实和安全领导力这两个基础。这些措施最终要运行起来,需要通过业务模块、支持模块、监督模块、应急模块的具体管理予以保障。
三十、安全管理结构化模型图

图片

危险源、事故隐患、险兆事件、事故是事故形成的主线条。针对事故发展的主线条,需要通过技术措施予以防控,同时,对于过程中涉及的人员,通过安全教育培训予以防控。而教育培训和技术措施要想长久有效,就要通过管理措施进行固化。从纵向上看,风险管控、隐患管理构成了双重预防机制,险兆管理、应急处置构成了应急管理机制。从横向上看,技术措施、教育培训、安全管理构成了“3E”对策。通过安全管理体系,使这些措施运行起来,形成动态管理。运行的体系需要以安全责任和安全文化作为基础,予以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