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欣赏-唐-李翰---【蒙求--125】

 溱湖之恋 2024-04-17 发布于江苏

作者:潘长宏(文学之都居士)

2024年4月17日

       李翰《蒙求》全书都用四言韵文,每四个字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句,上下两句成为对偶,各讲一个掌故,总计2484字。全书所讲的,大部分是历史人物故事,也 包括一些传说人物故事,其中有表现某种可取言行的,有带有激励劝勉意味的,有文学上脍炙人口的轶闻,从思想内容上看,自然难免有一些宣扬封建思想意识的东西,但跟其他许多蒙书比较,李氏《蒙求》还是属于取材较好、境界较广的一种。


  

      【李翰简介】

        李翰[约公元七六零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赵州赞皇人,李华之子。擢进士第。天宝中,寓居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为文精密,用思苦涩。天宝末,房琯、韦涉俱荐为史官。禄山之乱,从友人张巡客宋州。巡率州人守城,攻围经年,食尽矢穷方陷。睢阳人瑁其功,以为降贱。翰乃序巡守城事迹,撰张巡姚訚等传两卷上之。肃宗方明巡之忠义。士友称之。累迁翰林学士。病免,客阳翟卒。翰文有前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李翰的著名作品《蒙求》被收录在"唐诗"卷881-1。

     【蒙求125原文】王阳囊衣,马援薏苡245。刘整交质,五伦十起246。

     【蒙求125-译文-1】王阳囊衣,马援薏苡。

      《汉书·王吉传》:“王吉子阳,琅邪皋虞人也。少好学明经,以郡吏举孝廉为郎,补若卢右丞,迁云阳令。……自吉至崇,世名清廉,然材器名称稍不能及父,而禄位弥隆。皆好车马衣服,其自奉养极为鲜明,而亡金银锦绣之物。及迁徙去处,所载不过囊衣不畜积余财。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天下服其廉而怪其奢,故俗传'王阳能作黄金’。”


  

      《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初,援在交址,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士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马武与于陵侯侯昱等皆以章言其状,帝益怒。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茔,裁买城西数亩地槁葬而已。宾客故人莫敢吊会。严与援妻子草索相连,诣阙请罪。帝乃出松书以示之,方知所坐,上书诉冤,前后六上,辞甚哀切,然后得葬。”

     【蒙求125-译文-2】刘整交质,五伦十起

      梁任昉《奏弹刘整》:“御史中丞臣任昉稽首言:臣闻马援奉嫂,不冠不入;氾毓字孤,家无常子。是以义士节夫,闻之有立,千载美谈,斯为称首。臣昉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谨案齐故西阳内史刘寅妻范,诣台诉,列称:出适刘氏,二十许年。刘氏丧亡,抚养孤弱,叔郎常欲伤害侵夺。分前奴教子、当伯,并已入众。又以钱婢姊妹弟温,仍留奴自使;伯又夺寅息逡婢绿草,私货得钱,并不分逡。寅第二庶息师利,去岁十月,往整田上,经十二日,整便责范米六斗,哺食,米未展送,忽至户前,隔箔攘拳大骂,突进房中,屏风上取车帷准米去。二月九日夜,婢采音偷车栏夹杖龙牵,范问失物之意,整便打息逡。整及母并奴婢等六人来至范屋中,高声大骂,婢采音举手查范臂。求摄检,如诉状。辄摄整亡父旧使奴海蛤到台辩问,列称:整亡父兴道,先为零陵郡,得奴婢四人。分财,以奴教子乞大息寅。亡寅后,第二弟整仍夺教子,云应入众,整便留自使,婢姊及弟各准钱五千文,不分逡。其奴当伯,先是众奴。整兄弟未分财之前,整兄寅以当伯贴钱七千,共众作田。寅罢西阳郡还,虽未别火食,寅以私钱七千赎当伯,仍使上广州去。后寅丧亡,整兄弟后分奴婢,唯余婢绿草入众。整复云寅未分财赎当伯,又应属众。整意贪得当伯,推绿草与逡。整规当伯还,拟欲自取,当伯遂经七年不返。整疑已死亡不回,更夺取婢绿草,货得钱七千。整兄弟及姊共分此钱,又不分逡。寅妻范云,当伯是亡夫私赎,应属息逡。当伯天监二年六月从广州还至,整复夺取,云应充众,准雇借上广州四年夫直,今在整处使。……臣谨案:新除中军参军臣刘整,闾阎闟茸,名教所绝。直以前代外戚,仕因纨绔,恶积衅稔,亲旧侧目。理绝通问,而妄肆丑辞;终夕不寐,而谬加大杖。薛包分财,取其老弱;高凤自秽,争讼寡嫂。未见孟尝之深心,唯学文通之伪迹。昔人睦亲,衣无常主;整之抚侄,食有故人。何其不能折契钟庾,而襜帷交质?人之无情,一何至此!”(《文选》卷四十,李善注引沈约《齐纪》曰:“整,宋吴兴太守兄子也。历位持节都督交、广、越三州也。”)

      《后汉书·第五伦传》:“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也。其先齐诸田,诸田徙园陵者多,故以次第为氏。……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连以老病上疏乞身。元和三年,赐策罢,以二千石奉终其身,加赐钱五十万,公宅一区。后数年卒,时年八十余,诏赐秘器、衣衾、钱布。”     

     【蒙求125-释义】    

      王吉(?—前48),字子阳,西汉琅琊皋虞(今山东青岛即墨)人。西汉廉吏。囊是袋子或像袋子的东西,囊衣即只有一袋子衣物,表示为官十分清廉。王阳为人为官的清廉还有一个摘枣赶妻的故事。在长安时,因妻子随意摘了几颗邻居家枣树枝叶伸入他家院内的枣子,便将妻子赶走。邻居听说后,要砍掉枣树,才把妻子接回。当时流传着“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成语“王阳在位,贡公弹冠”即出自王阳。


  

        马援(前14—49),字文渊,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前文“伏波标柱,博望寻河”已有详解。薏苡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果仁叫薏苡仁或薏米。薏苡这里指马援从交址拉回来的薏苡果实,,因品质好,想种植。

      刘整,南朝齐、梁时人。南朝宋吴兴太守刘兄之子,任职中军参军。交质即“襜帷交质”,意思用帷帐等物品互相抵押。刘整虽为官,但对其寡嫂侄子非常刻薄无情。所以时任御史中丞的梁任昉才弹劾刘整,说他“人之无情,一何至此。”

      五伦即第五伦,字伯鱼,田姓,第五氏,名伦。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时期大臣。十起指“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这件事,意思是一夜十次起床,也没有睡不着。      

     【蒙求125-欣赏】  

      阳做官回家,只带一袋子衣物,可见其清廉。其妻摘枣事更显王阳非己物不取,自然对送上家门的礼物也不会收。马援在交趾为官,回来时只带当地薏苡,想在北方种植,没想到被京师豪贵误为金银珠宝,几乎死不能进祖莹。  人都是自私的,但自私失去公平之心,则世人会不待见。刘整对寡嫂刻薄,连御史大夫都看不下去,因此弹劾刘整。第五伦说,兄子病夜起十次看望,回来就能安稳入睡;可是儿子病,虽然不去看视,但整夜都睡不着,这应该就是人的自私。刘整交质,五伦十起都是体现人性自私的故事,但自私的程度却能体现人性的善恶的程度。

     【王吉在位,贡公弹冠】 

      王吉在位,贡公弹冠。原指西汉名臣贡禹,与王吉志同道合,听说王吉做官了,坚信会引荐自已,就弹去帽上灰尘,也准备去做官的故事。比喻作好做官的准备,乐意辅佐志向相同的人。


  

      王吉勤奋好学,通晓经术,创立《韩诗》王氏学派。他品德高尚,清正廉明。他的一生,不积资财,不坐公车,自备车马,出则好车马,鲜衣帽,入则布衣衾,疏食馔,天下人服其廉,而又怪其奢,所以俗传:“王阳能自作黄金用。”

       青年时代,他在长安太学求学时,一家人合租一套小院落。东邻有棵枣树,枝丫伸到他家院子里,妻子看到枝上大枣成熟,随手摘了一些,送给他吃。事后,他知道真相,嫌她爱占小便利,有辱家风,当即写了休书,把她撵走。邻家听说后,自知家里枣树惹了祸,几颗枣子而已,竟然引起这么大的风波,心里不安,深感内疚,执意要砍掉枣树。邻里赶来劝阻,他说:“只要王阳把老婆接回来,我就不砍了。为了几颗枣子,拆散人家一家人,这是罪过!”

       在邻里们劝说下,王吉才把妻子接回来。邻里还把这件事,编成一首歌,到处传唱:“东家有树,王阳去妇;东家枣完,去妇复还。”青年王吉教育妻子的故事,表现了他励志向上的精神,以及“不以恶小而为之”,用礼义治家的高尚情操,对我们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他学成归里后,以郡吏举孝廉,历任郎官、若卢县右丞、云阳县令。昭帝时,又举贤良,任为昌邑王中尉。昌邑王刘贺以逸为乐,游猎无节制,常常役使大批百姓,修路牵马,驱赶野兽。他上书直谏说:“您每天要跑200多里路,国人都放下农活,给您服务,这是要耽误生产,影响收成的。”刘贺不守常道,但心知好歹,他说“中尉很忠诚”,还奖赏了酒肉。过后,却又放纵如故。

       前74年,昭帝驾崩后,大司马霍光迎立刘贺为帝,王吉又上疏切谏:“大司马治国精明,您就把大权交给他,先做个垂衣拱手的皇帝吧。您还要改掉任性毛病,千万千万要小心谨慎啊!”刘贺又把他的话,当成耳边风,自以为大权在握,忘乎所以,为所欲为。结果,只做27天皇帝,就被废黜了。事后,原昌邑王府全部官员,200多人,都以失职罪而下狱处死,只有王吉和郎中令龚遂曾多次谏劝,免除死刑,剃去头发,罚为城旦。

       前68年,霍光去世,汉宣帝亲政,王吉被征召,任为博士谏大夫。当时,皇上宵衣旰食,勤理政事。同时,任用许、史、王外戚,补赏旧恩,并引为亲信,巩固皇位。王吉上疏,议论得失。他大谈儒家礼治思想,强调不可任人唯亲,要谨慎选拔人才,慎审使用官员,外戚与故友只给钱财,不给官职,要任用贤能,重用儒生,广布教化,淳厚民风,以致国家兴旺发达。他还提出“优婚、优生、优育”新建议。他说,现在婚姻制度不合理,讲究门当户对,姻亲循环〔近亲婚配〕,贵女下嫁,往往造成阴阳颠倒,上层多女乱;订婚重礼,贫家无钱,往往造成婚配不均,下层多旷夫。他又说,“世俗嫁娶太早,未知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多夭。”意思是,只有晚婚,才能达到“不夭”与“明教化”,从而实现“优生优育”。毫无疑义,他的这些观点,从理论上说,都是合理的,不过合理不一定合情。譬如,刚铲除庞大霍系,皇上三代没有亲属联系,也没有一点社会关系,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一个,不重用许、史、王外戚,怎么重组权力核心?同时,三代外戚为了他,历经磨难,九死一生,他不报恩,更待何时?一切睿智的人,设身处地想想,都不会对着干的。至于他的“优婚优生优育”观点,先知先觉,非常科学,简直超越时代两千多年,但是,在那个时代,圣明如宣帝,去贯彻执行,恐怕也无能为力。


  

       宣帝没往深处讲,只说,他的意见不切合实情,是书生之论,这应该说,是给他情面而又精当的评语。可是,看到宣帝不大重视他的意见,王吉未从自身找原因,却发泄书生意气,采取不与皇上合作的态度,借口有病,辞职回乡了。前48年,汉元帝继位,派使者去琅琊征召王吉,赴长安任职。

       而贡禹是王吉同乡,他俩人志趣相同,政见一致,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对儒经也很有研究,是经学家,曾被选拔为贤良,任为河南令。汉朝制度,每年岁尾,都要进行官员考评,分出优劣,实行奖惩。他当河南令时,在考评工作上,与上司意见分歧,受到责问,要他摘下官帽,解说辩白。上司满意后,让他再戴上官帽。可是,他竟然耍起书生意气,气愤地说:“帽子已摘下,怎可再戴上!”说完,便扬长而去,弃官回乡了。

       这次,听说朝廷又征召王吉,他非常高兴,认为王吉做了官,一定要引荐自己,于是,找出当年摘下的那顶官帽,弹掉上面的灰尘,表示庆祝,并示意自已也将有官做了。所以,世人相传:“王阳在位,贡公弹冠。”意思是说,他俩政见一致,志同道合,因此弹冠祝贺。可惜这时候,王吉已老,走到半路上就去世了。元帝悼念他,派使者吊唁、祭祀。

       贡禹却很幸运,79岁了,紧接着,也被朝廷征召。他非常高兴,家中仅有土地130亩,就卖掉100亩,也学着王吉,不坐驿车,自备车马,奔赴京都。元帝当即任他为谏大夫,后升为光禄大夫、少府,直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君臣融洽,荣宠之至。

       他数十次上书,谈论政事得失,以及治国安民之道。奏书中谈到人口问题,他指出,现在全国,内多怨女,外多旷夫,人口出生率不高,因此,他建议,应把大量宫女、奴婢免为庶人,使她们男婚女嫁,生儿育女。这一建议,有利于天下男女适时婚配,对于促进人口繁衍,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奏章中,他还主张选贤能,诛奸臣,减赋税,反奢侈,罢倡乐,修节俭。元帝信任,一再嘉奖,连年提拔。世人尊敬,称他“贡公”。前44年,贡禹在职去世,享年84。元帝追思他的忠心,赐钱百万,其独子年仅15,也任为郎中。


  

       山东琅琊王氏,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其家族的一世祖,就是王吉;家族的传家宝典,是王吉制订的六个字:言宜慢,心宜善。王氏家族传说,前77年,王吉任昌邑王刘贺中尉时,国王心性不定,宵小溜须拍马,官场险恶,令人忧愁。这时,一位老人送他三个字:“言宜慢”。凭着这三个字,他渡过一次次惊险,还得到嘉奖,或赦免。

       前67年,王吉应召,担任博士谏大夫。那位老人,又送他三个字:“心宜善”。其时,他位高权重,只因政见不合,曾利用职权,弹劾长史赵珞,致使他罢官,回家不久,就郁郁而终。后来,他遵照老人教导,深刻反省,痛改前非,公正待人,一生平安。从此,王吉便把“言宜慢,心宜善”,作为座右铭,并订为家训。

       他家族还传说,这六字箴言,是武帝丞相公孙弘所授。其实,公孙弘已于前121年在职去世,从时间与空间上,他俩都不可能有什么交集。王吉年轻时,曾担任过巴郡云阳县令,于是,他家族又传说,此县令王吉,成全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婚姻。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早在前118年,文豪司马就去世,此云阳令王吉,定非彼临邛令王吉,仅同名而已。其实,这些都是名人效应,附会之说,姑且言之,姑且听之。

       【作者简介】 

潘长宏(长宏、溱湖之恋、文学之都居士),1956年10月出生,江苏姜堰人,中国当代作家、摄像师;摄影、视频制作师;毕业于南京大学;种过地,当过兵,任过教,做过官;读过彪炳千秋的巨著《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中国通史》、《兵书战策》等中外名著和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居家藏书万余册,各类读书笔记七十余册。百度文库(墨斗鱼)金牌作者。《当代作家》杂志社签约作家。

        (摄影师在贵州梵净山采风时留影)

1987年9月、11月在《新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题为《建章立制 防微杜渐“泰县狠刹党员干部建私房中的歪风”》两篇文章。1986年以来参加过各个级别的66次有奖征文获奖。2019年6月参加全国的“'我来写作文’征文大赛”,当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本人撰写的《用中华特有的文明,把世界照亮!》获二等奖;2023年3月【七绝-惊蛰】一文在《当代作家》杂志社举办的“长江杯”文学艺术大赛中获得一等奖;6月《<牧歌>的历史传承(散文)》一文在2023“当代作家杯”文学艺术大赛获一等奖并在《当代作家》杂志2023第六期刊登;《散文诗●怀念领袖毛泽东》在“唱支山歌给党听”文学艺术大赛获一等奖并在《中国教育科学》杂志2023第7期刊登。2023年7月撰写的《血染的军旗高高飘扬》散文诗获得了“2023当代作家杯”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并在《时代中国》杂志第8期刊登。2021年4月5日冯站长之家一日一诗,发表了《水乡★迎亲★乌篷船》配音散文诗。2022年6月14日,新华在线网★综合★正文。发表了《潘长宏谈如梦人生(散文诗)》,2022年11月21日“美丽江苏网”大美江苏栏目转载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在世界上闪烁着异彩光芒(散文诗)》。 

2011年1月8日在360doc注册了【“溱湖之恋”最高级个人图书馆】,截止2024年1月6日,溱湖之恋图书馆在全馆亿位馆友TOP1000榜中排名第96位。本馆共收藏文章15516篇;8728位馆友关注;13年以来,共发表原创作品10028;访问阅读人次4725598;原创作品在亿位馆友中排名58位。本人第一部专著《成人成事与成业》问世。 

潘长宏以为,人生在世,只有多读书,勤耕耘,为社会做点奉献,实现自我价值,通过笔墨跃然纸上,坚持撰写内容健康、品位高雅、生动感人的作品来奉献社会!把人间的真、善、美弘扬光大,活出自己的精彩,面向阳光,不负累,不仰权贵,不卑微。读懂淡定、舍得,看透、聚散、进退五大天律,做一个自信、容人、坦荡、优雅、洒脱的自我。不要等到繁华落尽感叹人世沧桑,终身不留遗憾。从而无愧于这个时代。 

       电子图书馆:http://qhzl.360doc.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