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参不宜去芦

 中医闫大夫 2024-04-17 发布于山东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精华录(237)

古代文献记载,人参去芦防止呕吐、山茱萸去核防止滑精、远志去心防止咽痛,实际很少见到如是不良现象。以人参而论,芦内所含皂苷,高于参体二倍,补气健身能起重要作用,把它去掉,好似买椟还珠、弃了美玉,十分可惜。前人临床运用之参,皆为野生多年者,非人工种植的,个大、芦中皂苷多,易引发恶心、呕吐可能存在;而今日入药之参已非昔比,大都属东北石柱村一带人工种植者,时间甚短,数年即挖出上市,个小,芦内皂苷并不达标,服后不会呕吐,因而无必要视为毒物,盲目弃之。老朽处方所投人参均不去芦,从未发生异常反应。建议同道也应注意这一问题,挽回佳品,勿再陈土长埋。
小郎中按:从本文中可以看出张老既尊古又不泥于古的思想。古代的药物生长环境和现代大有不同,因此药效多有差别。古代药物大多是野生,医生现采现用,有很多鲜品,而现代大多数是规模化种植,工业化生产,农药化肥难免要使用一些,且生长时间短,因此药效与古代差别就会比较大,古代用一钱就可治好病,现代可能需要三钱甚至更多,古代可能用3-5味药就可治好疾病,现代可能需要10-15味药才行。因此,古今不同,中医药也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才可。
目前网络上有一些博主,可能并不是真正的医生,在网络上为了博取眼球和流量而满口胡言。开小方,用经方,用小药的医生才是好医生,开大方,用时方,剂量大的医生是庸医,这些论调纯粹就是胡诌八扯,扰乱视听,给中医行业摸黑。什么时候治病救人不以临床疗效为最终目的了,而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医生的处方了。任何医学的最终追求就是用快速的方法治好疾病且不留下明显的后遗症(西药激素也能快速治好一些疾病,但副作用很大,因此也不是好的选择),这才是医学的终极目标,而不是看这个医生是经方医生还是时方医生,这个医生是用小方还是大方。自古用小方能治好一部分病,用大方也能治好一部分病,关键看医生是否能认准疾病,辨证精确,这才是根本。当然小郎中在此也并非是鼓励大家开大方,而是要强调一切以辨病辨证为准,根据需要而定,如果能用5-8味药解决的问题,绝不多开;如果需要15-20味药才能解决的问题,该用还是要用,绝不含糊。但是一个方子开成20多味甚至一个处方密密麻麻的全是药了,这样的医生也要反思自己的临床思路,是自己辨证有问题还是只是单纯的为了多开药,如果是前者还好,自己多学习、多读书、多跟明师临床还能有提高的潜力,如果是后者可能这一生就只能是一个卖药翁了。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飞雪初降已暮天

烛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