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三行行商的成败兴衰

 细雨青衫 2024-04-17 发布于重庆
图片

明清档案

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帝废止了自清初以来的海禁政策,宣布在东南沿海开设榷关,负责接待外国来华商船。次年,广东的粤海关正式成立,并在广州设立了洋货行,挑选“身家殷实之人,愿克洋货行者”作为行商,专司接待洋商,这便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广州十三行”。在此后的100多年里,行商中诞生了好几位世界闻名的富商巨贾,却也有着不少破产、流放的失败者,他们一同见证着清朝对外贸易的兴衰。

图片

珠江畔的百年行商

广州诗人屈大均曾做《广州竹枝词》,其中便写道:“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可见,十三行的行商们与一般的商人不同,带有强烈的官方色彩,在对外贸易中占有绝对的垄断地位,因此,为了体现对行商们的尊敬,称呼时往往都会在其姓氏后加上一个“官”。行商们的历史虽然较晋商、徽商等短暂,但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商界地位,在当时都毫不逊色,其中如潘氏的同文行,更是拥有着百年的历史。 

潘氏的第一代掌门人叫潘振承,出生于福建泉州府,他在年轻时便来到了广东经商,主要从事南洋贸易。乾隆九年(1744),时年30岁的潘振承在广州的珠江边开设了同文行,成为了十三行的一份子。潘振承精通多门外语,为人热情,因此,很多洋商来到广州后都愿意先来拜访,有什么纠纷也都愿意请他来居中调和,这也使得潘振承在洋商中拥有了很高的威望,纷纷尊称他为“潘启官”。 

在与洋商的长期交往中,潘振承培养出了开阔的视野和长远的目光,逐渐在行商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领头人。不仅如此,潘振承头脑清晰,善于创造商机和把握机会。当时,英国商人运往中国的货物中有大量的毛织品,但在盛产丝绸棉缎的中国却难以找到市场。潘振承主动向英国商人承诺,愿意长期包销其中四分之一到一半的货物,同时,也要求英国商人按同样比例包销自己商行的生丝和茶叶。英国商人为了保证毛织品的销路,加上本身也需要采购生丝和茶叶,因此很快答应了潘振承的要求。如此一来,潘振承就和英国商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贸易往来,逐渐垄断了与英国的生丝和茶叶贸易。在潘振承的努力下,同文行从广州走向了世界,甚至开始接受英国商人的伦敦汇票,潘氏的名望也在乾隆朝晚期达到了顶峰。 

乾隆五十三年(1788),潘振承去世,第三个儿子潘有度接班成为了潘氏新的代言人。潘有度与父亲一样坚守诚信,但相对比较低调,还特意把同文行在行商的排名放到了次席。不仅如此,潘有度进取好学,眼界开阔,对世界格局有很深的了解,甚至被美国麻省农学会吸收为会员。但是,潘有度的性格中也有倔强的一面,嘉庆五年(1800),粤海关监督佶山向行商们索取佣金,身为行商领袖的潘有度据理力争,坚决不肯屈服。此种情形几番下来,潘有度疲于应付,索性花了50万两银子退出了行商队伍。缺乏首领的行商们不仅很快陷入倒闭风波,洋务事宜的办理也十分混乱。嘉庆帝难以忍受,深知潘有度“身家素称殷实,洋务最为熟悉,为夷人及内陆商民所信服”,于嘉庆十九年(1814)十二月初二日专门下旨,要求潘有度回归:“其退商潘致祥(潘有度)久充洋商,家道殷实,从前蒙混请退,本属取巧。现当洋行疲敝之时,岂容任其置身事外。着责令仍充洋商,与各统商认真清理一切。”

图片

嘉庆十九年(1814)十二月初二日

嘉庆帝下旨命潘有度重新出任洋商

潘有度复出后,以“同孚行”的名义重新加入了十三行,迅速地整顿风气,很快就恢复了原有秩序。在他去世后,幼子潘正炜正式接班,将潘家再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其财富被当时的法国人认为堪比一个欧洲国王的地产。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十三行制度走到了终点,潘正炜也在战后主动结束了“同孚行”,潘氏家族的百年行商生涯就此画上了句号。

图片

享誉世界的行商巨富

在十三行的众多行商之中,无论是财富、声望,还是地位、实力,潘氏无疑是首屈一指的,而要说到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就只有伍秉鉴为代表的伍氏家族了。

其实,伍秉鉴的父亲,同时也是伍氏第一代领袖的伍国莹不仅与潘振承一样同为福建人,早年间也在潘氏的同文行当过账房,因此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会计和管理经验。不久,伍国莹离开了同文行,开始自己做生意,并凭借着之前在潘氏的人脉,与洋商们搭上了门路。乾隆四十八年(1783),伍国莹建立了怡和行,生意逐渐扩大,自己也收获了“浩官”的尊称。然而,好景不长,伍国莹的生意很快遇到了波折,应对不利之下,到乾隆五十四年(1789)时,伍国莹欠下了债务无力偿还,最后只能一度潜逃。

幸运的是,伍秉鉴也借此机会登上了历史舞台,伍氏一族也迎来了巨大的转折。嘉庆六年(1801),伍秉鉴正式接管怡和行,采取了各种措施,短短5年时间,不仅还清了债款,更将原本濒临破产的怡和行做得风生水起。嘉庆十一年(1806),伍秉鉴已经与同文行的潘有度、广利行的卢观恒并驾齐驱,成为了当时的行商领袖。次年,潘有度退出了十三行,将总商的位置让了出来,伍秉鉴在众多行商的推荐下,当仁不让地成为新的总商。此后,即便是潘有度再度回归,也没有撼动伍秉鉴的总商位置。

伍秉鉴性格诚实细心,不计较小利。伍秉鉴曾经委托一位美国商人代其销售一船生丝,不料美国商人擅自做主,用卖生丝的钱买了一批英国的毛织品,结果回到了广州后根本卖不出去,只能全部赔在了手里。当美国商人忐忑地将此事告知了伍秉鉴后,表示自己愿意承担损失,没想到伍秉鉴并没有接受赔偿,而是自己承担了所有损失,默默地收下了这些毛织品。伍秉鉴的这些事情比比皆是,让他在洋商中保持了良好的口碑,怡和行也被众多洋商看作首选的生意对象。

此外,伍秉鉴和官府打交道上也有一套自己的办法。伍秉鉴善于跟官府沟通,经常主动捐献钱财,与广东省的上下官员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伍秉鉴从嘉庆六年主持怡和行开始,到鸦片战争后结束怡和行,以各种名义送出了160万两白银。除了官面上的往来,伍秉鉴还在官员们的私事上积极出手,如林则徐刚来广州时身体不适,伍秉鉴便代为延请商馆的美国医生为其治疗,如此等等。

伍秉鉴不但与英国的很多老牌公司保持联系,还善于和新兴的美国商人打交道,帮助美国商号柏金斯行成为了在华的四大洋行之一。之后,他还将自己的商业版图扩张到了国外,不但贩卖的茶叶在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等地十分畅销,伍秉鉴还在美国投资了保险业、证券业等,其子伍绍荣接班后,还参与投资了美国的铁路建设。可以说,怡和行在伍秉鉴和伍绍荣父子手中成为了跨国财团,而伍氏家族也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图片

失败者的故事

除了潘氏、伍氏两个家族外,也有不少行商算得上一时翘楚,如卢观恒带领的广利行在嘉庆二年(1797)规模就已经仅次于总商潘有度,之后又与伍秉鉴并驾齐驱。梁经国于嘉庆十三年(1808)建立天宝行,仅用了22年便让天宝行从行商中的倒数第一升到了第五位。但是,在这些成功者的背后,也有很多失败者。

十三行筹建之初,行商们凭借粤海关的支持,通过垄断对外贸易赚取了高额利润。乾隆帝继位后,性喜奢华享受,经常要求粤海关为其采购西洋贡品。粤海关只能不断用税款填补这笔巨大的开支,并将压力转给十三行的行商们。行商们迫于无奈,只能不断给粤海关以及广州当地的官员送礼,大大加重了经济负担,加之与洋商往来稍有不慎,便会发生纠纷,都使得行商们出现了欠债难还、资金周转不灵等各种问题。

乾隆四十五年(1780),行商颜时瑛、张天球等4人欠洋商的债务高达380万元,乾隆帝为了显示公正,命令刑部严审颜、张等人,并要求其他行商分摊他们的欠款,分10年偿还。这种所有行商共同分享经营风险的制度,给行商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许多行商被迫为其他行商支付大量欠款,弄得自己也债台高筑,最终走向破产甚至丧命。乾隆五十七年(1792),万和行的蔡世文接替潘振承担任行商首领,原本号称殷实富户的蔡家在此后的短短4年里,便因为受到其他行商欠款拖累,加上官府的勒索,家境一落千丈,蔡世文也因积忧成疾而选择了自杀。

不仅如此,有的行商甚至沦落到被流放边疆的地步。乾隆五十五年(1790),行商吴昭平因为欠巴斯商人贷款25万多元而被逮捕,最终被判革职,流放伊犁,其欠款由其他行商分摊偿还。嘉庆十四年(1809),两广总督百龄审理万成行沐士方拖欠印度商人24.77万两一案,以其无力偿还,判处充军伊犁。嘉庆十四年,会隆行的郑崇谦、达成行的倪秉发两人宣布破产,次年均被收监,经百龄审理后最终判定将郑、倪两人革职抄家,从重判往伊犁充军。审判结果下来后不久,倪秉发便死于狱中,郑崇谦到了伊犁,3年后死于当地。道光九年(1829),两广总督李鸿宾、广东巡抚卢坤审理隆福行的关成发欠债破产案,按清廷例律革去其捐得的通判监提举名衔,发配新疆伊犁充军。这些流放的行商,运气好的还能勉强糊口,运气差的往往待上几年便去世了,可谓悲惨。

在十三行的百年历史上,行商们中既诞生了成为商贾巨富的幸运儿,也出现了破产、充军的失败者,他们都伴随着十三行的历史跌宕起伏,在清朝对外贸易的舞台上,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故事,也为后世研究清朝对外贸易历史留下了丰富的资料。

文章来源:《中国档案》2024年第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