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满分作文——那人·那巷·那味道

 我要折腾 2024-04-17 发布于陕西

物是人非,又能于何处再寻旧味。——题记

我和妈妈漫步于老街,人头攒动,车水马龙。街道两旁的店铺被装饰得潮流精美,嘈杂的音乐声代替了质朴的吆喝声,传统的店铺也被取代,满眼尽是一些洋快餐、咖啡店。在老街拐角处,我被一个木质的小推车吸引,小车上的喇叭吆喝着:“苏州名小吃--海棠糕,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上面悬挂着一面木质小牌,我走近一看,上面赫然写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个字。一个年轻人正在做海棠糕,吸引了许多人驻足,我也不例外。

刚出炉的海棠糕冒着热气,被装在一个透明的小方盒中,非常美观。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虽然海棠糕的样子比以前更为精致了,但我却吃不出从前的味道,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消失了。儿时,每次我来到这儿,都会买上几块,海棠糕那软糯香甜的味道,至今在心底回昧。

如今,那味道,也只能成为回忆……

之前的老街,一排排店铺简朴而具特色,都是一些苏州当地的小吃。走在街上,时不时会传来几声叫卖声,摊主亲切地招呼每一位客人。熟悉的街道,延伸到巷子深处。

有一位老人,每天准时推着一辆有些破旧的木质推车来到小巷卖海棠糕。他粗糙的手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脸上堆满了皱纹,洋溢着温暖的笑容,时不时地用苏州话吆喝着,买海棠糕的人络绎不绝。老爷爷和蔼可亲,每次我都会和爷爷简单地聊上几句。爷爷告诉我,他十六岁那年为了维持生计开始学做海棠糕,这一做就是五六十年,很多人都是吃着他的海棠糕长大的。我心中暗暗敬佩,一件事坚持做了大半辈子,是如此不容易。大半辈子不仅造就了他娴熟的技艺,也成就了一代人深入记忆的味道。

他一边交谈一边熟练地在模具上刷一层油,再均匀地倒上面浆,用勺子在碗里挖出准备好的豆沙馅和油,依次放到面浆上。接着,他用面浆把模具填满,加入瓜子仁、芝麻、红绿瓜丝。只需片刻工夫,用竹签轻轻一挑,海棠糕便翻了个身。爷爷不停地翻着面,以防粘锅,用手抓起一把白糖,洒在海棠糕上,糖慢慢融化,焦黄色的外皮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刚出炉的海棠糕发出滋滋滋的响声,色如琥珀,香味扑鼻,糕香不怕巷子深哟!爷爷用牛皮纸包起来,递过来,又继续做下一锅。

我有些迫不及待,小心地拿起海棠糕,吹了吹,咬上一口,饱满的豆沙涌了出来。豆沙甜甜的,果仁香香的,外壳脆脆的,令人回味。

而今爷爷年纪已大,不再出摊。街道也被开发,新潮的店铺充斥着老街,那些“老物件”早已不见,就算还在,但那味道却与我记忆中的味道相差甚远。也许,童年记忆中的味道,在这老街,恐再难寻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