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味甪直

 苏迷 2020-03-25
《姑苏晚报》
2020-03-23 

  程庆昌

  每个地方总会有令人记忆犹新的味道。寻味甪直,做一个懂生活的人。

  虽说疫情还没有消除,家门口的春光,却无法抵挡,还有独属于一座古镇的味道。

  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肥而不腴,是一款天然绿色的健康小吃。悦目的嫩青色,是浆麦草的汁,也有用青艾汁的,糯米粉团里再裹豆沙馅,不甜不腻,清香怡人,色香味俱全。朋友妻手巧,送我们不少自家做的青团子,有豆沙馅的,有鲜肉馅的,入口,除了食材本身的味觉渗透,更多些友情的融汇。人在江湖,有朋友相知,真好。

  “春香斋”是老店,专营姑苏糕点,阿公阿婆不厌其烦,传承着老姑苏的味道。青团子是店里的招牌之一。店面不大,声名却是远播,老苏州来甪直,都要到这里来买一提两提青团子,这种味道,就是一种念想,一种记忆,希望不管时光如何流淌,这样的味道,一直都在。

  南瓜糕,又是一种味道,也是一种乡味。老街上做南瓜糕的店铺有很多家,选用最常见的食材,成就的味道却很经典。南瓜的香甜,糯米粉的筋道,组合到一起,远远超出单一食材。再点缀些蜜枣、红绿丝,很是喜庆,一家人围在一起享用,甜蜜、红火,有寓意,更有蕴味。一家店铺的南瓜糕就是一种味道,不会雷同,就像在店铺里张罗的那些人。有了这些差异,就多出些层次感,这就是“生活”两字最好的注释。

  甪直的酱菜,很有名,萝卜干、大头菜、乳瓜、甜酱、面酱等,各具特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甪直萝卜干,清酥香醇,甜中带咸。无论从“张源丰酱园店”到“甪直酱品厂”,还是从“源丰萝卜”到“甪直萝卜”,都记录了时代变迁,也记录了一种乡味的传承与发展。甪直萝卜的制作技艺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游甪直,逛老街,不买几袋甪直萝卜,一定少些甫里老街的滋味,这可是穿越时间的味道,留在光阴里的蕴味。

  走在老街上,看着铺子里包装好的萝卜干,味蕾一下子鲜活起来,一碗江米粥,一碟切成薄片的甪直萝卜,这样的早餐是不是很入心?真该慢下来,好好享受这样的家居日子,品味这样的家居生活。不紧不慢,不温不火,就像萝卜干里咸中带甜的味儿,直往心口里钻,味道足,还层次分明。

  甪直的海棠糕,平常,却很动人,有温度。一个老人,坐在巷子口,一个炉子,一把铁质印模,就能把海棠糕的香味,传出很远。吸吮这焦糖香,来一块热乎乎的海棠糕,是不是很幸福?豆沙馅、红绿丝,清甜而朴素,咬一口,松软甜脆,会是怎样的味觉冲击!逛老街,走着走着馋虫就钻了出来,这么多美食就在眼前,怎么禁得住?

  西汇下塘街有家做麦芽糖的店铺,老板是位中年男人,风趣幽默。他把制作麦芽糖当成一种艺术,一边拔拉刚出锅的麦芽糖,一边唱歌,歌词多为即兴现编,特别吸引小孩子。麦芽糖带着不少人的儿时记忆,民间艺术,草根百姓,一样会在不经意里留下一个又一个温暖瞬间。

  甫里蹄软糯味厚,甜而不腻,不能不说。据传“甫里蹄”得名于唐末诗人“甫里先生”陆龟蒙。他在设宴的时候少不了这道菜,没料想流传下来一道坊间美味。甪直人家办喜宴,蹄髈必不可少。老街上经营“甫里蹄”的商家不少,或叫“甪直蹄髈”,油红光亮,撩人味蕾。

  在甪直,还有很多味道,际遇到即是缘分。桂花糕、芡实糕、松子糖、糯米酒……夏天,有嫩嫩的莲蓬。秋天来,说不定在巷子口就能遇上卖红菱的老阿婆,轻轻问一句,菱角阿要?就会令人脚下生根,站在巷子口不想走。

  每个地方总会有令人记忆犹新的味道。寻味甪直,做一个懂生活的人,有何不可,又有何不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