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比乌斯环

 零壹贰012 2024-04-17 发布于湖北

定义

莫比乌斯指环是由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莫比乌斯(August Ferdinand Möbius)和约翰·李斯丁(Johhan Benedict Listing)在1858年独立发现的。这个结构可以用一个纸带旋转半圈再把两端粘上之后轻而易举地制作出来。事实上有两种不同的莫比乌斯带镜像,他们相互对称。如果把纸带顺时针旋转再粘贴,就会形成一个右手性的莫比乌斯带,反之亦类似。
莫比乌斯带本身具有很多奇妙的性质。如果你从中间剪开一个莫比乌斯带,不会得到两个窄的带子,而是会形成一个把纸带的端头扭转了两次再结合的环(并不是莫比乌斯带),再把刚刚做出那个把纸带的端头扭转了两次再结合的环从中间剪开,则变成两个环。如果你把带子的宽度分为三分,并沿着分割线剪开的话,会得到两个环,一个是窄一些的莫比乌斯带,另一个则是一个旋转了两次再结合的环。另外一个有趣的特性是将纸带旋转多次再粘贴末端而产生的。比如旋转三个半圈的带子再剪开后会形成一个三叶结。剪开带子之后再进行旋转,然后重新粘贴则会变成数个Paradromic。
莫比乌斯带常被认为是无穷大符号「∞」的创意来源,因为如果某个人站在一个巨大的莫比乌斯带的表面上沿着他能看到的“路”一直走下去,他就永远不会停下来。但是这是一个不真实的传闻,因为「∞」的发明比莫比乌斯带还要早。

奇妙之处

一、莫比乌斯环只存在一个面。
二、如果沿着莫比乌斯环的中间剪开,将会形成一个比原来的莫比乌斯环空间大一倍的、具有正反两个面的环(在本文中将之编号为:环0),而不是形成两个莫比乌斯环或两个其它形式的环。
三、如果再沿着环0的中间剪开,将会形成两个与环0空间一样的、具有正反两个面的环,且这两个环是相互套在一起的(在本文中将之编号为:环1和环2),从此以后再沿着环1和环2以及因沿着环1和环2中间剪开所生成的所有环的中间剪开,都将会形成两个与环0空间一样的、具有正反两个面的环,永无止境……且所生成的所有的环都将套在一起,永远无法分开、永远也不可能与其它的环不发生联系而独立存在。
莫比乌斯环、环0和生成的所有的环的六个特征:
一、莫比乌斯环是通过将正反面其中的一端反转180度与另一端对接形成的,也因此它将正反面统一为一个面,但也因此而存在了一个“拧劲”,我们在此不妨称之为“莫比乌斯环拧劲”1。
二、从莫比乌斯环生成为环0需要一个“演变的裂变”过程,此“演变的裂变”过程将“莫比乌斯环拧劲”分解成了因“相通”或“相连”从而分别呈现出“螺旋弧”向下和“螺旋弧”向上两个方向“拧”的四个“拧劲”。这四个“拧劲”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的“拧劲”将正面转化为反面,而第二个和第四个的“拧劲”再将反面转化为正面,或者说是,这四个的“拧劲”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的“拧劲”将反面转化为正面,而第二个和第四个的“拧劲”再将正面转化为反面,使所生成的环0从而存在了“正反”两个面。
三、从莫比乌斯环生成为环0的过程,还使环0具有了因相互转换而最终呈现为同一个方向上的、性质不同的四个“拧劲”。“演变的裂变”过程将莫比乌斯环的“莫比乌斯拧劲”分解成环0中的四个“拧劲”,“莫比乌斯拧劲”的“能”也被生成了环0中的这四个“拧劲”的“能”,但环0中的这四个“拧劲”的“能”是“莫比乌斯拧劲”的“能”2倍,新生成的1倍于“莫比乌斯拧劲”的“能”的方向与原来的“莫比乌斯拧劲”的“能”的方向相反。
四、从莫比乌斯环生成为环0的过程,还使环0的空间比莫比乌斯环的空间增大了一倍。
五、从环0生成环n和环n+1的过程,环0中的四个“拧劲”的“能”不会增加,但从环0的“裂变”中,每“裂变”一次会增加一个环0的空间。
六、从环0生成环1和环2以及再“裂变”直至环n和环n+1后,所生成的所有的环n和环n+1都将套在一起,永远无法分开、永远也不可能与其它的环不发生联系而独立存在。
从莫比乌斯环的三个奇妙之处和莫比乌斯环、环0以及生成的所有的环的六个特征,我们得到奇妙的启示:
一、无论将莫比乌斯环放在宇宙时空的任何地方,我们同样也会发现莫比乌斯环之外的空间也只能是存在一个面,因此,宇宙时空的任何空间之处也只存在一个面。如果宇宙时空的任何空间之处只存在一个面,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宇宙时空中的任何一点与其它的点都是相通的,即整个宇宙时空是相通的,任何一点都是宇宙的中心,也是宇宙的边缘,宇宙时空中的任何物质也都是一样,也都处于宇宙的中心,也都处于宇宙的边缘。
二:宇宙时空中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通过“裂变”的方式无中生有2地生成一个对立的阴阳两性。无论生成的这一个对立的阴阳两性是否需要载体呈现出来,通过“裂变”的方式,无中生有地、生成的一个对立的阴阳两性,都需要一个比原来的空间大一倍的空间,来体现这生成的、一个对立的阴阳两性。
三:只要存在“裂变”就会使原来的莫比乌斯环不再以“本来面目”存在,或者说,原来的莫比乌斯环已经不存在了。从无中生有的、生成的、具有一个对立的、阴阳两性的环0“复原”成原来的莫比乌斯环,则需要化解一个对立的阴阳两性的面。
四、从莫比乌斯环生成为环0的过程,还使环0具有了因相互转换而最终呈现为同一个方向上的、性质不同的四个“拧劲”。我们得知,任何一个肯定应该是一个具有同一个方向上的、有缺口的或说成是非绝对的否定之否定之否定之否定的矢量(有一定方向的否定)过程。
五、从环0生成环1和环2以及再“裂变”直至环n和环n+1后。这说明宇宙万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法则,而且任何一点或一个事物都与其他所有的宇宙万物相通相连,是不可分割的、不可遗漏的。
六、宇宙万物从最终起源上来讲是没有任何差异的,均起源于只有一个面的空间或者说没有任何面的状态。因此也可以说宇宙万物都是从无中生有中而来,只不过是在演变的过程中呈现出差异而已。
七、在莫比乌斯环生成为环0的“裂变”过程中,无中生有的增加生成原有“拧劲”中的1倍的新的能量,也就是说在新产生的一对阴阳两性关系体的过程中的“裂变”不遵循“能量守恒原则”;而之后的所有的宇宙万物的再“裂变”只能使宇宙的时空增大,不再生成新的能量,而且在“裂变”中必然遵循“能量守恒原则”。
八、宇宙时空中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通过无中生有的方式第一次生成阴阳两性,然后再分别以刚生成的阴阳两性为基础生成第一次的阴阳两性的两个物质,第二次、第三次……直至永无穷尽。
注释:
1、“莫比乌斯环拧劲”:这“莫比乌斯环拧劲”就是牛顿百思不得其解的、知道它存在,但却未能明确找到的和明确表达出来的“上帝之手”。现代物理科学对此也有了最近、最新的发现,将之称之为“暗物质”或“暗能量”,实质上是找到了宇宙生成时的这“莫比乌斯环拧劲”,而在宇宙时空下“暗物质”是“暗能量”生成物质时的中间态,会以“暗能量”生成一对正反对立的两倍“能量”的形式存在并且会无处不在。更明确、确切地说,应该是以与“空间”的生成而同时生成的新的一对“正反能量体”的这一载体(物质的)与这一载体所运行的空间和这一载体与统一整体的宇宙时空及宇宙时空中的万物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以生成这一载体和这一载体所携带的“正反能量体”为结果的形式在宇宙时空下存在,也正因此,宏观宇宙的空间和物质就会在宏观的宇宙中呈现出空间与物质的不断生成和时间的延续,也正因这“莫比乌斯拧劲”或“暗能量”才有了推动宇宙万物的“时间之箭”,同时也正因为“暗能量”的存在导致在宏观宇宙时空下与宇宙时空中的任何一点,在“第一裂变”的过程中能量不守恒定律的必然存在,能量不守恒也只有在这一最初的“第一裂变”的过程中存在和适用。
2、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指宇宙在生成之始是只有一个面或者说是没有任何面,确切地说是呈现出浑然一体的、不二的面。在此种状态下,因是浑然一体的状态,就使其自身存在着“拧劲”的“能”,这一“拧劲”的“能”,促使其自身具有“裂变”的“需要”,在“裂变”中,生成对立的、“阴阳”两性的“对立统一的状态”,同时增加生成出1倍于原来的相反方向的“能”,呈现出“无中生有”的演变过程。

来源发现

公元1858年,两位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和Johann Benedict Listing分别发现,一个扭转180度后再两头粘接起来的纸条,具有魔术般的性质。与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双侧曲面)不同,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单侧曲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这一神奇的单面纸带被称为“莫比乌斯带”(Möbius strip)。
莫比乌斯指环[一种拓扑学结构]

证明方法

莫比乌斯
全名:奥古斯特·费迪南德·莫比乌斯(August FerdiUs Möbius,1790-1868年)是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
1790年11月17日生于德国瑙姆堡附近的舒尔普福塔。
1808年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后转攻数学、物理和天文。
1814年获博士学位,
1816年任副教授
1829年当选为柏林科学院通讯院士,
1844年任莱比锡大学天文与高等力学教授。
1868年9月26日卒于莱比锡
莫比乌斯的科学贡献涉及天文和数学两大领域。
在数学方面,首先是他对19世纪射影几何学的影响。莫比乌斯发展了射影几何学的代数方法。他在《重心计算》(1827年)一书中,创立了代数射影几何的基本概念------齐次坐标。在同一著作中他还揭示了对偶原理与配极之间的关系,并对交比概念给出了完善的处理。莫比乌斯带(1858年)。他较早对拓扑学作深入的探讨并给出恰当的提法。此外,莫比乌斯对球面三角等其它数学分支也有重要贡献。
公元1858年,莫比乌斯发现:把一个扭转180°后再两头粘接起来的纸条,具有魔术般的性质。因为,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即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颜色;而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即单侧曲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
我们把这种由莫比乌斯发现的神奇的单面纸带,称为“莫比乌斯带”。
拿一张白的长纸条,把一面涂成黑色,然后把其中一端翻一个身,如同上页图那样粘成一个莫比乌斯带。现在像图中那样用剪刀沿纸带的中央把它剪开。你就会惊奇地发现,纸带不仅没有一分为二,反而像图中那样剪出一个两倍长的纸圈!
有趣的是:新得到的这个较长的纸圈,本身却是一个双侧曲面,它的两条边界自身虽不打结,但却相互套在一起!为了让读者直观地看到这一不太容易想象出来的事实,我们可以把上述纸圈,再一次沿中线剪开,这回可真的一分为二了!得到的是两条互相套着的纸圈,而原先的两条边界,则分别包含于两条纸圈之中,只是每条纸圈本身并不打结罢了。
莫比乌斯带还有更为奇异的特性。一些在平面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却不可思议地在莫比乌斯带上获得了解决!
比如在普通空间无法实现的“手套易位问题:人左右两手的手套虽然极为相像,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不可能把左手的手套贴切地戴到右手上去;也不能把右手的手套贴切地戴到左手上来。无论你怎么扭来转去,左手套永远是左手套,右手套也永远是右手套!不过,倘若自你把它搬到莫比乌斯带上来,那么解决起来就易如反掌了。”
在自然界有许多物体也类似于手套那样,它们本身具备完全相像的对称部分,但一个是左手系的,另一个是右手系的,它们之间有着极大的不同。
“莫比乌斯带”在生活和生产中已经有了一些用途。例如,用皮带传送的动力机械的皮带就可以做成“莫比乌斯带”状,这样皮带就不会只磨损一面了。如果把录音机的磁带做成“莫比乌斯带”状,就不存在正反两面的问题了,磁带就只有一个面了。
莫比乌斯带是一种拓扑图形,什么是拓扑呢?拓扑所研究的是几何图形的一些性质,它们在图形被弯曲、拉大、缩小或任意的变形下保持不变,只要在变形过程中不使原来不同的点重合为同一个点,又不产生新点。换句话说,这种变换的条件是:在原来图形的点与变换了图形的点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邻近的点还是邻近的点。这样的变换叫做拓扑变换。拓扑有一个形象说法——橡皮几何学。因为如果图形都是用橡皮做成的,就能把许多图形进行拓扑变换。例如一个橡皮圈能变形成一个圆圈或一个方圈。但是一个橡皮圈不能由拓扑变换成为一个阿拉伯数字8。因为不把圈上的两个点重合在一起,圈就不会变成8,“莫比乌斯带”正好满足了上述要求。

理论

这是数学家发现的第一个单侧曲面。在积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曲面通常有两侧,所以人们要给曲面定个方向才能进行积分。但是,当时还没有人知道是否存在这样的曲面,它只有一侧从而无法在它上面确定一个积分的方向。而莫比乌斯带正是这样的一个单侧曲面,它只有一个侧面从而无法定向。所以这类曲面又有一个名字叫“不可定向曲面”。由于莫比乌斯带只有一个面,这个面的长度自然就是普通纸环一面长度的两倍了。有人想到将这个特性用到传送皮带上,这样的话就可以把磨损分摊到更多的地方,从而提高皮带的寿命。这个想法还获得了美国的专利。如果我们把纸带想像成金属带,让电流由其中一个夹子流入而从另一个夹子流出的话,在纸带表面的电流有两个可能的流动方向,而这两个方向的电流产生的磁场恰好互相抵消。也就是说,电流在这个装置流动的时候不会产生磁场,所以也不会有电磁感应的现象发生。这就是一个无电感电阻。这种电阻就叫莫比乌斯电阻。莫比乌斯带在艺术和文化作品中也经常被引用,作为“无限循环”的一个象征。国际通用的循环再造标志就是一个绿色的、摆放成三角形的莫比乌斯带。在《哆啦A梦》(小叮当)漫画中,就有一个形状是莫比乌斯带的道具,只要把它放在门把手上,里边的人开门就会回到同一个房间里去。如果我们看科学馆门前的环状雕塑,多半也利用了类似莫比乌斯带的性质,有空的话经过这些雕塑可以数一下这些环有多少个面多少条边沿,我估计绝大部分结果都是1。而至于埃舍尔的例子就更是众人皆知,也不用我饶舌了。实验室中也有可能产生莫比乌斯带形状的粒子。前不久,一群科学家在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预言了一种莫比乌斯带形状的碳单质(准确来说应该是石墨烯)。它能抵抗摄氏200度左右的温度,算是相当稳定。由于它莫比乌斯带的结构,它应该是一个偶极子,从而可以形成稳定的晶体。现在就等科学家们把它实际做出来了。这一切,都是由数学家看到一个粘错的纸环开始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