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卧铺能不能挂帘?一场列车艳遇……

 珠海老杨品谈 2024-04-17 发布于广西

音频内容更全!

1

网络不缺新鲜事,网络也不缺新成语,什么“指鼠为鸭”之类的。

这不,“提灯定损”的热度还没过,又有了“卧铺挂帘”。

有一句话叫不作不死,no zuo no die,你看我这个英语恐惧感患者都能张口就来,这说明no zuo no die也是网络成语,大家说no zuo no die的时候是十年前。

十年前的英语的不作不死并没有阻止了作死。

比如都知道房子建多了,还拼命地建;银行都知道贷款回收无望了,还拼命往出贷。这回真作到死了,王首富还好,还有裤衩子卖,还卖给了中东财富大佬。许首富就没那么好运气了,天天趴在没有墙头的厕所边哭。前些天越南女首富因诈骗被判死刑,房奴们激动万分,也想给许首富一个了断,可问题是除了解气,啥事也解决不了。许老板死了,房奴们的债还是要还,许老板不是黄世仁,黄世仁另有其人。

房地产这波死作得大,可以说是大家一块死。

“提灯定损”这老哥更是作死,他那么一照,房子没了。我怎么总感觉像聊斋里的故事呢?之前还提灯夜照自己的宝贝房子,可突然之后房子没有了,消失了。如果是违建那一定就要拆,那就不是他一家。这么看,那个女租客一定是千年狐狸精,法力很大。

昨天一天,“卧铺挂帘”上了热搜榜,这事说起来没有“提灯定损”、“指鼠为鸭”那么神,但是挺值得思考的:就是我们在日日反美、抗美的过程中,越来越像美国人了。

2

事件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

某列车的硬卧车厢,一位中年阿姨发视频说,下铺的年轻孩儿,不让70岁的老人坐,居然还挂上了自带的白布帘儿,视频拍的就是挂着白布帘儿的下铺。

从视频来看,两个相对的下铺都挂上了帘子,帘子背后一个年轻人低头坐着,面对阿姨的指责,年轻人也是没有理会和搭腔。

中年阿姨把视频发到网上,让大家评评理,其实就是进行一下道德审判,落点是不尊老爱幼。

这种举道德大旗的打法本来是一打一个灵的,然后就是网上的人乌泱乌泱赶来当道德婊。虽然卖不出啥钱来,但装回道德高尚人也是挺有自我成就感的。

这种事放在一年前,我敢说年轻人会被骂死,而各大主流媒体也会出来讲中华传统美德、公序良俗。

但这次没有,中年阿姨的道德绑架翻车了,网民一片狂轰乱炸。

“自己买的座位为什么要让别人坐?”

“你难道不是该坐自己的位置吗?”

“没地方坐应该找铁路部门!”

“道德绑架别人干嘛,让坐是情分,不让坐是本分,老年人出门提前做好功课,不要指责别人的本分。”

“我花钱买的东西自己用,是我的自由,难道不是应该坐自己的位置吗?

“保护隐私无可厚非,挂帘又怎么了?“

“自己的卧铺是自己的私人空间,应该受到保护,怎么能说拍就拍,保护隐私无可厚非。”

等等。

3

《杭州日报》问12306的网上客服:4月14日,某列车上一乘客吐槽年轻人在卧铺下铺挂帘子,不让70岁老人坐!

对此中国铁路12306客服表示:"没有明确规定不能使用,在不妨碍其他乘客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我估计这条是AI机器人回复,现在各部门都学会了,先用AI来对付你,对了、错了后面都好说。为啥西方在开发人工智能上很积极,但在应用推广上就很费劲,就是因为在没有明确责任主体前,新技术是不能应用的,出事没人负责。我们这儿没事,没人负责正好。

《杭州日报》是问了两问题,一是能不能挂帘,二是可不可以不让坐。

显然AI听回答了一个,拉不拉帘没有明确规定,意思是不影响他人时可以拉。但它没有回答可不可以坐的问题。

但这样的一个回答成了支持年轻人的证据,还有傻了巴叽律师出来解读说按法律规定,挂帘和不让坐都合法。现在很多律师正事从不发言,闲得蛋痛,对这种连法律毛都不沾的事抢着说三道四。

有主管部门的说法支持,又有法律人士的支持,这回中年阿姨和70岁老人的行为就彻底被打翻了,特别是中年阿姨拍人家发网上道德绑架的行为更是被扁拍。

央广网“看丹观察”认为:而今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出行的便利性、舒适性已经成为再正常不过的要求,人们对隐私、卫生、权属等个人权益的保护意识也与日俱增。从法理上讲,“谁买的票谁做主”,只要不妨碍影响其他旅客,其合法合理地使用座位或卧铺都是可以的,当然也包括挂床帘等。从情理上讲,如果上铺旅客年纪大或行动不便,需要临时哪怕是全程使用下铺,也该有话好好说,与下铺乘客客客气气地协商解决,而不是一言不合就拍视频发到网上“道德评判”。

“看丹观察”就是央广网2023年成立的网上新媒体,因为央广网办公地点在北京看丹桥旁边,所以叫“看丹观察”。

“看丹观察”等于给事件定了性,追求个人权益、保护个人隐私被提到了优先级,而“老不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传统被放到了个人之后,再加上网友说的自由等一系列观念,我咋觉得这么像美国呢?

有人说,老人出门为啥不买下铺,还有规定老人买下铺优先。这里有一个大问题,老人不太会使用网上APP购票,你去窗口买,基本没有下铺。

4

那么,下铺让不让别人坐是不是个私人问题?坐卧铺可不可以挂帘?卧铺的空间是不是私人空间?

首先,坐中铺和上铺是坐不起来的。个小的可以勉强地坐起来,175以上的根本坐不起来,空间有限,没有办法。而硬卧车厢过道的座位对应一间卧铺的只有两座,而对应的是四个人。

所以,下铺是有义务让中铺和上铺坐的。要不然,他们在上面吃方便面、喝茶就有可能给下铺带来危险。买卧铺的都是长途旅行,不是三个点儿五点儿,生活问题总要解决。这并不是公德私德的问题,你买了下铺就得让人家坐,你拉帘也没用,更不分年纪长幼。这就是乘坐硬卧的公序良俗。

我就不喜欢让别人坐,我就买上铺,还有一个原因我只有一米六三,先天身高优势,坐上铺不憋屈。

其次是可不可以拉帘?

原来是不可以的,乘务员不让。

我曾就这个问题和列车长聊过,也算是坐车没事闲得蛋痛。那是零几年,从杭州到齐齐哈尔,齐齐哈尔的车。车上一个南方小伙上车后把被单挂到了床外,乘务员过来让他拿下去。要知道东北的服务人员都比较横,吓得南方小伙没敢吱声,后来他自己在那儿嘀咕。不一会列车长过来查票,我就问他,让不让挂帘,他说不让。我问为啥?

他说,有啥见不得人的非要拉帘?这不是在你自己家,这里是公共空间,不能拉帘在里面鼓捣事儿。

我说,能鼓捣啥事呢?

他说,小年轻亲热的有,打飞机的也有,甚至有卖淫嫖娼的交易。后来乘警查房,也是不让拉帘。

想想也是,我和一个朋友也曾有过这样的企图,坐个火车能不能有啥艳遇之类的,喝酒时还想入非非。后来还真行动了,那是从昆明到上海,我们俩包了一间软卧,就是两个人买了四张票。

结果是非常悲催,一节软卧车厢就我俩大男的,一路40多个小时,连个人毛都没有。

因为票价是机票的二倍,时长是飞机的8倍,傻子才坐那趟车的软卧。好在这节软卧挨着餐车,那时餐车上是有炉灶的,可以炒菜。我们出高价钱让厨师炒菜。一盘土豆丝100,一盘肉炒洋葱100。就这么吃了一路,喝了一路,艳遇梦碎。

这就不用回答第三个问题了,卧铺不是私人空间,这就不存在个人隐私了,也就谈不上保护了。

5

道理很简单,火车本身就是公共空间。但这个事件中,所有态度好像都跑偏了,都倾向于了个人的权益、个人的自由、个人的隐私。所以我说更像美国了。

反着反着啥就反成了敌人的模样了呢?

当然,我也讨厌老阿婆们动不动拍视频的行为,更讨厌道德绑架、倚老卖老。

这个问题不是道德问题,更不是法律问题,就是一个习俗问题。

你让坐了也不代表你道德高尚,而你不让坐就不行,这是规矩,你拉帘也没用,也得让人坐,不喜欢让人坐买上铺和中铺。

其实,有一个设施是能证明下铺也是公共空间,就是窗边的小桌。那个小桌是公共的,不是只属于下铺的,我用那个小桌泡面,就得坐下铺上。

不知道为啥,这几年一些简单的世俗道理被打破了,啥是公序良俗呢?

公序就是公共秩序,良俗就是良好的习惯。让人家坐是公序,老人更得坐是良俗。好像这些东西我们都不要了,更追求老美的那一套了。

我是一直被一些人称为美狗、牧洋犬,但我发现很多反美、反日的小粉红、老粉红们表现出更多的是西方极度白左的那一套,什么自由啊、权利啊、隐私啊,甚至是无政府主义。

在卧铺里睡觉就不能脱光了,你就没有这个自由、权利和隐私,因为你身处在一个公共空间,这和你半夜也不能上大街裸奔一样。

不用讲法律和道德,没到那步,不行就不行。中国人讲,吃面条不能吃出响来,不文明;日本人讲,吃面条就得吃得秃噜、秃噜响,这代表对做面条人的尊重。都是习惯。

在这个事件中,年轻孩儿表现得比较文明,年轻孩儿是比我们这些老家伙文明的。但坐下铺要让中铺、上铺的人坐,也不能拉帘。自我被尊重是建立在你尊重公共秩序的基础上的,你拉个帘儿,不让人坐,就有人在过道上乱溜,人多了,车厢的秩序就被打破。

无论任何规定,包括法律、道德,无外乎都是想维护一种秩序,秩序乱了就全乱了。

读书、美食,不问人间世事;

饮酒、喝茶,沉醉清醒自知。

说三道四,感知是非善恶;

吆五喝六,原是梦中痴。

老杨品谈,陪伴、共享、自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