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纪念座谈会上,一老同志回忆:当年有位大娘冒死救了个地下党

 青史如烟 2024-04-17 发布于山东

2007年6月7日,为纪念“七七”抗战七十周年,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料研究会当日召开了一场座谈会。

与会当天,参会的老同志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纷纷回忆起了当年那段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苦难岁月。

有一位名叫张毅民的老同志,当天在回忆往昔之时,提及了一段亲历的往事。

“这件事儿,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1941年5月22日,定县和安国县交界处的佛店村,天还未亮,薄薄的晨雾浮起,在村外的沟壑、田间地头处弥漫、逸散着。

整个村子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村内的人们是从昨天开始才陆陆续续地回来的。三天前,安国县大五女镇日伪据点内的鬼子兵们,悉数出动,随后四处扫荡,一路之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附近村舍、乡镇的老百姓们,闻讯纷纷逃离,四散躲避,直到昨天日军扫荡结束撤离之后,众人这才战战兢兢地回到村中,收拾被焚毁的房舍,掩埋被杀害的乡亲们。

当天,返村的村民们都没有想到,前脚才走的那帮子鬼子兵,竟然玩了个花招,冷不丁地来了个“回马枪”。

赶早出村拾粪的老汉王富年才走到村口,便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薄雾之中,钻出了一个个黄皮子的鬼子兵,对方正端着枪,悄声地向着村子方向走来。

王富年见状,当即来不及多想,直接一扭身便向着村内跑去,他一面跑,一面大声示警道:

“鬼子来了,鬼子来了,快跑呀!”

“啪”,一声凄厉的枪声响起,王富年的喊声,随之戛然而止......

枪声刺破了村子的沉寂,所有被惊醒的村民,心头顿时笼上了一层阴霾。天亮之时,全村的老老少少全都被日军赶到了村边的打谷场上,打谷场上杀气腾腾。

正对着打谷场的房顶之上,架着一挺机枪,四角处的日本兵,正端着一柄上了刺刀的步枪,将枪口平对着附近的人群,站在最前的那名日军头目,正向着下面的村民们大声呵斥着。

鬼子也不知道收到了什么消息,再次杀了个回马枪,随后便将人群中的年轻人们,统统拉了出来,整齐地排成了一排。

“这上面的人,你们排队过来认领,认一个领下去一个,”靠近日军头目的那名伪军大声对村民们喊着,随后厉声威胁道:“不过,你们可别耍花招,要是胆敢冒领、胡乱认人的话,可是统统都是要杀头的。”

随后,一旁的伪军开始让下面的村民过来认人,一名名年轻村民被家人带了下去,上面排队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轮到一名穿黑衣服的年轻人时,突然没有人过来认领了,这下子让在场所有人的心都一下子悬了起来。

村民们都认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此人名叫张华,不是本村人,是一名经常来村工作的抗日干部。

此时,张华混在人群当中,显然是昨晚没有离村,结果被敌人困在了此处,但他却是万万没想到,敌人竟然会回来,而且还使了个这么阴损的法子,想让地下党不得不暴露身份。

怎么办,看着下面的冷场,以及旁边日伪军士兵们开始怀疑的眼神,张华的手指抖了抖,他有些下意识想要去摸枪,但下一刻他便想到,出来时为了不被敌人怀疑,他已将短枪藏在了老乡家的牛槽之内了。

这下可真是完了!

张华心里暗叹着,虽有不甘,却无可奈何,周边都是持枪敌人们,想要赤手空拳突围,简直不可能。就在为首的那名日寇张嘴准备问话之时,人群中突然走出了一位50多岁的大娘,村民一看,正是村东无儿无女的老寡妇——郭世英。

“她是我儿子。”郭世英是个小脚妇女,她拐着脚,一步步走到张华的跟前,随后扭头对这帮日伪军说道。

她的声音不大,但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到了,村民们瞬间明白了郭世英的想法,她想要从敌人的刺刀底下,将眼前的抗日干部张华,救出去。

张华见状,登时心领神会,他冲着郭世英喊了声“娘”,然后便想上前跟她一起离去。

“哎,站住!”那名日军头目手持马鞭,一下子拦下了张华,他围着张华转了一圈,随后扭头向郭世英问道:

“他的,八路的干活?”

郭世英镇定地回答道:“什么八路、九路,他是我的儿子。”

旁边的伪军插话问道:

“既然他是你的儿子,刚才他喊你娘,听着口音跟这当地口音,可不一样呀?”

郭世英心里一凛,容不得多想,下意识便回答道:“老总,我们家里穷,他从小就在外面学徒,口音自然跟咱们村里面,不一样。”

那名日军头目听罢不信,随后又拿起张华的手掌,端详了片刻之后,指着张华的手说道:

“他是拿枪的,手上有茧子。”

郭世英情绪有些激动,她大声说道:“我家儿子在外面当学徒,又回家种地,庄稼汉手上能没有茧子?”

那名日军头目见左问右问,始终问不出个结果,随即恼羞成怒,扬起手中的马鞭子,劈头盖脸地砸向了郭世英,边砸边骂道:

“你这个老太太,不说实话,死了死了的。”

郭世英挨了几鞭子,身子虽然没有倒下,但脸上却被打出了道道血痕,对面的张华见状,心如刀绞,他扑到郭世英的跟前,一下子跪倒在地,带着哭腔不住地喊:

“娘,娘,我的娘呀!”

鬼子的暴行,激起了村民们的义愤,大伙儿此时不再沉默,纷纷大声喊道:

“人家就是一家的!”

“这个就是她儿子!”

眼见村民们纷纷作证,那名原本怀疑的日军头目,最终无计可施,只好悻悻地放张华离去。

“当年,村里面不少老爷们儿,都不敢站出来认人,反而是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妈妈,不惜性命,甘冒风险,从敌人刺刀底下救出了我们的抗日干部。几十年过去了,那位大娘现在已经作古,但她的音容笑貌和勇敢行为,却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张毅民回忆起往事,感慨不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