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维认知:做事,不着相。识人,必入相!

 新用户86028838 2024-04-17 发布于内蒙古
2024-04-09 06:29

什么是明白人呢?明心见性的人。

如何明心见性呢?

不幻想,不幻相,即是明心见性,

要做到心地清净、明了、明白。

1、真正能一眼看透本质的人,

实际上就是从不“着相”的人。

他们知道,所有的表面都是结果的呈现,

只是一个表象,

而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才是真正的本源。

要想养成一眼看透本质的习性,

就必须具备寻根究底的思维模式,

凡事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千万不可陷入事里,不为局中陷,方为局外人。

要有守得云开见月明,拨开云雾见青天的心力。

常人都会“看相”而“着相”,

就如同弱势文化属性一样,

因为易学、易懂、易用,所以很快就会普及,

而亘古不变的真理是“大道,往往是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

所以,凡事不在乎,便无瓜葛;

无瓜葛,便无计较;无计较,便无得失;

无得失,则心中无相,无相便不着相。

心不着相,相不住心,如如不动是也。

2、做事,不着相

就是不能被表面的现象迷惑了,

只有找到了影响表面现象的本质东西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

不看结果,看本质,就是这个道理。

人心被迷惑了,就是人心妄动了,

就是外物使心产生了波动,是感于外物而发的,

所以,着相不着相,只要是看心有没有动,是不是妄动。

“对事不对人”这句话是非常肤浅的,

而且还“着相”了,陷入到事儿里去了,

“历事炼心”或“历事观心”才是真正的目的,

不是看他说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

因为说话可以伪装,而做事不会违心,

只有透过他做的事,才能知道他的心。

不着相,是中和,是喜怒哀乐爱恶欲都发出来了,

但是,都没有过分,都是合于礼节的,

是有节制的,“发乎情,止乎礼”,这就是中和的状态。

要记住:

着相烦恼生,离相烦恼断。

着相即凡夫,离相即诸佛。

着相出障碍,离相即清净,

两块,着相即生死,离相即解脱。

3、识人,必入相

认识一个人,恰恰需要通过对方做事,

来看清楚他的真实意图,

所以就要深入表相去研究,

这样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要这样做。

驱动人心的账单,即利弊。

凡事皆有相,凡相皆利弊,

利弊因视角不同而异,而不同视角即为不同的人心。

佛的视角,众生为我,我为众生。

人的视角,众生利我,我利众生。

佛的眼里没有自己只有众生,

视众生为自己,所以,凡事皆为众生。

人的眼里先有自己后有众生,

视众生利自己,所以,凡事皆为自己。

做事,不着相;识人,必入相。

这是高维的智慧之道,

社会发展是遵循自然规律,

效法自然大道发展轨迹,人道也亦然。

“不着相”和“必入相”正是通过阴阳两个相反维度来穿透真相。

高维认知:做事,不着相。识人,必入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