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可军 | 趣谈宁海萝卜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4-04-18 发布于浙江




趣谈宁海萝卜




文/应可军

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十字花科萝卜属二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直根肉质,长圆形或圆锥形,外皮绿色、白色或红色;茎有无毛分枝;叶大头羽状半裂,有钝齿,疏生粗毛;花白色或粉红色,花瓣倒卵形,具紫纹;长角果圆柱形;种子卵形微扁,红棕色,有细网纹;花期4-5月,果期5-6月。[1]《说文》记载“芦菔,似芜菁,实如小菽者。”《康熙字典》记载“芦菔也,鲁人名菈,秦人名萝卜。”“卜”字用秦音朗读然后音译为“萝卜”。萝卜原产于亚洲的西南部;在中国各地普遍栽培。[萝卜适应性强,耐旱,对气候要求不严;喜冷寒气候,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强;繁殖方式一般采用种子繁殖。萝卜能消食化热,去邪热气,还能清热生津止渴,可用于热病口渴或消渴多饮,可防止胆石形成,在《本草纲目》和《新修本草》中都有记载。萝卜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磷、铁等无机盐,常吃萝卜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是民间秋冬之时的家常蔬菜,且制成多种菜品,畅销海外。元代诗人许有壬的“熟食甘似芋,生吃脆如梨”,描述了萝卜的口感,表达了自己对萝卜酥脆口感的认同和赞美。
萝卜是最普通不过的疏菜。在宁海,人喜欢白萝卜红萝卜,这白萝卜就是宁海话里的菜头,而种得顶好的地方,要数水车、港头、金家山、蒲岙等地,因土壤含沙性种出的菜头又大又水,统称“水车萝卜,最有名的萝卜要数水车萝卜。只要提起水车萝卜,那名声是相当的响亮,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它还和胡陈洋芋、岔路黑猪、望海茶、翠冠梨、越溪跳鱼、宁海白枇杷、宁海脐橙、长街泥螺、岔路麦饼等一起列为宁海县十大特产。菜场里,同样都是萝卜,但水车萝卜的价格就是要比其他萝卜高得多。即便如此,人们也愿意花大价钱去买水车萝卜。宁海流传的《天下歌》“正月锣鼓闹元宵,新城梅岙出苔条。萝卜青菜水车出,百样树木桃源桥。

二月杨柳发枝青,龙宫马岙出田菁。上好香鱼凫溪出,深甽凤潭烧炭人。三月桃花枝上飘,北路灯头大风庙。三贩私盐璜溪口,堤树岭脚出缸窑。 四月蔷薇开得青,鸡鸭鸟鹅落梅林。大小主人花园里,弹唱莲子在黄墩。”为什么水车萝卜有如此大的名气和魅力?那是源于它优良的品种和独特的品质。当时桃源桥头是摊贩的天下。桃源河西首更是水车帮的地盘,他们的短柱底部都有一个铁敦一般市民闻之失色避而远之。水车一带,属白溪下游,水源充足,沙性土壤非常适宜种植蔬菜,特别是当地农民种植的萝卜,个大、汁饱、甜脆、嫩滑、无渣,美味可口。这些品质成就了水车萝卜的美名,使它远销县内外,甚至国外。在困难时期萝卜更是抢手货。每天都有人到水车买菜头刨菜头丝、菜头灸度过荒年。萝卜也是童年的佳肴,菜头心是有特殊风味的。甜脆、嫩滑、无渣,美味可口旧时一般家庭会腌咸菜顺便在菜缸放上萝卜,就是一味下饭,如果拔萝卜斜切而不切断。在九十度再切,提起来就像打开的灯笼。美之名菜头龙,放在菜缸,更有嚼头。古诗词是文人雅士的东东。而桑洲的释汉兆在《竹窗诗稿》里也有咏萝卜的诗作说;“秋畦新雨后,五色菜根肥。惆怅云楼梦,凄凉汉苑妃。参真参妙解,鱼且略充饥。意令来牟服,医家悟者稀”。

友情链接:
应可军文化专辑(一)510篇
应可军文化专辑(二)535篇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海燕文化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