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拾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

 泰阳汉子 2024-04-18
《庄子》拾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

《庄子·天下》: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居。

译:独自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轻视万物,不责问人间是非,而能与世俗相处。

为何用“独”而不言“我”?何为天地精神?二者如何“往来”?

“独”,可以释为“至人无己”的“我”;也可解为“见独”后的“我”。

在“我”的眼里,天地万物是一体的,即“万物为一”。“道通为一”,“一”即“独”。我即万物,万物即我,我在道中,道在心中。

从具体有限的形而下的万物,超越提升到无形无限的形而上的“大道”,没有超越,局限自我,怎见“天地精神”?怎么“往来”?

《庄子》拾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

“以道观之”,而非以“我”观之,否则,“我”与“天地精神”无法往来。只有突破了“我”,“我”之精神与“天地精神”才可互通,才可“往来”。

何为“天地精神”?人有“精神”,才有生命力。“天地”有“精神”,才能生生不息,造化万物。“精神”是一种无形的能量或力量,为“人”与“万物”的存在提供支撑与动力。

庄子又讲“精神生于道”,“天地精神”也源于道,好像是道的“分身”一样。“我”与“天地”的精神本体是同一个,都是“道”。

在此基础上,“独与天地精神”同一平台,“相往来”就像演戏,“我”与“天地”皆是同一场大戏的角色而已,底本只有一个,就是“道”。“我”往来于天地间,就是“逍遥游”。

《庄子》拾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我与天地同在,同生于“道”,本是同根生,心心相通,故精神可以往来。

“万物皆备于我”,我也备于万物,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同体,利万物即利己,害万物即害己,我又怎能“敖倪于万物”,轻视万物不是轻视自己吗?

“我”不是“万物”的主人,“万物”也不是我的工具。齐同万物,物我两忘,才是自救之道。

《庄子》拾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

“不谴是非”,老子讲“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在“我”看来,本无是非,是非无定,皆是人为,责问是非又有何意义?不论长短,不说是非,“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与世俗居”,皆因人间烟火养凡人,凡圣一念之间,放下执念,解脱自在。烦恼即菩提,修行终须事上磨,红尘即道场,一念觉即是天堂。内在超越,与天地精神往来,外在顺应,与世俗凡人共居。虚己以游世,外化而内不化。

一个人的肉体留在了世间,但一个人的灵魂必须出离世间。因为我们的精神生命属于宇宙,属于造化天地万物的大道!

《庄子》拾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