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自我精进的笨方法

 韦海生 2024-01-24 发布于广东

- 第 245 篇原创文章 -

在网上搜自我提升类的书,你一定可以在30分钟内收集到100多本书。可是你读了几本呢?读了真的有用吗?我看不见得。
因为我也这样去试过,真读了上百本书,对自己帮助不大。这可能是书的问题,也可以是我的问题。
不过仔细一想,我虽不是绝顶聪明之人,但不算笨。书似乎也没什么问题,人家呕心沥血地分享自己的经验,有的还是世界公认的经典,能有什么问题?况且我还交替使用了不同的读书方法,也收效甚微。
我认为应该是方法的问题。
于是我就改变了策略,不再依靠书本自我精进,而是像伟大人物模仿。查理·芒格也说要和「已逝的伟人」交朋友:「我觉得你要是能够和亚当·斯密交朋友,那你的经济学肯定可以学得更好。」
那么模仿谁,向谁学习,又怎样模仿呢?
我列出了三个人,分别是曾国藩、稻盛和夫和本杰明·富兰克林。本来我只想学习王阳明的,可是像他这种学霸模仿不来,只能慢慢去领悟他的思想,提升自己的内在。

而这三个人呢,都有自己的具体修身之法,只要有样学样地跟着做就行,即使再笨的人也能做到,我把这种模仿叫做自我精进的笨方法。下面我就一个个说,我是怎么做的。

先说曾国藩。一提到曾国藩,就有人骂他是曾剃头,说他侮辱了圣贤这两个字。其实我们倒不用这么极端,毕竟「乱世用重典」是好是坏自有评说,学习他好的方面就够了。
其实老曾家的基因还真一般,曾国藩的父亲考了17次科举都没考上,他也资质平平,身体还不好,30岁左右就经常头疼,耳鸣,还得了皮肤病,瘙痒难耐。
他三十几岁就戴老花眼镜,脾胃不好,牙痛、多汗、咳痰、疝气,还有肝病,到了晚年,一只眼睛还失明。可曾国藩就是拿了这样一把烂牌,打出了王炸。
他靠的是什么呢?主要是他的日课十二条。我就简单把它列出来:
一、主敬;
二、静坐;
三、早起;
四、读书不二;
五、读史;
六、谨言;
七、养气;
八、保身;
九、日知其所无;
十、月无忘其所能;
十一、作字;
十二、夜不出门。

这12条我用了一年去实践,每条花一个月去做,并写了两三千字的笔记。比如最难的「主敬」,我现在还在刻意去练习,还不能说完全做到,自己却比之前精进了太多。

主是注重的意思,敬则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约束和追求。只有注重精神上的约束和追求,一个人的身体才会变强。
举个例子,在上班时你「应事时专一不杂」,让你对要事有一种「敬」的心理,即主动约束自己的精神,把它用在刀刃上,不分散不浪费,精神自然很好,也不觉得有多累。
其他的也是理解之后,就用在生活中,各自花一个月时间去做,让它变成一种习惯。如果你不太理解这十二条的意思,就参考郦波老师写的《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
再说稻盛和夫。学习阳明心学之前,建议读一读稻盛和夫的传记,他应该是用阳明心学最有心得的人。关于稻盛和夫的书我读过不少,其中《六项精进》对我影响极大。

其实六项精进不是一本书,而是稻盛和夫总结了人生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实践内容,列出了六条精进的法则。

在稻盛中文官网上是这样介绍的:「如果每天都能持续不断地对六项精进加以实践,就一定能够开创自己美好的人生。」

我买过这样一个桌面摆件,放在工作用的电脑前,每天打开电脑时都会把这六句话默读一遍,并反省自己有哪一条没有做到位,做不到的就改正过来。
这句话就像人生「咒语」一样,久而久之它就融入自己的骨髓之中,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了。
实际上每一条都很好理解,也就是它的字面意思,我写过《30岁之后,我才懂的一个道理》讲到的就是第一条: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其实重要的不是知道,而是用上它不断地精进自己。
当你有了这六条精进原则打底,无论做什么都不会走偏,还能不断地提醒你怎么去做才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这几条都很简单,你不妨试一试,一条条地用起来。
最后说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从前几年我读了《富兰克林自传》,就把他的十三项美德做成一个表格打印出来,每周着力培养一项美德,连续13周不间断,就是下面这个表格。

如果你想修炼这十三项美德,我也建议你每周培养一项,13个周就完成一轮。如果一轮效果还不理想,也就是你还没有培养出来,就再加三轮,加起来刚好52个周,也就是一整年时间刻意训练。
比如从下周一起,在吃饭时你只吃到七八成饱,再美味的饭菜也不要多吃。酒也尽量不喝,除非你工作上需要应酬,否则能不喝就不喝,毕竟喝酒很影响工作状态。
而其他项美德的养成也如此去遵守,或者像芒格所做的一样,他做的永远比自己的偶像富兰克林更苛刻一些。
我从模仿的富兰克林,接着是稻盛和夫,最后是曾国藩。实际上现在已经融为一体,不分先后了。
因为有些习惯是相互交叉的,比如吃饭时吃七八分饱是学的富兰克林,早起学的曾国藩,每天反省学的稻盛和夫。
通过模仿和学习,我不敢说逆袭、变强之类的话,至少我看到了自己实实在在的改变。

这种自我精进的笨方法,你要不要试一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