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建筑中的知识(十二):古建筑常用尺寸的演变

 明月照书窗 2024-04-18 发布于广东

尺寸,古代记录长度或距离的较小单位,古代也有方寸、分寸的意义,(《国语·周语下》:“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 《史记·淮阴侯列传》:“无尺寸之功。”刘熙载《艺概·文概》:“叙事要有尺寸。”)现在使用多为长度的代名词。

由于计量单位较小,所以在家具中使用频率最高。过去老木匠在传艺时经常说的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其实就是说的是这些器具的尺寸讲究。其中大多取自谐音,寓意吉祥。

凳不离三

凳不离三,是指做长条木凳时长度的末尾一般要带一个三数,如二尺三、四尺三等。

取自桃园三结义的典故,三有忠义的象征,寓意期盼坐在这条板凳上的是兄弟和朋友。

中国古建筑中的知识(十二):古建筑常用尺寸的演变

门不离五

门不离五,农村做门无论大小宽窄,其尺寸末尾数一般离不开五,象征五福临门之意。

中国古建筑中的知识(十二):古建筑常用尺寸的演变

床不离七

床不离七,农村木匠在床的尺寸末尾留七,如二尺七寸、三尺七寸、四尺五寸七。

不仅是尺寸,在床的结构上也离不开七。

如穿樘是七根,床头靠背也是七根。

中国古建筑中的知识(十二):古建筑常用尺寸的演变

床不离七的谐音是床不离妻,有夫妻同床偕老之意。还有一种寓意是有了这个七,希望睡在床上的人不用担心独自一人,可以找到人生的另一半。还有一个说法是床不离半,是指在尺寸的末尾加上半寸或半尺,因为半和伴谐音。

棺不离八

棺不离八,指的是打棺材的时候,不管是给什么人打棺材,个子高也好,矮也好,棺材的尺寸只有八尺,不多不少。

因为八和发谐音,棺和官谐音,有升官发财的意思,寄托了人们希望祖先保佑自己升官发财的美好愿望。

中国古建筑中的知识(十二):古建筑常用尺寸的演变

一直以来,中国人对于祖先都有一种崇敬,认为祖先能够保佑自己家族兴旺发达,所以在丧事礼节上都尤为重视,任何一个细节都很严谨。另一方面,古时候的人身高最多是七尺左右,有七尺男儿之说。所以为了放下一些其他陪葬品,棺木尺寸就需要大于七尺,所以八尺就成了棺木的一般尺度。

桌不离九

桌不离九,桌是指吃饭桌,分为简易方桌和八仙桌两种。

桌不离九,因为九与酒谐音,意即吃饭不离酒,寓意着主人待客热情,桌子上少不了酒的意思。桌上离不开酒也证明这家人宾客很多,预示着家族兴旺。所以大桌的边长、高度尺寸,都要讲究九这个数字,如二尺九寸、三尺一寸九分或四尺八寸九分等。

中国古建筑中的知识(十二):古建筑常用尺寸的演变

一、历代建筑尺寸演变

中国古建筑的常用尺制,按建筑时代所划分的汉、宋、吴、清等而有所不同。其中由于汉代建筑历史永久,战乱祸事连绵,缺乏原始遗留历史建筑相关文献等参考依据,致使度量尺制难于说明统一标准,故对汉式方古建筑的尺度,一般多参考早期唐、辽时期尺制或宋代时期的建筑尺制。而宋式建筑尺制可根据《营造方式》规定,清式建筑尺制可按《工程做法则例》规定,具有江南特色的吴制建筑按《营造法原》规定。

1、汉代参考尺制

(1)参考唐代尺制:根据我国古代工作者对唐初长安大明宫麟德殿遗址的考察测算数据如表

中国古建筑中的知识(十二):古建筑常用尺寸的演变

按该表所述平均为,1营造尺=29.4cm。将此与两个历史遗留建筑的实测资料进行对比,一是对唐代遗留下来的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实测结果,1营造尺在29.5cm左右;二是对佛光寺大殿实测结果为,1营造尺在29.6cm。于是可以得出,对唐代参考尺寸可平均取为:1营造尺=29.5cm。

(2)参考辽代尺制:根据古建工作者对辽代建筑的五个实物实测资料,如表下表图所示,依其推算,表中平均值为:一营造尺=29.54cm,也就是说辽代营造尺也基本接近早唐营造尺。

中国古建筑中的知识(十二):古建筑常用尺寸的演变

2、宋《营造法式》尺制

宋式建筑的度量尺制,《营造法式》采用“营造尺”和“材份等级”制两种。

宋“营造尺”是用于丈量房屋长、宽、高等大尺度的丈量尺制,如面阔、进深大小,砖墙高厚尺寸,承台基座宽窄等。经我国古建工作者对宋代几座的考察,如下表图所示,可以确定,1营造尺=31.20cm。

而“材份等级”制是作为控制建筑规模等级,和丈量木构件规格的一种模数制度,具体内容见下面单独专述。

中国古建筑中的知识(十二):古建筑常用尺寸的演变

3、清《工程做法则例》尺制

清式建筑的度量尺制,《工程做法则例》采用“营造尺”和“斗口制”两种。

清“营造尺”是用于丈量房屋长、宽、高等大尺度,及小式建筑的大木做法等基础尺制。根据我国著名学者梁思成教授对曲阜孔庙的勘测资料如下表图,可以得出平均1营造尺=31.95934cm。另通过对故宫博物院中所珍藏的门光尺进行鉴定,一般都将清营造尺定为:1营造尺=32cm。

而“斗口制”是作为控制建筑规模等级,和丈量木构件的一种模数制度,具体内容见下面单独专述。

中国古建筑中的知识(十二):古建筑常用尺寸的演变

4、吴《营造法原》尺制

江南一带《营造法原》采用鲁班尺作为营造尺。根据明代文献《鲁班营造正式》和《鲁班经》记述,鲁班尺分为鲁班真尺和曲尺,鲁班真尺是一种光门尺,专用于确定门、窗、床、器物等洞口尺寸,该尺后面另行专述;而曲尺是一种营造尺,用于下料、制作、营造等的丈量尺具。《营造法原》中所述的鲁班尺就是这种营造尺(曲尺),1“鲁班尺”=27.50cm。

根据以上所述,古代建筑的营造尺,综合如下表图所示。

中国古建筑中的知识(十二):古建筑常用尺寸的演变

二、古代长度单位

1、古代的长度单位,都以黍为准。长度取黍的中等子粒,一个纵黍为一分,一百黍为一尺。   

《核舟记》一文中有:“舟首尾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二黍许”,即“二分左右”。   

十分为一寸。《核舟记》中有:“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即“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可见核舟之小。   

2、咫:八寸。成语:“咫尺天涯”,即“比喻距离虽近,像远在天边一样”。

3、匹:四丈。绢以四丈为一匹。《卖炭翁》有诗句:半匹红绢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半匹”即“二丈”。   

中国古建筑中的知识(十二):古建筑常用尺寸的演变

4、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愚公移山》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高万仞”形容“太行、王屋二山之高”。

5、舍:三十里。古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成语:“退避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上写道: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避君三舍”。“三舍”即“九十里”。

6、营造尺库平制是在吸收各朝代度量衡制度的基础上,于清朝康熙时期完善形成的。即以100 粒黍子纵向排列的长度定为营造尺,为度的标准。

中国古建筑中的知识(十二):古建筑常用尺寸的演变

三、鲁班尺

1、鲁班尺(鲁班营造尺、鲁班尺长约42.9CM)后经风水界加入八字,以丈量房宅吉凶,并呼之为“门公尺”。又称“角尺”。

中国古建筑中的知识(十二):古建筑常用尺寸的演变

2、鲁班尺也称班尺、门尺、门光尺、八字尺。鲁班尺属于中国传统的建筑用尺,用于控制家具、宅居的尺寸。通过鲁班尺的控制的结果,正好避开了次生波的共振频段。装修家居、选购家具时,用鲁班尺量一下,尽量选择尺寸吉利的。其实,这“鲁班尺”不是“尺”,而是一种对照表。 1鲁班尺=1.368市尺=45.6厘米; 通常情况下,长度单位是有“进位制”的;例如:1市尺=10寸,1寸=10分,即这是10进位制。而“鲁班尺”却无“进位制”,只有文字标注吉凶。第一排八个字“1财、2病、3离、4义、5官、6劫、7害、8本”。

中国古建筑中的知识(十二):古建筑常用尺寸的演变

四、鲁班尺使用方法

1、吉凶判断:曲尺,长度10市寸,即1市尺;每寸用颜色标注,分别是:一白、二黑、三绿、四碧、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以寸为准,一寸、六寸、八寸为吉;说的通俗一点,就是门的尺寸要落在一寸,六寸,八寸位置上,这样才是好门。

中国古建筑中的知识(十二):古建筑常用尺寸的演变

2、鲁班尺量与曲尺搭配使用:市场上卖的鲁班尺标有红色和黑色,把所需长度落在鲁班尺“红色”上,则为吉。然后用曲尺量,若所需长度搭在曲尺“白色(一白、六白、八白)”上,则为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