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县民俗浅谈之葬俗

 cjs芈人 2024-04-18 发布于安徽
图片

                  嘉庆《萧县志》风俗篇

    葬礼是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礼仪,其中蕴藏着大量的传统文化。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起,人类便产生了灵魂观念,于是产生了葬礼,其礼仪在商周时达到顶峰。尤其在周朝,葬礼已成为周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葬礼作为重要礼节而被官方制度化,这虽然是政治统治的需要,但同时也使此官方制度成为这一文明传承的载体。后来这一文明也被民间孝文化和其他文化所吸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延续。

    周朝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周国家全面地继承并完善了夏、商以来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同时也使中国的文化礼仪达到了一个高度完备的制式化水平。葬礼作为周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这时被固定,以后历朝历代虽有改动,但也基本沿袭了周礼。中国传统葬礼的主色调以白色为主,故亦有白事之称,与红事相对。整个过程中经常伴有佛儒道三家思想及风水仪式等。因我国各地民俗文化不同,导致葬礼差距很大,单就本县而言,即便相隔数里的村落也是各有不同,本文就县城及其周边的旧时葬礼习俗粗略谈下。

    旧时本县葬礼仪式繁琐复杂,但其流程主要包括:小殓(收殓),报丧,布置灵堂,守灵,吊唁,大殓(成殓),出殡,圆坟 ,立牌,烧七,守孝,祭祀等几个方面。按照县城的传统,丧事要推选出来一个懂得喜丧事的主事人对葬礼全程主导和安排。  

   小殓。又称收敛,在老人行将就木时(一般要在老人临终前),将病榻移至堂屋当门而放,头南脚北,名曰:“正位而终”。之后尽快清理身,整理容貌,亲人们要为其梳头、盥洗、整容。由死者直系亲属打一盆清水,用一方白布帕给死者擦净躯体,抹拭时将布帕浸水拧干三遭,称“三抹”。一把抹头和脸,二把抹胸和腹,三把抹脚和腿,净身亦称“洗丧”。最后穿上寿衣。这些一般都要在老人断气之前完成,其实也有一定科学依据,因为死亡一段时间后,肌肉中细胞会死亡,因而尸体会四肢僵硬,这样寿衣就会很难穿上。 

    寿衣是由长女提前准备好的,要在闰年闰月缝制,有“功德润泽”后人之意,还有是因为闰年闰月的时间不多,那年那月也轮不到用上,寓意长寿之意。无论春夏秋冬都用棉衣, 有两头见棉的讲究,即棉衣、棉裤,取“以棉(眠)为安”之意,里子多用红色,代表后人日子红红火火,绝不能用皮毛之类衣料,传说来生会投胎为动物,也不能用绸缎,有'断子绝孙”之意。鞋亦为布底,也忌穿皮鞋。颜色有蓝、红、青等,一般不用黑色,袖子要稍长能遮住手,忌讳袖短露手,过短则寓意后辈衣不蔽体。衣服不能用纽扣,只能用布带,因为纽子、“扭子”谐音,怕后代出“逆子”,带子则表示“带子”,后继有人之意。在件数上,要穿单不穿双,以避免凶事成双。穿衣时不能哭,泪洒尸体不吉利,引起走尸、僵尸。换下来的衣服,以及死者生前用过的衣服、被褥等放到房顶上晾晒,待出殡时烧掉。

    换好寿衣后,在等待老人断气前后这段时间,亲人一定要在旁边守候,名曰“送终”。若老人不是在自家寿终正寝,客死它乡,家人常用一只活公鸡,从死者逝者的地方把灵魂引到家中。待到下葬时,此鸡还要被带到墓地释放,说明灵魂已经被领到墓地,这只鸡称为“引魂鸡”。

    报丧。由主事人安排人员,正式通知到各个亲友老人死亡时间、葬礼安排和一些其他事宜。旧时富人用帖子,一般人家派人过去,按照“爷亲有叔,娘亲有舅”的伦理,有严格的形式和顺序规定,报丧者不论见到长辈或平辈报丧时必须跪地扣头。亲友门在接到通知后,携带礼品、礼金、挽联等赶来参加葬礼称之为“奔丧”。

    布置灵堂。一般会用家中堂屋做灵堂,在老人寿终后,将死者用白纸覆面,躺在床上,摆放于灵堂内,方位跟收敛时一样。脚脖上还要套根绳圈,俗叫“绊脚绳”,民间说法停尸期间,如果遇上打雷闪电或动物从身上跳过,死人会突然站起来,碰上什么东西或人,就抓住死死不放手,叫做“死不丢手”,非常吓人。所以,要用麻绳绊上,到盛殓盖棺时再解去。孝子守灵也有这个缘故,防止有动物从尸身上通过而引起波动。有些地方还有死者手握有打狗棒和打狗饼习俗,传说到阴间路上遇到恶犬时用。床前放一瓦盆,死者有几个儿子,就在盆底钻几个眼,专供烧纸之用,谓之“劳盆”。用一个两尺左右长的柳棍,缠上白纸穗,谓之“哀棍”,死者有几个儿子就做几个,每个儿子手持一个,这时儿子们正式统称为“孝子”。

    在堂屋门前再用木棍、竹竿、苇席等搭建一个庙顶式的棚屋名曰“灵棚”,并用麦秸等铺城地铺,用苇帘做成遮挡屏障。在灵棚的苇帘之前放一张桌子谓之“灵桌”,桌中间摆放死者画像,旁边供放各种祭品,有香、白蜡烛、白酒、倒头饭等物品。灵棚的苇帘上有红纸竖写的柩文,两侧有挽联。死者侄子辈则在灵棚内供桌两旁依次跪列等候扣谢客人,谓之“跪棚”。灵棚两侧和其他地方放杨幡(二层楼高的竹竿,上有花花绿绿的纸樱)及各种各样的纸活等,整个布置庄重严肃。另外做一幡插于门前,名曰“招魂幡”,由3个长1.5米宽0.15米左右的白纸条组成。过去认为人死7天之内不知道自己已死,灵魂四处游荡,故用此幡来引领死者魂魄归家。后此幡还有另一用意,即表示此处正在办理丧事。

    同时还要安排风水先生,并依据风水先生看好的日期和时间安排出殡,一般由风水先生依据死者的生辰八字和死亡时间推算,旧时多认为如果出殡时间算的有差错家中百日内会有血光之灾,后一般家庭多根据实际情况而同风水先生商定。除此之外,主事人还要安排炊事餐饮、茶水、乐器演奏、以礼簿登记等其他琐碎事宜。  

     守灵。所谓守灵即守在灵床、灵柩旁,白天男女孝子们分列守于两旁,夜时一般由死者儿孙辈男丁门执行守夜,不离开一步,彻夜看守,直到遗体大殓入棺为止。过去人们认为人死后三天内要回家探望,因此要守候在灵堂内,等他的灵魂归来。其实这也是亲人们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发缅怀之情的一种方式。守灵一般二到三天时间,这期间,但凡后辈都要穿孝。孝子戴白帽,穿孝袍,麻绳束腰、穿白鞋。闺女、媳妇顶白巾,穿白衣,白布带扎裤腿、穿白鞋。衣服由主事人安排家中妇女们裁剪制作。

    吊唁。大哭是本县葬礼的一大特色,家人必痛哭尽哀,女眷更是早晚要哭丧,若有客来吊,也都有相应的人员陪着哭。死后第二天,奔丧亲友到来,这时死者侄子辈们都已身穿孝服,跪棚于灵棚内,吊客到来时哀乐响起,吊客叩头致哀行礼,跪棚者叩头还礼并陪哭。行礼后入灵堂,由孝子叩头致谢,同时拄“哀棍”陪哭。

    一般吊唁者叩头仪式有三拜、十二拜、二十四拜等,其中最隆重的是二十四拜,若是侄子、女婿等近亲来吊唁,就要行二十四拜,也叫行“大礼”。行大礼时须有哀乐伴奏 ,叩拜一般由前7后8中9拜组成,内容十分复杂,具体到各个地方也是“三里不同,十里改规”。行礼时,主事人喊“某某客烧纸”后,唢呐开始响起,这时吊唁者缓步走到灵棚前开始祭拜,灵棚内的跪棚人员要根据吊唁者的性别、辈分及烧纸情况等,陪同客人哭泣,也要随客磕头。客烧纸每磕一个头,跪棚人也要对应磕一个,按照规则方位磕完二十四个头才算结束。整个二十四拜行礼过程庄严肃穆,稳重仔细,为本县十分珍贵的文化传承。

    大殓(成殓)。也称盛殓、掩殓之称,就是让吊客瞻仰遗容,见死者最后一面,然后将棺木用钉子钉牢的过程。由于每家经济情况不同,棺材的材质也有各种不同,死者家属依据自身经济状况而定。这个过程亲属都要在场,尤其是直系亲属要守候在一旁。入棺前,要先跟遗体开光,开光由族内长辈或长子进行,用茶盅盛水,用棉蘸水擦试死者眼目,意为亡人瞑目。旧时此程序繁琐,有的人家还要擦试亡人的鼻耳、口、胸、手、脚等,还有一套说词,后多只擦拭眼睛。开光的时候孝子不能哭,怕泪水滴到尸身上。开光后,亲友们先轮流跟死者遗体作告别,然后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内。举尸入棺时,由长子捧头,次子抱腰,三子抱腿(无子则由孙代之),近亲提垫褥四角等位置。尸体入棺,按规矩是先入脚,后人头,表示立进,而非躺着进去。整个过程由主事人指挥,全体人员小心翼翼。最后还要将死者常用的东西或喜欢的物品放入棺内,作为殉葬物,也有金银财宝之类。还要在棺内放上镇物的,有镜子,木牌,五谷、生铁、鸡血、雀青石等。这些布置完成后,要给亡人去掉绊脚绳,以便让亡人在阴间走路,同时棺内空隙用棉絮填充严实,以防尸体在出殡时移位。盖棺开始前,长子将开光水碗摔在地上,这时现场所有人大哭,孝子在亲友们协助下将棺盖盖上,然后开始钉棺钉,此时高声呼喊死者“躲钉”,至此,大殓礼成。

    钉棺钉的规矩也有多种,但一般都棺不钉死,留上一至两颗钉不钉,被认为是方便死者灵魂进出之类,这个过程必须有娘舅家人在场并得到他们的允许,否则不能“大殓”。大殓完成后,棺木前放一盏灯,俗称“引魂灯”,认为阴间地府黑无光,点上路灯,可给亡魂照亮道路。灯旁放铭旌,铭旌前放供桌,供桌两侧放“舍候”(纸做的童男童女)。大殓前死者睡过的灵床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拿出来晾干仍可正常使用。            

     出殡。即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本县人选墓地,一般在自家祖坟地,但也要请风水先生先观测方位以及周围的“风水”,看看是否适合死者在此安居。破土前先由长子扛着引魂幡到墓地,长子先破土三锹,然后其它人打穴、挖坑。出殡前一天的晚饭前要“泼汤”,何为“泼汤”?据县志载:把饺子煮熟放于水桶内,二个人拍着,走几步用勺子泼点汤,不泼饺子,一直泼到土地庙,村内无庙,则泼到十字路口。晚间还要为死者“送盘缠”,即家人带着锡箔,到十学路口,将箔点着,倒退百步跪下隔着箩看火,按旧时说法能看到死者来取钱。起灵之前,先由吹手吹奏,有通知之意,亲友都到齐了,灵前烧纸后,先将棺木移到门外两条长凳上,同时把灵前的麦秸、纸活等收拾在一起,带到墓地去焚化。所有亲朋好友及来宾站在灵前,先默哀三分钟,然后按孝子、孝子媳、女儿女婿、孙子外甥等顺序分别跪拜。然后众亲朋好友三鞠躬。棺发时,长子把盛有纸灰的泥瓦盆摔碎,俗称“摔劳盆”。棺发后,由长孙挑小幡在前引路,亲属们跟在棺后大声痛哭,哀乐一路响起,队伍很长,上路时有“路祭”,到陵地还有“陵祭”。

     下葬。到墓地后,先要绕墓穴转一圈,意为死者查看地方,熟悉环境。转完后,把棺材先放置在墓穴之前。此时,孝子全部跪倒在地。拿公鸡沿坑边转一圈,并拔鸡毛放于坑中。待时辰到时,长子先进入墓穴,然后众人用绳索把棺材吊着缓缓进入墓穴。墓穴内放置墓志砖(记死者姓名,生卒年月及生平)和“阴间地契”(由“阴阳”先生用两块砖写明这块地方是属于死者的)。棺头放“阴阳饭瓶”、“照尸灯”,棺材上铺芦度,并把一把弓箭放在棺上,代表阴间的桥,便于死者过河。掩土时,孝子亲属齐哭,先提公鸡在棺上空旋三下后,从斗内抓高粱三把掷坑内,意为“陡升三级”。然后由孝子先掩土三锹后,其他人再开始掩土堆坟。坟堆好后,“哀棍”、“小幡”插在坟上,最后烧掉“舍候”和纸扎的马、轿等,并喊死者上马、上轿。此时,葬礼正式部分结束,所有戴孝人员脱孝回家。

     圆坟。殡后第三天,子女及亲属,均戴孝到墓地致哀并放声大哭,同时将坟堆好,称为“圆坟”。

    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此时葬礼才真正结束。这其中五七纸最为重要,烧五七纸当天,重要亲属必须到场,因为这是亡魂最后一次回头看望家乡亲人。

     立牌。把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供奉于家族祠堂中,并用香烛祭品供奉。本县及周边因祠堂相对较少,故这种仪式不多见,但旧时也曾有过。

    守孝。按儒家的思想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守孝期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未娶妻的三年内不能娶妻,还要避免饮酒、食肉、贴春联、夫妻同房等。后守孝这一观念开始淡泊,规矩也相对简化,基本没人在坟墓周围住三年。

   祭祀。每逢重要节日要在墓地祠堂祭祀已故先人。

     以上概况说明了本县葬礼的大致内容,其过程复杂繁琐,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既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带有一定封建迷信色彩,尤其在旧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普遍贫穷的状态下,给百姓生活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民国后期由于西方新思想的冲击,一些旧习俗被抛弃,但仍有多数保持。新中国建立后成,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全部改用花圈,不穿孝,带黑纱,旧时繁琐仪式基本没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去世,由单位在殡仪馆举行追悼会,对死者予以评价,亲友臂戴黑纱,胸配小白花,到灵前鞠躬,向遗体告别。80年代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富裕,一些旧习俗又有抬头之势。1997年后,政府加大殡葬改革步伐,旧的习俗逐渐谈化,丧葬形式也越来越简单,很多都是“早丧晚殡,晚丧早殡”习俗,逝者当日即火化。进入新世纪后,百姓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由于经济条件的允许和传统思想的影响,葬礼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项目,大办酒席、请戏班子等现象现已较为普遍,已经呈现出攀比和浪费的趋势。其实葬礼作为人们的一种文化传统,我们在继承该文化的同时,也要去粗取精,使其真正能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葬礼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父母辛苦了一生,一定要让老人家风风光光的走,这种“孝”文化的心里也是葬礼传承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其中也包含了很多社会功能,首先教育功能,人们对葬礼葬礼庄严肃穆的仪式及对死者的哀悼和思念都体现出传统的家庭美德;其次文化传递功能,葬礼的沿袭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最后团结功能,葬礼不单单是一个家庭的事情,而是一个宗族和一方百姓的事情,通过丧礼的举办往往能加强宗族和邻里间的沟通,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民国事情皖北农村丧葬礼俗论

2、胡适与五四时期丧葬礼俗改革

3、萧县志(1989)社会习俗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