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更好的排痰(二):有化痰作用的吸入制剂

 如心zdvnd0m6c1 2024-04-18 发布于上海
痰液管理的主要措施为物理排痰和药物祛痰,其中雾化祛痰治疗可使药物:直达气道、起效迅速、局部药物浓度高而全身不良反应小,在气道疾病痰液管理中具有独特优势;且应用方便,对吸气流速无要求,因此也对于儿童、老人等配合治疗有困难的患者,合并浓稠黏液分泌过多时,也可考虑给予雾化祛痰
黏液的分泌和清除对于气道完整性和肺部防御极为重要。健康人每天约分泌黏液 10~100 ml,形成厚度约为 2~5 µm 的黏液层,从细支气管延伸到上呼吸道。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中普遍存在下呼吸道痰液潴留。
研究显示,慢阻肺患者气道上皮中杯状细胞数目、黏蛋白分泌明显增加,近 50% 的患者存在咳痰症状;哮喘患者的气道黏液清除功能较正常人明显下降,约20%~40%的患者痰量增加;超过90%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存在咳嗽,且多伴有咳痰(75%~100%)。

图片

目前临床常用祛痰药物按照作用机制可分为4 类:
① 祛痰剂:促进痰液从呼吸道排出的药物,如高渗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愈创甘油醚;
② 黏液溶解剂:即通过裂解黏蛋白复合物间二硫键等方式促进痰液溶解和排出,如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厄多司坦;
③ 黏液调节剂:即通过促进浆液分泌、减少黏蛋白生成等方式调节黏液分泌,主要有氨溴索、溴己新、羧甲司坦等,糖皮质激素和抗胆碱能药物也具有抑制黏液分泌作用;
④ 黏液动力药:即通过促进气道黏膜纤毛运动、改善黏液清除动力学帮助排痰,包括桃金娘油、桉柠蒎、β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此外,一些复方中成药也具有祛痰作用。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参考文献:
[1] 杜光,赵杰,卜书红等.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版)[J].医药导报,2019,38(02):135-146.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雾化祛痰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J]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1, 44(4) : 340-348. DOI: 10.3760/cma.j.cn112147-20200623-0074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