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想录之二十:叁天两地而倚数

 野狐中医 2024-04-18 发布于河北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之道不仅体现在音律中,也体现在天文中,更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音律”微观,“天文”宏观,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运行中都体现了严格的数理关系,这其实就是术数”中所谓“数”的根源。

“2”和“3”是宇宙中的“数”的根本,这一点不仅体现在音律中,也体现在天文中。

上一期中,阿伟哥抛出了这个“叁天两地图”,并且说五行和天干地支之理皆从此中出,可能很多朋友认为有些牵强附会,阿伟哥就在这里详细讲解一下。

中国古人的“天文”,其实并不是现代意义的“天文学”。现代天文学的研究对象是“天体”,而古人的研究则重在“天象”。

“天象”往往不是一个“天体”,而是“天地”整体运动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也就是说,古人站在大地上,抬头向天空看去,所看到的“景象”是他们研究的对象。这个“景象”就是“天文”。

研究中国古代的天文,就需要时时刻刻从这种视角出发去思考问题,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叁天两地”,其实是指白昼和黑夜的比例。

太阳东升西落,太阳升起,白昼到来,太阳落下,黑夜降临。对于站在大地上,观察“天象”的古人而言,白天和黑夜,一阳一阴,首尾相续,形成一个圆道,无始无终。

按理说,白天和黑夜的比例应该是1:1才对(以春分和秋分为平均值),但在我们的眼睛中,看到的是这样吗?

在实际的生活中,在日出之前或者日落后(这里的日出和日落指太阳刚出地平线以上和刚落到地平线以下)的一段时间内,天空呈现蒙蒙亮的状态,我们一般称之为“黎明”和“黄昏”。天文学上称“晨昏蒙影”。
造成晨昏蒙影的原因,是大气散射和地球曲率。也正是因为“晨昏蒙影”现象的存在,造成了白天和黑夜其实并不相等。
现代一般将晨昏蒙影分为三个等级:民用、航海和天文。

这三个概念其实是人为规定的。如上图所示,民用晨昏蒙影指太阳刚落下地平线直至下落到与地平线成 6° 角,航海和天文晨昏蒙影则依次为 6° 到 12°,12° 到 18°,当太阳到达地平线下18°后可以说进入了彻底的黑夜。现象上来说,不考虑天气及人为因素(云、灯光等),处于这三个阶段的天空亮度是依次递减的。

民用晨昏蒙影期间,天光仍然非常明亮,基本上在户外可以进行大部分正常活动。只有月亮、金星等亮度非常高的天体才能被看到。

航海晨昏蒙影期间,天光变暗,人眼已经无法看到一些室外景物的细节了,之所以称为航海晨昏蒙影,是指水手们在这期间渐渐无法辨别地平线,并且由于天空变暗,星星增多,在航行时已经可以通过认星判断方向。

天文晨昏蒙影期间,天光已经十分微弱,基本可以说已经进入满天星的状态了。因为古人观测星象要靠目力,我们前面说过的“晨见”和“昏见”就在这个时刻。

有人说,等天完全黑了,星星看得更清楚,观测不是更方便吗?

其实,这还是没有搞明白古人观测天文的关键,“天象”是一方面,而“时间”是另一方面,对于没有准确计时装置的古人来讲,只有在天文晨昏蒙影这个特定的时刻的“天象”,才具有时间的意义。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天文晨昏蒙影的定义中出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数字——18°。

正是由于晨昏两个18°的存在,天地的比例由1:1变为了3:2,也正是由于这两个18°的存在,五行和十天干出现了。






天:地=3:2,按照这个比例,如果周天360°,天216°,地144°,如果周天按照五行划分的话,每行72°,天占三行,地占两行。

土,象征蒙昧不清、中间过渡,因此土分为了两个区间,分别位于晨昏两个阶段。后天八卦图中,坤、艮为土,分别位于坎、震和离、兑之间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无论春夏秋冬,日复一日,虽然在天文晨昏蒙影时刻观测到的“天象”每天都不一样,但晨昏的“土”性始终不变这也就是五行之中,土为中央,为枢纽的另一层含义。

“土”相对恒定不变,木、火金、水围绕四周。如果我们将五行再分阴阳的话,那就是“十天干”的周天分布。






天文晨昏蒙影的两个18°,合计36°,这个36°,这就是五行和十天干的天文依据。

据此,我们可以顺便解决以下几个术数中的谜题了:

1、土居中央,木、火、金、水居四方的天文依据。

2、六爻中六神青龙、朱雀、勾陈、腾蛇、白虎、玄武的天文依据。

3、十天干空亡的天文依据。

4、天干地支纪日和计时的意义。

喜欢,就到我的公众号看看

阿伟哥只把真正的干货给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