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华夏祖先找到了

 陈正兴 2024-04-18 发布于湖北

1965年夏天,中国河南省许昌县灵井镇,古人类学家周国兴带领考古团队在此地调研。

之所以来此地,是因为一个当地老汉在外出种树时,挖到了一块乳白色的石英石,而深处大陆内部的河南省,根本不具备形成石英石的地理条件。

这一独特的发现,很有可能说明灵井镇地下埋藏着十分古老的东西。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华夏祖先找到了

在河南、陕西、山西一带,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绝伦的古董文物,起初,周国兴团队也并没有想到这个石英石,居然直接关系着亚洲人种起源,直到2005年之后,这一惊人的发现才被公诸于世。

初次显现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文化断裂的国家,我国历来重视考古与文物发掘工作。

古人类起源说,在国际社会一直都是各执一词,由于化石是“人种起源”的唯一证据,所以除了北京周口店人遗址外,亚欧大陆现代人起源依旧以“非洲起源说”占据主流。

“非洲起源说”认为,现代人的共同祖先,来自五万年前的非洲部落,是当时非洲原始人类迁移的成果。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华夏祖先找到了

早在1967年,埃塞俄比亚出土了一块被命名为“奥莫1号”的古人类身体骨骼化石,以及一块更大的头骨“奥莫2号”,这一发现为非洲在距今700万到500万年前,就存在人类的共同祖先奠定了考古证据。

随后亚、欧、非各地发掘的古人类遗址,都被认为和“奥莫人”存在关系。

这种“单一地区起源说”,也就是现代人是某一固定地区的早期智人迁移到世界各地形成的,在基因技术和现代人考古研究没有那么发达的上世纪,一度是学术界公认的说法。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多地区起源说”,即亚非欧各地的早期智人都是当地直立人演化而来。

随着北京周口店人遗址的现世,出土了超过200余件的人类化石和数十万件的石器,“北京人”的发现在国际国内考古界引发了巨大反响。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华夏祖先找到了

周口店遗址的年代范围可以追溯到500万年前,其中还有70万到20万年前生存的直立人,以及早期新洞智人。

然而这仍然不能彻底驳倒“非洲起源说”,直到“许昌人”的再次出现。

1965年春,周国兴先生第一次抵达许昌灵井镇。

他自1962年受聘于中国科学院后,一直从事古人类学和史前时期考古学研究,也是坚定的“多地区起源说”学者。

因为村子里有一座古老的泉水,灵井镇由此得名。

在这个偏远的村庄,并没有值得人们关注的奇事,而发现这块石英石的老伯,也没有将其当作了不起的事物。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华夏祖先找到了

这块乳白色的、泛着暗沉却又透亮的石头,他起初以为是一块不纯粹的玉石,于是拿着去市场上转手。

周国兴先生此时在河南出席一个研讨会,随后从朋友的手中见到了这块不起眼的石英石。

石英石的形成,离不开岩浆喷发吞噬地表,随后产生大量二氧化硅,经过数万年的沉积凝固后才会出现,而在河南这样的宽广平原上,只能说明此地在数万年前根本不是如今的模样。

周国兴和几位考古学家,研讨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来到灵井镇,找到了这位老伯。

在老伯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距离灵井泉水不到三百米的一片荒坡上,原本老伯是想把此地开荒,种上一些果树,谁知一挖挖出了好几块石英石,他便担心此地土质贫瘠,就换了另一片荒坡。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华夏祖先找到了

在村长通知老伯有外地学者联系他询问这块石英石出处时,老伯还有些担心自己是不是挖坏了什么宝贝,而随后周国兴和几位专业人士,一连又找到了许多石英石。

石英石并没有什么考古价值,也不是什么值钱的稀罕物,但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出现,就有些奇怪了。

考古研究本就存在一些运气的成分,谁都不知道地底下埋藏的到底是宝贝,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返回中国科学院后,周国兴将此地的石英石、以及自己对灵井镇存在史前考古价值的报告上呈,却很遗憾没有得到重视。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华夏祖先找到了

重启考古

单凭几块石英石和周国兴的推断,是不可能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投资,进行考古发掘的,而灵井镇原本那很小的一口泉水井,在随后的几年中水位不断上升,直到喷出地面。

周国兴后来前前后后又去往了此地,可是因为泉水面积的不断扩张,考古发掘已经完全无法进行。

周国兴先生退休后,灵井镇曾经出土了石英石、极有可能存在古石器时期考古价值的说法被彻底遗忘。

直到2005年春,灵井镇上游发生了一处煤矿透水事故,学界的目光才重新积聚于此。

煤矿透水后,原本不停喷发的地下泉水断流,位于井口之上的泉水也不停反渗。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华夏祖先找到了

不到两个月,原本面积广阔的湖泊一下就干涸了,而历经四十年渗透,埋藏在浅层地底的石英石都暴露在了地表之上。

当初周国兴带着极少的人手,仅仅挖掘出数十块石英石,并没有对附近几百米进行大范围搜索,直到泉水底密密麻麻的石英石现身后,才引起考古专家重视。

2005年5月,第一批考古团队抵达灵井,队长名叫李占杨。

他们在收到灵井镇出现的大量石英石碎片后,立刻就想到了当初周国兴先生的推论,如果更深的土层中能够发现除了石英石之外的动物类化石,那么按照化石产生规律,至少都是距今数万年以上的存在。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华夏祖先找到了

果然,在对湖泊进行全面的清理和保护性挖掘后,考古队在湖泊东北角取得了巨大的收获。

东北角的土质比起其他堆积层要更复杂,而且越往湖泊东北外围拓展,复杂程度更高,队长李占杨随即将小部分人手留在整个湖泊的清理上,大部分有资质的队员开始着手东北角勘探。

在这一片复杂的堆积层中,他们挖出了大量的猪、牛、马等古生物化石,并且这些生物并没有明显的野生痕迹,反而更像如今的圈养家畜,但这并不能让专家们满意。

这仅仅能说明在距今上万年前灵井镇生活着很多动物,却并不是存在早期人类活动迹象的确凿证据。

为了进一步发掘更多有价值的物品,考古团队以那座古老的灵井为中心,开始成片规划区域、成片开发。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华夏祖先找到了

直到2006年元旦,李占杨团队终于在其中的一个开发坑中发现了古石器化石。

这些石器具有典型的打击和削磨痕迹,而且保存程度相当完好,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到2007年年底,考古队又新挖掘了好几个开发坑,并且都收获颇丰,出土了超过2400枚石制石器,以及3000多件动物化石,被评为年度全国重大考古发现。

但每一个在此地工作的考古学家们,内心最大的期盼就是能发现人类骨骼,尤其是最珍贵、最特殊的头骨。

头骨不同于其他身体部位的骨骼,是判断早期智人特征的关键性物件,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时期的古人类,会因为环境条件和发育程度的不同呈现出差异性。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华夏祖先找到了

北京周口店人和欧洲其他早期智人之间,在前额的扁平程度、脑容量的大小以及头骨骨壁厚度等各方面都有不同。

因此在对灵井周围进行了长达两年的保护性开发后,考古队都没有发现早期人类骨骼化石,但石器的存在,又明显是有人类活动的证明。

当队员们都士气低沉、想要放弃的时候,一个月前新开发的第九号探坑,终于传来了震撼人心的好消息。

惊天头骨

自发现古石器以来,每天上工的专家们都会开玩笑地说:“今天总该出现人头了”、“出了人头就让领队请客!”然而这样的玩笑开了近两年,都没有真正实现。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华夏祖先找到了

2007年年底,总队李占杨在郑州总部撰写年度报告,总结这一年的研究进展,突然被一阵急匆匆的电话铃声打断了思绪。

电话那头传来九号坑技工领队曹秀梅激动又混乱的声音:“出了牛头,不对,出了出了,是头骨。”

听到这句话,李占杨一惊,赶紧命令全体停工,撤出坑底,看好现场的一切,等他抵达后再进一步作业。

之所以让他如此紧张,并不是这一句混乱的“头骨”。

灵井镇如今开发到第九号探坑,也没有发现决定性的人类骨骼,上头已经决定要对此处遗址进行收尾工作。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华夏祖先找到了

而且在考古发掘时,最重要的还是队员们的人身安全,人身安全和文物安全,哪一个出了问题都是让人出不了兜着走的大毛病。

九号坑的技工领队曹秀梅,有着十分优秀的阅历和经验,从来不见她有如此慌乱的时刻。

在没有确定是牛骨还是什么别的头骨时,给远在郑州的自己打电话,李占杨立刻知晓了此事非同寻常,让助理定好最早的机票,他立刻赶往了灵井镇。

到达九号坑后,确保没有人身安全问题或者其他隐患,对这一块小小的头骨化石的发掘才再次启动。

曹秀梅此前已经清理了化石四周的凝土,骨头光滑的表面已经清晰可见,但令人更激动的是化石侧边一条明显的骨缝,这是除了人类头骨以外其他任何生物不可能具备的特征!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华夏祖先找到了

李占杨让几位经验丰富的技工对化石周边两米范围内进行全面清理,最终找到了16块虽然已经碎裂、但依旧能够完整拼接的一号头骨残片。

头骨拼接完成以及判断其特征还需要很长的鉴别研究工作,但能够出土头骨残骸,标志着灵井镇的考古工作即将迈向新台阶。

找到头骨的第二天,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中心就派出了一支专业团队赶赴灵井镇,随后对十六块头骨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此事在当时除了李占杨团队和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律采取了最高级别的保密制度,在头骨的所有特性水落石出之前,不能走漏任何信息。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华夏祖先找到了

而让人更加兴奋的是,在其中的一块头骨内侧,找到了类似脑部神经的脑壳内膜组织,这意味着科学家们有可以借此研究旧石器时代祖先的脑活动。

据最初的判断,这一头骨化石的年限,距今至少在十至十二万年前,而恰好这一时间段的中国古人类数据一直是空白状态。

扁平的颅骨、最大颅宽位置偏下、低矮的骨隆、短小并向内倾斜的乳突,这个被命名为“许昌人”的年轻男性头骨,同时有着北京周口店猿人和中国北方古老原始人类的双重特征。

2008年农历新年过后,考古团队才将最终的研究报告提交给上级部门。

2008年春,以李占杨为代表的考古团队正式召开发布会,向全世界公布了中国境内最新的“许昌人”发现。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华夏祖先找到了

“许昌人”头骨的细节公布后,引起了国际国内考古学界的强烈震撼,它不仅彻底否定了关于中国古人类的“非洲起源说”,而且有可能证明整个亚欧大陆早期智人的交流。

国之起源

因为“许昌人”头骨的年代大约在10万年前,而这一时期既是现代人起源的敏感时期,又是国内数据缺乏的关键时期,所以“许昌人”被评为了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李占杨带领的第一批扎根灵井镇的考古团队,也因此被评为年度优秀考古工作者。

原本在2008年元旦就应该收尾的灵井镇考古工作,因为这个埋藏了头骨的第九号探坑,被河南省政府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又增派了一批专家,彻底对“灵井遗址”进行全方位研究。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华夏祖先找到了

以“许昌人”头骨为中心,一个深度高达10余米、近万平方米面积的巨型探坑正在形成。

2014年,在这个探坑的更深层,又找到了第二个头骨化石。

第二次出土的头骨化石多达27块,不仅有完整的枕骨、部分顶骨,还有初次发现的面骨和颅底骨。

同一个探坑出现两个头骨,在整个国际社会都从未发生过,这彷佛是对李占杨团队在这里坚守了两年多的奖励。

经过对比,确认了二号头骨与一号头骨是完全不同的个体,由此中科院古人类研究所将其任命为“许昌人一号”以及“许昌人二号”。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华夏祖先找到了

在“许昌人二号”头骨的内壁,发现了石片划痕,而这极有可能是早期智人“食脑说”的直接证明。

一号头骨和二号头骨,为对比“许昌人”脑容量差别以及和其他智人的特征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但不管是相同性还是相异性,“许昌人”都与“非洲起源说”的早期非洲智人没有任何的共通之处。

以北京周口店人为始,“许昌人”为终,“非洲起源说”彻底丧失了根据。

从2005年到2016年,李占杨带领的第一支考古团队依旧驻扎在灵井镇,总计出土了45件距今十万到十二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发现了两个完整头骨的第九号探坑,由于地下水回流,考古团队不得不对其进行保护措施后,中断了继续挖掘工作。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华夏祖先找到了

2018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与中国科学院、河南省文物研究院以及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联合研究成果:“许昌人”头骨呈现出不同与以往所有已发现智人的特征,是中国华北地区早期现代直接祖先,一种新的古老型人类。

同时,与“许昌人”存在唯一相似性的是欧洲尼安德特人,如果“灵井遗址”能够找到新的完整头骨,或者能对头骨上DNA进行分析,那么早期欧洲智人和亚洲智人之间存在交流的学说也会得到直接证实。

李占杨团队最初围绕在灵泉附近发现的动物骨骼以及古石器,是早期智人集中处理猎物、加工兽皮、打磨工具的营地,而随后在第十一号号和十三号探坑内,还发现了牙制工具、陶片以及早期雕刻艺术品。因此“灵井遗址”是少见的旧石器、新石器均有分布的完整遗址群。

如今“灵井遗址”已经成为带动河南许昌旅游经济的重要引擎,而李占杨团队也在此驻扎了将近十五年。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华夏祖先找到了

当初首次提出“灵井镇可能存在古人类痕迹”的周国兴教授,如今已经退休,而他后来在看到“许昌人”头骨的发现时,也第一时间赶赴了灵井镇。

原以为找到一块普通玉石的老伯,早已身赴黄泉,但作为第一个挖出“宝贝”的当地群众,能够看到家乡有着关乎国家起源的早期智人遗迹,在临终之时也是含笑而去。

“许昌人”不仅打破了“非洲起源说”,而且给中华民族找到了根基,至今都是古人类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