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癌20年未复发!82岁的他总结出3条抗癌经验,值得人人学习

 100度好 2024-04-18 发布于江苏

赵淳生院士是中国超声电机的奠基人,获奖无数,在67岁的年纪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淳生院士忘我地拼命工作,而且成果多多,常被人称为“超人”。但是,正当他在超声电机领域大展身手的时候,在2000年11月,他的身体出现了“红灯”。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身体免疫力快速下降,加上妻子和女儿均在国外生活,他的生活质量也下降了,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他被查出患了肺癌。

赵淳生院士对于检查结果表现得很冷静,也没有将病情告诉别人,要求医生做好治疗方案。赵淳生院士躺在手术台上,右肺一叶被切除了,接下来还要进行痛苦的化疗。赵淳生院士一次又一次咬牙坚持,他是医生眼中最听话的患者,也是病友眼中的硬汉。

内容图片

然而,祸不单行,在肺癌手术3个月后,在复查时又发现胃外有一个鸭蛋大小的肿瘤,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医生要求立即切除。于是,第二次手术将他三分之二的胃切除了。两次手术后,赵淳生院士的体重减了26斤,身体虚弱到几乎崩溃。

肺癌和胃癌轮番轰炸,经过2次手术,6次化疗,一般人早就被打垮了,但是赵淳生院士挺了过来。

赵淳生院士坦言他战胜两次病魔的绝招就是乐观和坚强。面对他的坚强,奇迹发生了,病魔退却了。如今18年过去了,81岁的赵淳生院士脸色红润,步履稳健,声音洪亮,我们完全想不到他曾经得过两次癌症。

内容图片

奇迹的发生,源于他的三个好习惯

赵淳生院士在接连遇到两次癌症的打击后,最终战胜了病魔,让很多癌症患者都看到了希望,同时也更希望知道赵淳生院士究竟有哪些好习惯帮助他战胜癌症。

好习惯一:每顿都吃好

人在生病时很容易没有胃口,什么也吃不下,尤其是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化疗药物对神经造成刺激,导致嗅觉和味觉都变弱,很难对食物提起兴趣。但是赵淳生院士知道生病时食物对人体有多重要,即使没有胃口,他也依然坚持吃饭,硬是吃进去。从食物中获得的能量也是帮助赵淳生院士战胜病魔的重要因素。

好习惯二:坚持三乐(工作为乐、助人为乐、有原则)

工作为乐:每天赵淳生院士都以积极兴奋的状态开始一天的工作,工作使他充实,遇到困难自然就不会胆怯害怕。目前赵淳生院士还经营着一家公司,助力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期间遇到无数困难,但他都保持以工作为乐的初心。

助人为乐:赵淳生院士还喜欢帮助人,尽他所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不管是他的学生还是团队成员,不管是什么困难,只要赵淳生院士了解到,就会尽力帮助他们。

内容图片

坚持原则为乐:赵淳生院士一直大力支持国家的人才培养项目和创新科研项目,但是对学术不端等问题是坚决批判的。他从事科研工作很多年也会遇到一些违背事实的情况,这时他会坚持原则。

好习惯三:坚持锻炼

赵淳生院士非常注意锻炼身体,坚持每天早上和妻子打30分钟羽毛球,晚上散步30分钟。除此之外,每天去上班都尽量选择骑自行车出行。赵淳生院士认为锻炼身体需要长期坚持,不管年龄大小,如果能每天坚持锻炼,一定会受益。

内容图片

癌症跟很多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希望的抗癌经历能够帮助更多的癌症患者战胜病魔。#健康科普大赛##癌症防治手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