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案说医】傅晓芸:自拟抗过敏方内服外洗治疗脾虚湿蕴之湿疮

 新用户6492XJVX 2024-04-18 发布于山西

图片

图片

傅晓芸,广东省名中医,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脑血管意外、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面瘫、神经官能症等方面有较高的诊疗技术。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陈某,男性,时年72岁。2022年4月7日初诊。

【发病过程】
缘患者于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皮肤瘙痒,局部出现皮疹,反复发作,四肢关节处皮疹更明显,曾在“广东省泗安医院”予药物治疗,疗效不佳,遂于2022年4月7日来医院就诊。
首诊证候
症见:患者四肢、躯干皮肤潮红,出现丘疹,脱屑,对称分布,部分皮肤肥厚,有抓痕、血痂,瘙痒难耐,夜间瘙痒更甚。自发病以来睡眠可,无纳差,二便调。体查:皮肤局部出现丘疹、脱屑,对称分布,部分皮肤肥厚,有抓痕、血痂,无水泡、溃疡及脓性渗出。舌红,苔黄白厚,脉滑细。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湿疮(脾虚湿盛,湿蕴肌肤)。
西医诊断:湿疹
治法:健脾祛湿,祛风止痒。
处方:自拟抗过敏方加减。
防风10克,乌梅10克,柴胡10克,地肤子10克,蛇床子10克,夏枯草20克,土茯苓20克,白鲜皮10克,白花蛇舌草20克,厚朴10克,白扁豆20克,滑石20克,百部10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首煎内服,再煎外洗局部皮疹患处。
随诊过程
二诊:2022年4月14日
患者皮肤丘疹明显好转,局部皮肤潮红减退,仍有瘙痒,抓痕、血痂,部分皮肤脱屑。舌红,苔黄厚,脉滑。
处方:防风10克,乌梅10克,柴胡10克,地肤子10克,蛇床子10克,夏枯草20克,土茯苓20克,白鲜皮10克,白花蛇舌草20克,厚朴10克,白扁豆20克,滑石20克,百部10克,牡丹皮10克,五味子10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首煎内服,再煎外洗局部皮疹患处。
三诊:2022年4月21日
患者皮肤丘疹、潮红、瘙痒症状减轻,但仍未消失,精神疲倦,大便稀烂,日解2-3次。舌红,苔黄,脉滑。
处方:防风10克,乌梅10克,柴胡10克,地肤子10克,蛇床子10克,夏枯草20克,土茯苓20克,白鲜皮10克,白花蛇舌草20克,厚朴10克,白扁豆20克,百部10克,牡丹皮10克,补骨脂10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首煎内服,再煎外洗局部皮疹患处。
四诊:2022年4月28日
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明显减轻,丘疹、潮红、抓痕、血痂均不明显,精神佳,大便偏软,日解2次。舌红,苔白,脉滑。遂继续守上方加减调理。

【按语】

本病案属于中医外科学“湿疮”的范畴。湿疮特点: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急性以丘疮疹为主,炎症明显,易渗出;慢性湿疮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多因禀赋不耐,饮食失节,脾胃受损,失其健运,湿热内生,湿热之邪浸淫肌肤所致。本病的发生与心、肺、肝、脾四经有密切的关系。

本病例不明病因导致脾胃受损,湿热内蕴,浸淫肌肤,发为此病。病机为脾虚湿盛,立法健脾祛湿,祛风止痒,方用自拟抗过敏方,方中防风入肺、脾、肝、膀胱经,祛风止痒;乌梅酸涩收敛止痒;地肤子、蛇床子燥湿祛风止痒;白鲜皮、夏枯草、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白扁豆、滑石、土茯苓清热祛湿;川厚朴行气燥湿;百部杀虫止痒;柴胡清热疏肝理气。诸药配合,同时通过内服外洗,发挥药物的最大作用,取得较好的疗效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疗方案。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东莞市人民医院,医学指导:傅晓芸 主任中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