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访谈 | 雷州文化的守望者:吴茂信与雷州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jtq感恩一切 2024-04-18 发布于广东

—— 雷州文化沙龙访谈 ——

前言


在这期雷州文化沙龙访谈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吴茂信老师,一位深耕雷州文化多年的作家、学者和实践者。吴老师不仅对雷州的传统艺术和方言保护有着深厚的研究,而且在推广和创新雷州文化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本次访谈旨在探讨雷州文化的核心价值、保护措施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融合与发展。通过吴老师的视角,我们将深入了解雷州文化的独特性及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同时也期待听到吴老师关于如何将这一丰富的文化遗产传承给未来一代的见解。让我们一起走近雷州文化,感受其历史的深度和时代的呼声。



图片

(“雷州文化沙龙”现场)

雷州文化的守望者:

吴茂信与雷州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问 | 符马活         答 | 吴茂信

1、吴老师,您如何定义雷州文化的核心价值,并且这些价值如何影响了您的作品和职业生涯?

答:谈到雷州文化,我特别珍重“坚韧”和“自强”两大特点,二者互为表里——因为坚韧方能自强不息,因为自强不息而愈见其坚韧。雷州文化如同雷州大地,历经逆境的困顿和灾难的磨练,烈日、酷热、苦旱、狂潮、雷暴、飓风、恶雨、贫瘠……轮番肆虐,反复折腾。这一切,在雷州人的眼中是熔炉中的烈火,自己则像孙悟空那样在烈火中锻造出钢筋铁骨。人家形容雷州人慓悍也好、刚烈也好,反正就是有那么一股劲,不容歧视,不受欺负,不甘落后,不服输!我将这种价值观念,贯穿于我的人生,贯穿于我所有的作品,赋予作品中的主人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性格。

2、在您看来,雷州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应如何保持其独特性,同时又能与现代元素融合?

答:雷州文化的前景,必须做到您提出的两点:一要保持其独特性,二要能够与现代元素融合。要做到这两点无非是坚守和包容并举。说来容易做来难,要下水滴石穿的功夫。要坚守,首先要自信,决不能妄自菲薄,我对那种“唱衰雷州人”的恶行从来都坚决予以反击。更重要的是薪火相传,继承创新,无愧于雷州人的子孙。要做到包容首先要克服自大情绪,要正视自身的短板,取长补短,就像雷剧的发展那样,让雷州文化不断进步,焕发出崭新的光彩。

3、鉴于您对雷州方言的深刻理解和研究,您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语言遗产?

答:雷州方言的重要性在于它是雷州文化的标志,是雷州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最明显也是最主要的特点。加强对雷州方言的研究,首先要掌握记录语音的手段,才能保证每个字读得准,外来人学习雷州话也有科学的工具。蔡叶青老师等前辈,依靠国家科学院方言研究所的指导和帮助,制订了雷州话拼音方案,非常容易掌握。这个拼音方案已经可以记录雷州方言任何一个音节,希望大家尽快掌握。另一个方面是准确诠释雷州方言词汇,现在出版的各雷州方言字典只能解决读音问题,意义不大,关键在于词典。蔡叶青老师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还需要进一步校订和补充,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现在一批雷州学者、有志之士正在努力,美好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4、您认为雷州文化在国内的认知度如何?我们应如何提升雷州文化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答:雷州文化不管承认不承认,它是客观存在的。雷州民系存在一日,雷州文化必定会衍生和传承,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对雷州文化的认知和受影响程度,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是靠谁努力所能增益。当然,宣传和推广会产生促进的作用。真正要解决问题 ,全靠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发展了,到雷州来的人多了,雷州人的素质提高了,走向世界,雷州文化自然就会“走出去”“走进来”。

5、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您最自豪的关于推广雷州文化的成就是什么?

答:我为雷州文化自豪,至于个人的工作微不足道,无自豪可言。我接触雷州文化得益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海康县雷剧团、海康县文化馆工作,学习、研究雷州文化是本职责任,接触了雷歌、雷剧、雷州方言、雷州文史、雷州民间艺术,结识了大批民间艺人,与雷州文化界人士过从亲密,勤问、勤记、勤学、勤写,积累了一些资料,这些确实是雷州文化的宝藏。自己感到最愉快的事情,就是能把这些积累释放出来,与大家共享,并寄望于年轻一代流传下去。

6、您如何看待雷州文化未来的发展?有哪些新的领域或方向值得我们探索?

答:我看好雷州文化的发展,首先是雷州民系的壮大。四十年前,在湛江市区听不到多少雷州话,而现在,雷州话已经成为湛江市区的“普通话”,近几年,在广州也已“羊城处处闻乡音”,雷州文化显示了多么强大的生命力,还用担心它的发展吗?加上文化界学术界对雷州文化感兴趣的人士越来越多,方言、民俗、先贤、艺术、典籍、地舆等等各个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成果丰硕,人们对雷州文化了解越来越多。加上省委、省政府文件给予定位,《雷州文化概论》《雷州民系》等书籍的出版,在理论上奠定了雷州文化的基础,前景无限广阔。

上述各项工作必须继续深化。雷州文化研究是一片刚被开垦的处女地,有志耕耘者在这里大有作为,一个个领域是一口口深井,可供探索和汲取。而雷州方言是标志性的项目,首先要加大研究的力度,争取尽快取得成果。

7、在保护雷州文化遗产方面,您认为最紧迫的挑战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答:保护雷州文化遗产任重而道远,光是文物古迹的修复,文化古村落的维护,任务就非常艰巨繁重。应对挑战的关键在于领导者,在于雷州半岛的各级领导,要有一个系统、周密的计划,付诸具体、落实的工作。否则,我们这些社会组织、普通老百姓再积极、再热情,也只是“隔靴抓痒”而已。

8、您认为如何有效地将雷州文化的价值观和传统传递给年轻一代?

答:关键在教育,责任在老师、在家长。名人文化最能承载价值观,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的个性,要广泛、深入开展雷州名人文化教育,以杰出先贤的事迹熏陶和塑造下一代。

9、雷州文化与中国其他地方文化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您认为这些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如何能够促进文化的共同发展?

答:雷州文化与中国其他地方文化相比,独特之处在于它的人民性,通俗一点说就是它的平民性和实用性。一首牧歌就已经凸显出来:“人给条衫又嫌破,给回给人又嫌寒”,首先解决温饱,生存下来才能再谋发展。与世界的融合也是这样,首先要解决我存在的地位,然后通过交流,相互吸引,相互学习,必然就走向融合。

10、最后,吴老师,您对于个人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的角色有何看法?您希望自己的文化遗产如何被记住和评价?

答:我是雷州人,我按照雷州人的生活方式来生活,我首先是雷州文化的践行者;我热爱雷州文化,卖花人说花香,其次我就是一个雷州文化的宣传员;我向前看要面对先人,往后看要面对来者,因而我又是雷州文化的交接人。把我亲历的、知道的、了解的雷州文化的有关内容,毫无保留地和大家交流,如果能通过大家的努力将其传承下去,我便感到无比欣慰,雷州文化能够存在和发展,我便会从中获得生命的永恒了,何乐而不为呢?


采访手记

随着本次访谈的圆满落幕,我们对吴茂信老师的丰富生涯与深邃思想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吴老师,生于1944年,自1960年代起便投身于教育和文化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地工作在教育、编辑、文化管理等多个领域。在湛江市及广东省的文化发展史上,吴老师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尤其在雷州文化的研究与推广方面表现突出。

从1970年代在县剧团的辛勤工作,到1990年代中担任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及《共鸣》杂志的社长与总编辑,吴老师的职业生涯展示了他对文化艺术的无限热情和坚持不懈。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其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屡获殊荣,并且在雷州文化的多个维度——包括雷歌、雷剧、音乐及方言研究——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本次访谈不仅是对吴老师个人生涯的深情回顾,也是对雷州文化丰富内涵的一次深度探索。通过吴老师的丰富经历和深刻见解,我们希望能全面理解雷州文化的传统与创新之道,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如何继续保持和弘扬这一地区独特的文化遗产。让我们通过吴茂信老师的视角,深入雷州文化的多彩世界,探索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代价值。



吴茂信简介
吴茂信,雷州市人,1944年5月生于广东省信宜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师范毕业后在海康县(今雷州市)中小学任教。七十年代在县剧团、文化馆工作。八十年代调湛江地区文联任《湛江文艺》编辑,后任湛江市文联秘书长、《湛江文学》主编、湛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九十代初调广东省文联,历任《南国》(后改名《粤海风》)杂志主编、省文联副秘书长、党组成员。九十年代中调广州市政协任协副秘书长,兼任《共鸣》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后改任办公厅巡视员(厅局级),同年6月退休。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广东省作家协会杂文创作委员会主任、广东现代作家研究学会常务副会长。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业余从事中短篇小说、散文、杂文等体裁文学作品的创作,且成就显著。其短篇小说《入伙》获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首届“新人新作奖”,短篇小说《陌路》获《羊城晚报》首届“花地佳作奖”,中篇小说《绿野奇婚》获全国农村题材文学作品优秀奖。已出版小说、散文、杂文、诗歌、文艺评论等个人专著15部。编写过多部大型剧本和一批独幕剧、广播连续剧,其中新编历史剧《陈瑸放犯》获广东省1980年优秀剧本奖,并作为广东省戏剧创作重要成果载入《中国戏曲志.广东卷》。长期从事雷州文化研究,在雷歌、雷剧、雷州音乐、雷州方言、雷州文史都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果。

符马活简介

符马活   广东雷州半岛人,当代作家、诗人、出版人。曾任广东省中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北京磨铁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著有《活字纪》《结字录》《汉字简史》《雷州换鼓探究》《中国绘画史话》《雷州方言笔记》等二十多本著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