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三)

 手提书斋 2024-04-18 发布于浙江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朱旁〕好极!稗官专用“腹隐五车书”者来看!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一语未了,只听院外一阵脚步响,〔朱旁〕与阿凤之来,相映而不相犯。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朱旁]余为一乐。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朱旁]文字不反,不见正文之妙。似此,应从《国策》得来。懵懂顽劣之童?——倒不见那蠢物〔朱旁]这蠢物不是那蠢物,却有个极蠢之物相待。妙极!也罢了!心中正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个年轻(原误轻年)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朱眉〕此非套“满月”。盖人生有面扁而青白色者,则皆可谓之秋月也。用“满月”者不知此意。色加春晓之花〔朱眉〕“少年色嫩不坚牢(原误劳)”,以及“非夭即贫”之语,余犹在心,今阅至此,放声一哭!鬓若(原作如)刀裁,眉如墨画,眼似桃瓣,睛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朱旁〕真真写杀!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朱旁〕怪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的一般,〔朱旁〕正是。想必在(原误有)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曾见过。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

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了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原误就)戴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似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这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朱眉〕二词更妙!最可厌野史“貌如潘安”“才如子建”等语。〔朱眉〕末二语最要紧,只是纨绔(原衍纨裤绔)膏梁亦未必不见笑我玉卿。可知能效一二者,亦必不是蠢然纨绔矣。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母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座,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朱旁]奇眉妙眉,奇想妙想!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朱旁]奇目妙目,奇想妙想!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时〕似弱柳扶风,〔朱旁]至此八句,是宝玉眼中。〔朱眉]又从宝玉目中细写一黛玉,直画一美人图。心较比干多一窍,〔朱旁]此一句,是宝玉心中。〔朱眉]更奇妙之至!多一窍固是好事,然未免偏僻了,所谓“过犹不及”也。病如西子胜三分。〔朱旁]此十句定评,直抵一赋。〔朱眉]不写衣裙妆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见。黛玉之举(原作居)止容貌,亦是宝玉眼中看心中评。若不是宝玉,断不能知黛玉终是何等品貌。宝玉看罢,因笑道:〔朱旁]看他第一句是何话。〔朱眉]黛玉见宝玉写一“惊”字;宝玉见黛玉写一“笑”字。一存于中,一发乎外。可见文于(原误子)下笔,必推敲的准稳,方才用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朱旁]疯话。与黛玉同心,却是两样笔墨。观此,则知玉卿心中,有则说出,一毫宿滞皆无。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原误就相认识),〔朱旁]一见,便作如是语,宜乎?王夫人谓之疯疯傻傻也。今日只作远别重逢,未为不可。〔朱旁]妙极,奇语!全作如是等语,〔焉〕怪人谓曰痴狂。〔朱旁]作小儿语,瞒过世人亦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朱旁]亦是真话。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

〔朱旁]与黛玉两次打量,一对。因问:“妹妹可曾读书?”〔朱旁]自己不读书,却问别(原误到)人。妙!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字。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个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好。”探春〔朱旁]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原误肚)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原误肚)撰的太多,〔朱旁]如此等语,焉得怪彼世人谓之怪?只瞒不过批书者。偏只我是杜(原误肚)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

有玉没有?〔朱旁]奇极、怪极、痴极、愚极!焉得怪人目为痴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也有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亦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朱眉]奇之至,怪之至!又忽将黛玉亦写成一极痴女子。观此初会二人之心,则可知以后之事矣。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原误恨)命摔去,〔朱旁]试问石兄:此一摔,比在青埂(原误峰)峰下萧然坦卧,何如?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地下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朱旁]如闻其声。恨极语,却是疼极语。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个命根子!〔朱旁]一字一千斤重!宝玉满面泪痕,泣〔朱旁]千奇百怪!不写黛玉泣,却反先写宝玉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就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朱眉]“不是冤家不聚头,第一场也。”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可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原误进)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戴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戴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竟大有情理(原误礼),也就不生别论了。〔朱旁]所谓“小儿易哄”。余则谓“君子可欺以其方”云。

校注:

①“年轻”,从庚辰、列藏、梦稿本改。其余各本皆误“轻年”。

②“宫绦”,据各本补。

③“牢”,据蒙府、戚序、戚宁本改。另,此语所本之《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六回中原文,亦作:“老年色嫩招辛苦,少年色嫩不坚牢。”

④“若”,据各本改。原作“如”字虽可通,因系骈俪文字,显系过录者抄误故校改。

⑤“眼似”,舒序、梦稿、已卯本作“眼若”,与此本略同,可见作者原稿确是以“眼似桃瓣,睛若秋波”对偶。然庚辰、蒙府、戚序、戚宁本等则改“眼似”作“面如”或“脸若”,明显与前面的“面如中秋之月”重复。甲辰本则独出心裁,改“眼似”句为“鼻如悬胆”。

⑥“在”,据蒙府、戚序、戚宁本改。

⑦“身”,据各本补。

⑧“骚”,除甲辰本擅改作“韵”(程本则据甲辰本妄校),其余各本皆同。然此本亦被另笔点改作“韵”(显系据程本)。今从原抄。

⑨“罥”,是为原抄。己卯、列藏本同。蒙府、戚序、戚宁本作“罩”,可见亦是在“罥”字的基础上改动的。其他本的改动则五花八门。惟甲辰本改作“笼”,程本从之。此处亦被另笔涂改作“笼”(显系据程本)。今从原抄。

⑩“一双似R□□□□”,原抄如此(方框号作朱色)。疑为作者修订甲戌稿本时欲改此句而未定,暂作“□”待补所致。后来的已卯本原抄文字,以及可能源自丙子本的梦稿本原抄文字,均作“一双似目”,足见作者在丙子、己卯的两度修订中,此“□”内文字仍付阙如(因过录者或稿本抄录者对方框号略而未抄,始成“一双似目”的奇怪文字)。在作者生前最后一次修定的“庚辰秋月定本”的过录本(即现存庚辰本)上,此处被改作“一双多情杏眼”(上句亦相应改作“两湾半蹙鹅眉”),审其词意,仍令人难以相信是作者手笔。其他传抄本中的不同异文,亦多属后人按“□”添补无疑。例如此本“□”中原有的另笔所填“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便显然来自程高本(程高本则是据甲辰本校改)。诸本所补之最佳者,当属列藏本,作“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几可乱真。今从列藏本补。然列藏所补仍非作者原文,则甚明。

⑪“时”,除甲辰本前后两句皆删“时”字及戚序、戚宁本改作“处”字外,其余各本皆有此字(庚辰、蒙府本此字被后人点去)。

⑫“旧相识”,据庚辰本改。

⑬“焉”,据蒙府、戚序、戚宁本补。

⑭“别”,据蒙府、戚序、戚宁本改。

⑮“也有无”,庚辰、蒙府、戚序、戚宁本作“有也无”;列藏、甲辰本作“有无”;己卯本作“有没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