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韵流芳的青绿山水画,神韵高古!

 sdtsgxsyl 2024-04-18 发布于天津

潘素,原名潘白琴,字慧素。祖籍江苏苏州,1915年出生于上海,1992年逝世于北京。潘素自幼聪慧,擅音律,弹得一手精妙的琵琶和古琴,且酷爱绘画。自拜师学画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历经半个世纪,这位古稀之年女画家的绘画创作抵达生命高峰。

晚年的潘素精品杰作不断,艺事活动颇为繁盛。诸如办画展,出画册,海峡两岸媒体竞相刊登作品和评介。其作品一次次以国礼相赠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总统老布什和日本天皇裕仁等。尤以与隔海相望的张大千补笔传馨、被誉为“双绝”的两幅名画为媒介,而声名远播、闻名遐迩。这是当可载入我国绘画史册而流传后世的一段佳话。

图片

潘素 岸容山意》

“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杨升可也,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这是以画名天下的张大千先生于1981年对潘素《云峰春江》一作所作的题词。大千先生用“神韵高古”和“直逼唐人”精准地概括了潘素青绿山水艺术风格的特色,并将她比为盛唐时期深得张僧繇真传的著名山水画家杨升,可谓备极赞誉。


杨升法南朝梁画家张僧繇,善作没骨山水,论者为:“深得王者气度。”

日本画界也称潘素画为“唐画”、“宋画”。潘素在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中继承了唐代绘画瑰丽璀璨的时代特色和宋代绘画趣谐情真的特点,并融进自己对山水的种种体验,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

图片

潘素 大岭秋色》

图片

潘素 峒关蒲雪》

图片

潘素 仿宋山水》

图片

潘素 红树青山》

潘素晚年作品呈现出“神韵高古、明丽清朗、意境幽深”的艺术特色。数十年来,潘素笔底临摹有一般人不易见到的真迹,实地写生更有世人所未到之奇境,积累沉淀至晚年,全部倾泻于笔端。她作画讲究韵律,在饱满而富于变化的画面里具有优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源于其擅音律且功夫深厚。


这正是艺术上触类旁通普遍规律的体现。她的作品无论是神韵气势、构图章法,还是对各个局部隐显、藏露、虚实、强弱关系的处理都呈现出一种整体的美感,具有于雄浑之中见清秀、于富丽之中见典雅的特色。她尤长金碧青绿及雪景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则兼南北宋之长。

图片

潘素 湖山初雪》

图片

潘素 湖山积雪》

图片

潘素漓江风景》

图片

潘素 清溪帆影》

图片

潘素 晴山晓霭》

图片

潘素 秋岭晴云》

图片

潘素 秋山初雪

图片

潘素 疏林远岫

图片

潘素 吴山初雪

图片

潘素 吴山初雪

图片

潘素 为吴素秋作金碧山水

图片

潘素溪山帆影

图片

潘素 溪山秋色

图片

潘素夏山过雨

图片

潘素游春图

图片

潘素云峰春溪

图片

潘素云峰春溪

图片

潘素云峰红林

图片

潘素云峰晴溪

图片

潘素云峰秋林


      潘素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在具体绘法上,她总结出:“画青绿山水先以淡赭石或淡草绿打底,再一层一层地敷石绿或石青,须浓淡得宜,过浓则宜匠气,不干净,过淡则不厚重。然后勾勒用深草绿或花青,要用硬笔直下,取其劲拔。点苔用草绿、或用墨,然后再加石绿。金碧青绿画成后,于线上勾金,宜细。没骨青绿则不勾线,可以本色稍加皴擦,小青绿则以墨笔画成后以淡石绿敷色。”

由于她不“拘泥于古”,所以在皴、点、染等技法上都有自己的见地。

图片

潘素《云山幽径

图片图片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