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黎雄才画语录

 020艺术观察 2024-04-18 发布于广东

■教与学,老师只能给你指出一条正路。他自己走过的路,给你参考,让你不至于走弯路。

■现在学画,老师把自己的知识告诉你,这只能是一半之功。你要把学到的这一半结合生活,验证它,运用它,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才称学到。

■根基往往在瞬息中体现出来。能做暴风雨中的雄鹰者,完全靠平时磨炼出来的坚实本领。

■学画要注意二点:第一是循序渐进;第二是笔墨运用。没有笔墨就不成中国画。没有笔就无骨法;没有墨就无神韵。

图片

六连岭的游击战 171X92cm 1959年

■当水果还没有成熟时,尽管给太阳晒,用火烤,甚至涂上颜色,其实仍是生的。学习亦如此,应该老老实实。由生到熟是个必然过程。

■不学则已,愈学愈难,知难就能提高,因为有追求才觉难,觉易乃落后之兆。

■画中必带生(生就是有追求),不宜过熟。从生到熟,又从熟到生,是一个钻研提高过程。若全熟则会变成庸(即烂熟)。“熟中带生”,说的是对自己不满足而追求着新的东西。

■画家要四知:知天,知地,知人,知时。

■凭理性作画难得其生,凭感性作画则难得其理;要凭感性而兼理性,此方能活。

■“业精于勤”手要勤,脑也要勤。学问、学问,就是要多学多问。要学会“问”古人说“百思不如一问”。要问人,也要自问。自问自知。唐人诗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图片

闽江木筏 135X68cm 1961年

■画应快则快,应慢则慢,慢而不滞,快而不飘。线条之虚实处理,用笔之干湿、粗细、疏密、顿挫、转折、轻重,必须相宜,否则画面平均,刻板。

■俗云:“快工不巧,快饭不饱。”画画不能贪快,快则易草率,过慢则易板滞。

■高剑父先生言:“画画用笔,易放难收。”正如下山,如从山顶向山下跑,便无法收住了,一般应该宁慢勿快。

■中国画要讲究笔墨,无笔何能成画。

■中国画家一向强调“人”用“笔”毋使“笔”用“人”,画法与书法用笔道理相通。

■执笔欲紧,运笔欲活。

■作画要练会悬肘,否则无法伸展作巨幅。

图片

森林 144X76cm 1979年

■学画之初,一定要把实指虚掌之执笔方法练成习惯,久而久之,自然能紧而灵活。

■用笔应悟之于心而运于手,一笔之尖高低起伏,快慢顿挫,虚实粗细,心手相应地表达出不同质感、量感的东西来。用笔时心不厌精,手不忌熟,熟者熟练,而不是烂熟。俗语云:“熟能生巧”,即是此理。

■运笔锋正易藏,锋偏易露。用笔要讲藏锋。若锋芒毕露则易轻薄,而难于沉重;但锋也勿全藏,全藏难显精神,应以有锋处露其精神,藏锋处含其趣味。用笔慢是取其含蓄,快则取其奇巧。应竖应斜,随物而定。顾恺之曰:“若画轻物,宜利其笔,若重物宜陈其迹,各以全其想。”应做到乍徐还疾,无往弗收。总而言之,用笔离不开“精”“神”“气”“力”四字。

■用笔忌霸忌恶,忌锋芒毕露,一览无余。

■古人说:用笔宁有稚气,毋有霸气、市气、俗气。

■用笔有气有韵,千变万化,是从各种素养得来的。

图片

一览众山小 143X58cm 1935年

■用笔全神贯注,下笔胆大心细。全神贯注,如箭在弦,一触即发。意奋则笔纵。古人云:“用智不分,乃形于神”。

■画之先,必深思熟虑,做到胸有成竹,然后下笔,即所谓意在笔先,意在笔先才能一气呵成。犹如在江心漏船之中、伏烧屋之下,应当机立断,不能犹豫。古人云:“犹豫者,事之贼也。”

用笔第一要“准”,第二要“活”。准则轻重快慢浓淡大小得其质,得其形;活则得其气、得其神。

用墨足以表达人之素养志趣。古人云:“人品不高,笔墨无法。”笔墨是直接写人之内心感情的东西。

图片

烟寺晚钟 146X69cm 1958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