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基础点画临摹指导(一)(二)

 率我真 2024-04-19 发布于福建
此帖本是稿本,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书法创作,但正因为作者无意于书,所以整幅字写得神采飞扬,起伏跌宕。《祭侄稿》辉耀千古的艺术与人文的双重价值就在于其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不计工拙,无拘无束,纵笔豪放,一气呵成,血泪与笔墨交融,激情共浩气喷薄。《祭侄稿》是颜真卿最精彩的传世行书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被尊为“天下第二行书”。
行草书自魏晋时期成熟且取得极高的艺术成就以来,时代正呼唤代表唐代书法、反映行草书在新的历史时期获得新的发展的杰作出现。因此,《祭侄稿》的出现彻底振起了唐代的行草书,有力地改变了人们对唐代书法只有楷书辉煌的印象。它创造了自晋代“二王”以来中国行草书发展史上的新高度,发展了“二王”、丰富了“二王”、超越了“二王”。它的出现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此后唐代书法的发展演变,更对后世书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要通读全文,熟悉作品中的每一个字句只有通读全文,熟悉作品中的每一个字句,才能消除我们和古代碑帖之间的那种陌生感,才能进一步做到对所学碑帖的深入理解。这当中不仅包括作品的文字内容,还有每个字的具体写法,这正是我们通过临帖要向古人学习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用笔是书法的灵魂,是书法的根本。用笔产生点画,点画组合成字形结构并构成章法,所以笔墨形于外而用笔施于内。学书者取法古人的优秀经典就是要透过笔墨之形去学习并参悟古人的用笔之法、用笔之道。颜真卿《祭侄稿》的用笔,一言以蔽之,就是“中锋”用笔。古人所谓“屋漏痕”锥画沙”“虫蚀木”者,皆以之喻其质感意象,使人有所体悟也。笔者向来不主张对用笔做刻舟求剑式的解说,因此古人的这种比喻论就非常值得我们体悟与玩味。除此而外,古人还有一句话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中锋”用笔——“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祭侄稿》的点画圆厚、劲健、通畅而变化多端,充分体现了“中锋”点画的诸种优点及审美特征,是行书用笔的典范。米芾曾经评价颜真卿的另一件行书杰作《争座位帖》有“篆籀气”,正道出了颜氏书法用笔的奥妙。不过笔者以为,这种“篆籀气”在早《争座位帖》六年所书的《祭侄稿》中就有极其充分的体现了。  具体来说,《祭侄稿》的用笔主藏、主含、主圆、主厚、主活、主变、主涩、主力。主藏、主含者,起笔每藏,含而不发,势生其内,力蕴其中,以帖中每一行首字验之可证。主圆、主厚者,用笔圆厚,笔笔中锋,点画厚重,质感结实,帖中无一字不如此。主活、主变者,用笔灵活多变而不死板,其用笔提按幅度、速度等变化之大,随处可见,如第三、四行,第八、九、十行等处。主涩、主力者,行笔之时,笔与纸间摩擦力极大,笔的弹力极大,故点画苍茫劲涩、骨力超迈也,即字间牵丝亦能力抵千钧,绝不轻薄,如“使持”“诸军”“亡侄”“季明”“呼哀”等字处。临习者于此几点可悉心揣摩,对其用笔当有所悟。
颜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祖籍琅琊临沂,出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
颜真卿出身琅琊颜氏,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一度光复河北。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被后世誉为“人艺和谐统一的典范”。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一、临习工具的准备

从《祭侄稿》本身的点画分析,其毛笔为短锋硬毫,笔不甚大,估计接近于我们今天许多人用来写小楷的笔;墨为研磨之墨;纸是当时通行的麻纸,纸质较粗、较硬、较熟,因此不渗墨,我们现在寻常所用的元书纸质地虽与其相仿,但有些渗墨。故讲究的话,首先要能研墨,且墨块质量要好。墨以黑紫、亮透、细腻干净者为上。若没有条件磨墨,可选择好点的墨汁,如一得阁、红星、曹素功、玄宗等。纸则元书纸即可,宣纸及其他的某些特种纸也行,其目的是训练提高自己在不同纸张上的书写能力及调整能力。笔可用兼毫或狼毫,纯羊毫也可以,只是笔不要新而要旧,锋不宜长而宜短,腹不要细而要粗。
重要的是,临习者应该在此基础上结合临习的实际效果,注意总结经验得失,适时适当地对笔、墨、纸张等工具材料进行调整,提高自己对书写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二、临习方法及步骤开始基本临原大或稍作放大,以3至5行为一组进行临习。临习时注意尽量不要看一笔临一笔或看一个字临一个字,而应尽量把一行或几个字记住后再进行临写。这是因为:首先行书的用笔是连贯的,不是孤立分解的,因此临习时要着重训练自己做连贯的用笔动作;其次,防止为追求临得像而去机械地描画字形,却大大忽略了对用笔质量的关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临摹写得很像原帖,而自运却糟糕不堪。在3至5行临好后与原帖进行比对,记住用笔及结构等不准确、不到位的地方,再临,如此反复多次,以求精准。待这几行临得较为熟练后再临下去,直至将全帖临完。到这一阶段,可穿插将帖上的字放大去临写,以感受其笔势及写法。然后可进行通临,通临以几乎原大来临,临好后与原作进行反复比对,并进行反复临习以做调整。在此阶段再与前面阶段的分组临习相结合、相穿插,以求“逼似”原帖。这个学习过程所需的时间因人而异,可长可短,但要求务必要高,书写务必要勤,否则前功尽弃,一事无成。
另外,临习《祭侄稿》者,如果有学习过颜真卿楷书的基础或兼学《争座位帖》则更好。

三、点画特征分析
用笔产生点画,点画反映用笔。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及《祭侄稿》的用笔特点是笔笔中锋,现在我们来具体看看其点画的效果以及由此透露出的用笔信息。1.“藏”与“含”《祭侄稿》的用笔可谓笔笔藏、笔笔含,既露锋亦能“含”。其技巧为起笔回锋——欲上先下、欲右先左。下举前6行首字逐一分析。第1行“维”字,起笔将锋裹进,重按下行,左旁露锋挑起后,右部起笔回锋藏进(见图一);

第2行“午”字,起笔笔锋空回,故虽露还藏,行笔下按后折右转左,提笔出锋右掠,接写一横,横画起笔虽露,但紧接着右转,“旋”锋而右行,始终保持着中锋(见图二);第3行“夫”字,开头二横露锋起笔而锋在其中,二笔呼应连带,至当中一撇起笔已做回锋而点画已呈圆势(见图三);第4行“刺”字,笔笔皆藏、皆呈圆势,如钢浇铁铸,力含其中(见图四);第5行“侯”字,笔锋钻进钻出,无一笔不藏,无一画不含(见图五);第6行“亡”字,起笔回锋并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将起笔“空回(空中回锋)”的信息痕迹化(见图六)。

2.“圆”与“厚”
《祭侄稿》行笔纯以腕来运行,笔笔中锋,笔笔藏、笔笔留、笔笔收,所谓“无往不复,无垂不缩”是也,故点画圆劲而厚重。试看第3行“诸军事蒲州”五字(见图七),虽枯润互见,而行笔如施篆隶。其点画圆厚饱满,呈圆柱体状凸出纸面。是以颜真卿作书,腕力极强,提按顿挫寓于运腕之中,一气挥洒,数笔实出于一笔,故通篇首尾一贯,无一笔不中锋,无一画不圆厚。
3.“活”与“变”
《祭侄稿》用笔之妙还在于能极中锋之变。用笔活则能变,变则显活。中锋之妙,即在得虚与实、一与多、刚与柔等多种对立因素之统一与变化。故中锋点画,虽极统一而能极变化,最能得“活”“变”之机。试举数例,以见一斑。如:第3行与第4行点画粗细之对比(见图八);第9行“何图”二字中点画粗细之变(见图九);第11行“亦在”、第18行“吾承”之铺毫(见图十);第9行“人心”、第20行“首榇”、第23行“久客”之提笔(见图十一);第3行、第4行等行笔之枯润;第1行、最后一行行笔之缓急(见图十二)……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学书者如能于此多加体会,当于用笔之变、之活多有心得。

4.“涩”与“力”
《祭侄稿》用笔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力的表现极为出众。这个力,概言之,是一种苍茫的力、一种悲壮的力,所以它特别震撼、特别能打动人,也特别值得回味。这种苍凉悲壮之力,除了运腕中锋以使点画有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颜真卿的用笔深得一个“逆”字诀,因“逆”而“涩”、而“苍”、而“辣”。可以看出,“涩”使得《祭侄稿》的点画更加有力,随举数处如:第4行“丹杨”(见图十三)、第8行“每慰”(见图十四)、第15行“孤城围逼”(见图十五)、第20行“抚念”(见图十六)、第22行“无嗟”(见图十七)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