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题:艺术摄影在当下以及未来有哪些可能?

 五花到八门 2024-04-19 发布于山西

周国献:我是个纪实摄影师,近年来,一直在关注那些被搁置、被遮蔽甚至被删除的历史。我试图用手中的相机,作为一种对抗失忆的武器,去定格和还原那些不可见或被不可见的历史,以阻止真相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对我来说,当今的现实已足够荒诞和尖锐,未来摄影艺术还有很多探索的空间,但如何通过影像“让历史警示当下,让当下连接未来”是从事纪实摄影的人应该认真思考的。

颜长江:摄影有无可能性?这可能是个伪命题。我觉得艺术,是现实的一种报道,即便是虚拟的作品。我们的现实无穷无尽,中国摄影太多可以做的,做过的大多没做好;做的方法也同样,目前手段既不算多,试过的方法也未必发挥到最好,太多浅尝辄止了!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有没资格谈摄影艺术的可能性,是个问题。我就不认为我有资格,几种创作没做到极致就推出了。

徐成:摄影艺术发展至今已百年多,从一开始的纪实记录的功能性,到当今和各种媒介混杂一起表现,早已脱离了超越了最早的功能性/是不是艺术/是不是借鉴绘画的那些争论。但是依然保留着记录性/绘画性/平面性/视觉性为主要属性,至于AI又给摄影增多了更多可能性。但是形式美/形式上易于接受/形式上更多创新,内容上深刻思辨/批判现实/超越现实/启发未来,这些对于优秀作品是必须的。具体的方法论和操作见仁见智,我认为,创新/深刻/批判/耐看,依旧是评判优秀作品的标准。说实话,虽然我说了一堆,但是我不太敢说太多,因为科技/艺术/思想发展太快了,山外有山楼外有楼。

贺肖华:“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落在当下现实的某个点上。”一一这是我这十几年来的影像创作观。至于采用“传统摄影”的方法还是当代语言形式,都没有关系,只要表达“有效”。AI时代的到来,使原本泛滥成灾的影像世界变得更加可怕,读图时代真正成了“刷图时代”,一幅照片或一部作品要引起大众关注变得更加困难。同时,关联现世现实的“真实摄影”(特指)应该会更有意义。

苏里:实在讲,我可能距离艺术类摄影还有距离,因为在我心里日常所触及的很多图片和拍摄都不算艺术。回到这个问题本身,我觉得回答是有困难的,首先我必须承认,我在不断的看外面的摄影和体系,还在不断的学习和开眼阶段,我无法拍着胸脯说出什么能让自己满意的答案,但我觉得,可能越来越深挖个人的影像是未来的方向,毕竟这个地球上,属于拍摄的方式和能拍摄材质都已经枯竭了,唯独属于探索个人的东西才是新鲜并珍贵的。

柴承伟:首先,个人不会轻易、武断、无知地否认艺术摄影在当下以及未来所拥有的可能性。无论摄影史,还是艺术史,亦或人类史,以一种历史的、现实的以及未来的视野,而不是局限于一时、一地以及一己来看,大致都是一个不断突破边界,拥有新的可能的历史;

其次,艺术摄影在当下以及未来拥有哪些具体可能?对此,个人能力有限,说不清楚具体可能,也预测不了,但我个人乐见艺术摄影各种可能性的出现,也期望艺术摄影能够更自由多元而深厚宽广,与绘画、文学、电影等其他艺术相比,能够毫无愧色,同样为人类精神文明史添砖加瓦;

最后,聊艺术摄影在当下以及未来新的可能,并不是说就完全否认艺术摄影之前、现在已经存在拥有的,新与旧,不是绝对的二元对立,也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可以共同携手向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